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父親勝過101個老師,因爲父親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

如果說一個好父親勝過100個好老師的話,那我們父親一定要勝過101個老師,因為他真的和別人家的父親不一樣。

我們的父親勝過101個老師,因為父親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

01

在我們幼年時期,父親給我們講過無數的故事,猜過無數的謎語。

可是聽父親講故事,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他總是要有個“前奏”。

每次我們纏著他講故事,他就清了清嗓子說:“好,爸爸開始給你們講故事啦,話說曹操帶兵15萬,現在他們的兵準備過橋了,那可是獨木橋哦,一次只能過一個人哦,1,2,3……阿清,你開始數吧,等你數完了,我就給你繼續講。”

年幼的我,真的就傻乎乎地數啊數,數啊數,慢慢地,我發現不對勁了,姐姐們都在笑呢,連爸爸都在笑。

原來我上當了。

於是我各種耍賴,各種撒嬌,我拖著爸爸的手臂搖啊搖:“爸(去聲),爸(去聲,上聲,陽平),你太壞了,故事,你要講的故事呢(音拖得老長老長)?”

這是我的“殺手鐧”,爸爸總是躲閃不過,一會兒後他就要舉雙手投降:“好,好,阿清別搖了,爸爸頭暈,爸爸這就給你講故事。”

爸爸上說天文,下講地理,但爸爸講得最多的還是24孝,什麼賣身救父啦,什麼臥冰求鯉啦,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關於“不孝筍”的來歷。

我們的父親勝過101個老師,因為父親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

爸爸說,有種筍,它的筍頭才是又白又甜又嫩的,很好吃,而筍尾巴則是又黃又苦又老的,非常不好吃。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神仙為了懲罰那不孝子而故意讓筍長成那樣的。

年幼的我聽得懵懵懂懂,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吃筍尾巴了,因為擔心自己吃了筍尾巴也會變成“不孝女”,讓世人唾棄。

剛剛,就在剛剛我還百度了一下,果然,這世上還真有不孝筍一說,果然關於“不孝筍”的故事是在我們閩東地區流傳的,原來,爸爸的故事還是有跡可循的。

爸爸的這些故事不僅滋養了我們的童年,成家立業後的我們都像爸爸希望的一樣家庭和睦,甚至在如今的課堂上,我依然講述父親當年講過的故事。

而爸爸讓我們猜謎語,那就更好玩啦,動物植物,五花八門的。

每次我一叫他給我們出謎語,他就說:“我來出啊,給阿清猜,你們誰也別猜。一種東西,沒吃是一碗,吃了是兩碗,這是什麼呢?”

年幼的我,打破腦殼都想不出來,看我急得抓耳撓腮的樣子,爸爸就得意得哈哈大笑:“阿清,猜不出來了吧?是蛋,是蛋哦。”在我們老家,蛋和“二”的發音是一樣一樣的。

真沒想到,在那時候爸爸就知道了腦筋急轉彎,就懂得鍛鍊我們的思維。

當然,隨著我年齡的增加,爸爸的小把戲再也難不倒我了,爸爸就開始給我們講書上的正兒八經的故事了,爸爸開始買來各種各樣的謎語故事了。

所以,在我們家,總是嘻嘻哈哈,笑聲不斷,開心無比,左鄰右舍,誰都愛來我們家湊熱鬧。

02

等我稍大後,父親就教我做各種美食,甚至是偷出家裡的食物,去野外做美食。

在我印象中,最好吃的飯就是“竹節飯”,沒有之一,永遠是第一。

我們的父親勝過101個老師,因為父親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

在我5、6歲光景,只要是父親有空的下午,他就會拉上我的手,偷偷問我:“阿清,你媽媽去幹活了,我們偷點米去做竹節飯吃,好不好?”

在那個飢腸轆轆的年代,見啥都想吃的年紀,有東西吃,而且有爸爸撐腰,怎麼會不好?

