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全國史學理論研討會日程

第21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日程

口述歷史研究專論/書評書介/學術信息

第21屆全國史學理論研討會日程

開幕式

地點:上海財大豪生大酒店3樓紐約巴黎廳

主持人:徐國利(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1.上海財經大學校領導致辭

2.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所長汪朝光研究員致辭

3.與會嘉賓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廣智致辭

4.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陳忠教授致辭

合影留念

時間:9:35-9:50

地點:上海財大豪生大酒店3樓紐約巴黎廳

茶歇

地點:財大豪生大酒店3樓紐約巴黎廳外

主題發言

主持人:吳英(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研究員)

地點:財大豪生大酒店3樓紐約巴黎廳

1.唯物史觀的理論闡釋亟須正本清源(20分鐘)

發言人:龐卓恆(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2.與時代同行: 史學理論研究40年(20分鐘)

發言人:於沛(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3.《文史通義》與歷史美學(20分鐘)

發言人:路新生(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4.社會進程與歷史規律:馬克思社會形態說辯析

(20分鐘)

發言人:李學智(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5. 城市史研究的由來、轉型與新趨勢(20分鐘)

發言人:陳恆(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歷史系教授)

第一組

地址:人文學院同新樓201室

(一)10月20日(週六)

14:00—15:40 第一節會議

主持人:高永麗(主編)

評議人:劉克輝(教授)、王勇(教授)

報告人

論文題目

中國怎能無奴隸社會?

王勇(中國民航大學)

社會勞動按比例分佈規律的重新認識與思考

劉克輝(河南大學)

歷史:人類生活經驗的回憶——關於歷史是什麼及其作用的一個理解

曹小文(首都師範大學)

守正創新: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想研究的新發展

沈斌(長安大學)

《共產黨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的歷史變革觀——以對最新中譯文的辨析為中心

張傑(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

《社會進化史》的理論來源及其對唯物史觀的傳播與運用

(二)10月20日(週六)

16:00—17:40 第二節會議

主持人:汪朝光(教授)

評議人:週一平(教授)、王志明(教授)

報告人

論文題目

週一平(揚州大學)

談談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發展大勢

王志明(上海財經大學)

社會史視域下的中國農戰史研究論域

卓立(西南政法大學)

走出歷史認識論——論改革開放四十年史學理論話語範式的侷限與出路

李靜波(山東體育學院)

當前我國曆史虛無主義思潮評議

李天星(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20世紀中後期臺灣史學的社會科學化

(三)10月21日(週日)

8:30—10:00 第三節會議

主持人:王記錄(教授)

評議人:錢茂偉(教授)、郭愛民(教授)

報告人

論文題目

王記錄(河南師範大學)

媒體融合與歷史學的變革

錢茂偉(寧波大學)

當代公眾史記錄的價值與路徑

郭愛民(南京師範大學)

計量方法與20世紀中期以來中國糧食生產、消費與產業分工關係研究

汪堂峰(上海財經大學)

論中國現代性歷史生成的敘事邏輯——祛魅與澄清

黃飛(上海財經大學)

“殖民地理論”傳播與中國近代外交倫理形塑

(四)10月21日(週日)

10:15—11:45 第四節會議

主持人:鄧京力(教授)

評議人:張豔茹(副研究員)、楊華(副教授)

報告人

論文題目

鄧京力(首都師範大學)

《近二十年西方史學理論與歷史書寫》緒論

張豔茹(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

從《日本近代史學事始》看二戰前的日本史研究流派

楊華(山東大學)

理論、範式、方法——近四十年來美國中國學對國內史學實踐的影響

顧曉偉(北京師範大學)

西方實證史學理論的三次浪潮

賈菁菁(華東師範大學)

民國學人視野下的日本東洋史研究——基於書評的閱讀史討論

第二組

地址:人文學院同新樓323室

主持人:邱建群(教授)

評議人:李孝遷(教授)、王傳(講師)

報告人

論文題目

邱建群(遼寧大學)

史學大師周傳儒的治史理念與實踐——以他對戊戌變法的敘述為中心

李孝遷(華東師範大學)

巴克爾史學及其在東方的迴響

蔡炯昊(四川大學)

從民族國家回望帝國——政治文化轉型與民國時期的清代歷史記憶

王傳(華東師範大學)

錢穆佚文《儒家之起源》及其文獻學價值

韓戍(上海財經大學)

近代上海高校歷史學科的創設發展與轉型

範玉亮(華東師範大學)

西學衝擊與現代中國史學研究的危機——以錢穆、張君勱的中國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

主持人:李勇(教授)

評議人:張秋升(教授)、陳永霞(副教授)

報告人

論文題目

李勇(淮北師範大學)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界定

張秋升(天津師範大學)

榮孟源馬克思主義史料學的主要成就

陳永霞(貴州師範大學)

馬克思主義史家論傳統史學

朱春龍(揚州大學)

析論楊向奎古史分期問題討論中的史學批評

陳晨(上海財經大學)

