刚到东北时,溥仪立了三个誓言,第三个很简单,却栽在宫女手里

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人的引诱下,溥仪一股脑地跑到东北,半推半就地成了伪满康德皇帝。在此之前,溥仪先是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后又遭遇孙殿英盗挖祖宗陵墓(孙殿英后来还当上了省主席),处处碰壁,处处不遭人待见,于是心里积压了很大的怨愤。

刚到东北时,溥仪立了三个誓言,第三个很简单,却栽在宫女手里

所以,当日本人假意“迎立”溥仪登基,并给予实权时,他很快就满心欢喜地答应了,甚至认为机不可失。但在另一方面,此时的溥仪已经不是三岁幼童了,此番前往东北龙兴之地,溥仪也有自己的盘算:他觉得日本人不大可能顺顺当当地拥戴自己,但只要好好利用这个“阶梯”,顺利登上“宝座”,就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刚到东北时,溥仪立了三个誓言,第三个很简单,却栽在宫女手里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溥仪刚到东北就当着一些大臣的面,立下了三个誓言。一是要修身养性,改掉过去的一切毛病,尤其是师傅陈宝琛曾经批评的懒惰轻佻;二是要忍耐一切苦厄,兢兢业业,发誓恢复祖业,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三是求上天降一皇子,以承继大清基业;溥仪觉得,只要实现这三个愿望,死也瞑目了。

刚到东北时,溥仪立了三个誓言,第三个很简单,却栽在宫女手里

在这三个愿望中,第二个恢复祖业,可以说是发自溥仪内心,也是他最渴望的,但基本不可能实现。刚到东北时,日本人处处满足溥仪的虚荣心,甚至用伪满法律的形式明明白白地规定溥仪能够独立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和人事权等等,但实际上却只有形式上签署文件的权力,没有一点儿实权,甚至连大门都迈不出去。

刚到东北时,溥仪立了三个誓言,第三个很简单,却栽在宫女手里

在刚刚组织伪满时,按照日本人拟定的职务俸禄表中,溥仪身边的大臣一律比日本人少了三分之一,这让平时唯唯诺诺地大臣们很不满,双方唇枪口舌,不亦乐乎,但是日本人却给出了“日本人高你们一等,这是按能力分配的”“这是司令官确认的”,总之,溥仪一点插嘴的余地都没有。由此可见,溥仪连大臣的俸银都决定不了,更不用说军机大事了。

刚到东北时,溥仪立了三个誓言,第三个很简单,却栽在宫女手里

但是,第三个愿望只是想要求得一子,本非难事,毕竟溥仪身边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以及后来溥仪最中意的谭玉玲,但却始终没能生育一儿半子。更让溥仪难堪的是,出了紫禁城来到天津后,淑妃文绣不依不饶地离了婚,而皇后婉容也卷入了“宫廷秽闻”,跟他的贴身侍卫不清不白。

刚到东北时,溥仪立了三个誓言,第三个很简单,却栽在宫女手里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溥仪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也隐晦地提到了一些。溥仪尚未成年时,虽说丢了皇位,但紫禁城仍是他的天下,太监宫女有增无减,但这些太监却不再一心一意伺候皇上了,而是盘算着如何多领一些俸银、多圈一些宝物,所以当十一二岁的溥仪闹腾起来时,太监们就把他送到宫女们的寝宫,面对一群从未开过荤的宫女,溥仪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刚到东北时,溥仪立了三个誓言,第三个很简单,却栽在宫女手里

溥仪回忆这一段往事时,曾经说从宫女的寝宫出来,觉得大中午的天空都是暗的,太阳都变得墨绿墨绿了,而自己也是心力交瘁,大概是身体透支得太厉害了吧。长此以往,还在发育中的溥仪被宫女们活活整垮了,也就断了子嗣。

刚到东北时,溥仪立了三个誓言,第三个很简单,却栽在宫女手里

一个朝代的兴盛,除了军事、经济和文化上的昌盛之外,还跟皇帝的生育能力有着莫大的关系,朝代末年往往会出现少子无子的现象,这大概也是爱新觉罗氏龙脉衰微的征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