於是,我們就呼朋引伴地來到後門山,開始炮製我們的竹節飯。

父親負責砍竹子,堆砌簡易的爐灶,而我們這些小屁孩則負責去撿柴火(更多詳情請參見我後續的文章)。

飢餓、期待、饞蟲橫行肆虐的時刻……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到了讓我們垂涎三尺的竹節飯。

那個香,那個甜,縱使我後來在福州吃過據說是最好吃的,那個飯店一絕的“草包飯”,也不如父親教我們做的竹節飯好吃。

在我記憶中,最好吃的餅,也是父親教我做的,那叫地瓜餅。

那時候我們家裡沒有多少大米,主食是地瓜絲。

如果父親有空了,而且又下雨,無法外出做竹節飯,這時候父親就會帶上家裡的地瓜絲,來到“水井頭”的一個小夥伴家裡,做地瓜餅吃,因為他們家有石磨。

地瓜餅,首先要把地瓜絲在鍋裡炒熟,炒酥了,然後放進石磨裡面磨成粉。

因為地瓜絲有澱粉,兌點水和白糖(也是家裡偷出來的哦,千萬別讓媽媽知道,不然又捱罵啦),就可以搓成任意形狀的餅了。

當時沒有油,我們只能用柴火蒸著吃。

因為小夥伴的媽媽可沒父親那麼大方,她不捨得拿出豬油來讓我們炸或者煎著吃。因為她覺得做地瓜餅,已經是在浪費糧食了,再用油煎炸,那簡直是暴殄天物了。

噼裡啪啦作響的柴火,垂涎欲滴的一張張小臉,一雙雙望眼欲穿的眼睛……

地瓜餅香了,地瓜餅好了,於是一個個像餓死鬼一樣衝向鍋裡,左手一個餅,右手一個餅,被燙得齜牙咧嘴,卻依然吃得噴噴香。

後來,只要我吃餅,各種各樣的餅,哪怕它們再美味,可我腦海裡依然是水井頭、石磨旁那甜香無比的地瓜餅。

03

父親的幽默風趣,那是所有小夥伴最最羨慕我們的地方,也是父親身上最優良的品質之一。

小學時候,只要有小夥伴來玩兒,他們總說肚子疼,那是被我爸爸說的話給笑疼的。

初三那年,我外出讀書了。

有一次,我帶回幾個女同學來家裡玩,父親不知道有多高興,他馬上上街買菜,逢人就說:“看看,阿清的同學來玩了,這些菜都是買給小客人們吃的哦。”好像我的那些同學有多尊貴,多稀罕一樣。

吃飯時候,父親更是把氣氛推向了高潮。每次只要父親一說話,她們總是爆笑不已,有的真的差點噴飯。

一貫討厭我們吃飯說話的母親幾次制止:“老王,你還讓不讓孩子們吃飯啦?還說,還說,食不言寢不語哦,這話可是你說的。”

父親是多次說過食不言寢不語,可是一旦高興起來,他早就把這些教誨拋到爪哇國外去了。

就是那頓飯,讓那些女生都非常崇拜我爸爸,多少年後,她們見到我的第一句話總是問:“阿清,你爸爸還好吧?他老人家還是那麼樂觀,那麼健談吧?”而視我為空氣。

飯後,父親居然還帶她們去附近的瑞雲寺玩耍呢,更把那些女孩高興得不要不要的。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誰的父親有空陪小屁孩的我們去遊山玩水——浪費時間啊?

也許,那是她們很多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遊”。

04

從那以後,幾乎班上所有人都知道了我們有個活寶父親,他幽默無比,他愛心無限,他簡直就是一老頑童。

一轉眼,我也有孩子了,我也當媽媽了,但我始終都在仰望父親,無法企及父親的一二。

因為等我有空講故事給孩子聽,孩子早就進入夢鄉了,但我的確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就購買不少書籍,我還訂閱了《微型小說選刊》和《青年文摘》等雜誌,而孩子從三年開始,居然也試著去看了。

我想,這也算是一種代償吧?我學不來父親,但我一直在努力。

現在的我們當然不用偷偷做美食了,而且這點我還被我發揚光大,甚至做得比父親還要好:從孩子小學開始,我們就嘗試做各種各樣的美食,煎、炸、炒、燜、清蒸、爆炒到後來的烘焙……

只要孩子是想吃的、而孩子又覺得笨老媽我有能力可以炮製出來的,我們都一一嘗試。

努力多年的結果,我得到的最高評價是“老師,做您的孩子真幸福,可以吃各種各樣的美食。”面對如此之高的評價,一貫各種挑剔笨老媽的孩子,居然笑臉以對。

我想我是成功了,我想美食果然是這世上最具有殺傷力的、愛的“賄賂品”。

而對於父親的幽默,我始終只能望其項背而遺憾萬千:阿清我笨,阿清我傻,真心學不會,做不到。

但我依然想像父親一樣,把每個日子都過得熱氣騰騰的,讓每天都充滿歡笑、充滿希望,因為我和父親一樣,都是那麼、那麼地熱愛這美麗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