同途殊歸:1940年代郭沫若與侯外廬墨學研究比較

主持人:李建(教授)

評議人:廉敏(副研究員)、路則權(副教授)

報告人

論文題目

李建(曲阜師範大學)

《保訓》與西周初期的史鑑思想

廉敏(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近代以來認識論視角下的中國古代史學

徐歆毅(中國社科院歷史所)

中國古代循環史觀評析

路則權(中國孔子學院)

引經入史:劉知幾的經史觀略論

全清波(華東師範大學)

朱希祖與《史通》研究

主持人:侯德仁(教授)

評議人:章益國(副教授)、王應憲(副教授)

報告人

論文題目

侯德仁(蘇州大學)

清末民國學人對歷史正統論的認識

章益國(上海財經大學)

“道公學私”與“史德”——歷史闡釋的張力與史家主體性的限度

王應憲(華東師範大學)

“不欺”之學:章學誠殿試卷書後

管蕾(中國人民大學)

通鑑紀事本末體的升格運動

顏克成(雲南民族大學)

“不為深疑、不為妄信”:論繆鳳林的古史研究

童亮(中共南京市委黨校)

簡論陳寅恪、湯用彤的中西學術文化融合觀

第三組

地址:人文學院同新樓312室

主持人: 王旭東(研究員)

評議人:朱聯壁(副教授)、陳茂華(副教授)

報告人

論文題目

王旭東(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

信息、信息轉向和信息史學

盧鎮(河南大學)

克里奧與猶太人:對16-17世紀的猶太曆史書寫的再思考

陳茂華(東華大學)

西方新婦女傳記史的理論視野和研究取徑

朱聯壁(復旦大學)

從正式帝國到非正式帝國

汪麗紅(上海財經大學)

雙城史:中世紀通史編纂的發展

魏濤(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

大西洋視野下的美國革命史研究

主持人:梁民愫(教授)

評議人:胡悅晗(副教授)

報告人

論文題目

梁民愫(上海師範大學)

英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思潮的內在邏輯與史學價值

胡悅晗(杭州師範大學)

路徑依賴與關鍵節點: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及其在歷史學中的前景

範丁梁(華東師範大學)

德語區史學專業化比較:普魯士、巴伐利亞、奧地利與瑞士

王子暉(西北大學)

西方有關1917年俄國革命史研究的社會史轉向

主持人:姜芃(研究員)

評議人:王利紅(教授)、張井梅(副教授)

報告人

論文題目

姜芃(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

聖西門的歐洲觀

王利紅(北京聯合大學)

卡西爾歷史哲學論

張井梅(蘇州大學)

大衛·克里斯蒂安的人類歷史三分法

劉志來(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論輝格史學解釋的特徵——以麥考萊為中心的分析

楊琪(華東師範大學)

試論歷史主義背景下伯倫漢的史學實踐

主持人:張旭鵬(研究員)

評議人:朱君杙(副教授)、韓炯(講師)

報告人

論文題目

張旭鵬(中國社科院世界史所)

流亡者、民權活動家與歷史學家:格奧爾格•伊格爾斯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朱君杙(東北師範大學)

繼承、創新與傳承———評霍奇斯和懷特霍斯《穆罕默德,查理曼和歐洲起源:考古和“皮朗命題”》的史學思想

何宛昱(牡丹江師範學院)

陳翰笙與託尼經濟史觀之比較

韓炯(上海財經大學)

伊格爾斯論量化史學及其啟示

餘偉(福建師範大學)

歷史學家的關愛——伊格爾斯和歷史學家的組織

專家主題發言(二)

地點:上海財大豪生大酒店3樓紐約巴黎廳

主持人:湯勤福(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歷史系教授)

點評20分鐘,研討交流20分鐘

1. 傳統與近代之間:民國以來《清實錄》研究的學術路徑(15分鐘)

發言人:謝貴安(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2. 試論奧斯特哈默的“19世紀”(15分鐘)

發言人:景德祥(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研究員)

3. 歷史解釋學視域下傳統史學與20世紀初中國新史學的創建——以梁啟超、章太炎的新史學為中心(15分鐘)

發言人:徐國利(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4. 作為思想史的史學史——話語建構,無問西東(15分鐘)

發言人:吳曉群(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5. 改革開放40年來史學界的唯物史觀研究(15分鐘)

發言人:吳英(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研究員)

6. 怎樣認識10至13世紀中華世界的分裂與再統一(15分鐘)

發言人:江湄(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小組總結和大會閉幕式

地點:上海財大豪生大酒店3樓紐約巴黎

主持人:徐國利(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1. 第一小組 (15分鐘)

發言人:卓立(西南政法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2. 第二小組(15分鐘)

發言人:章益國(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3. 第三小組(15分鐘)

發言人:張旭鵬(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研究員)

4. 主持人總結和宣佈會議閉幕(15分鐘)

第21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日程

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最前沿的知識服務

鑑往知來 繼往開來

口述歷史〡親歷 親見 親聞

第21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