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蓬國:李詠走了,但將「詠」不走遠

李蓬國:李詠走了,但將“詠”不走遠

年僅50歲的李詠去世了,網友們紛紛表示震驚和惋惜。李詠走了,但他在廣大觀眾心中,留下了“詠遠”的記憶。

李詠因熱愛而“詠遠”。他是一個深受觀眾喜愛的主持人,他主持的《幸運52》《非常6+1》《詠樂會》等節目,帶給大家無限的歡樂。他的成功源於熱愛。他說:“我熱愛我的工作,很難得有一件你有興趣的工作,並且從中得到樂趣。”因為熱愛工作,所以他特別敬業,特別嚴格要求自己。《幸運52》從誕生到退出舞臺,整整十年,他沒有缺席過一場,甚至延誤一場都沒有。他說:“這個我可以頂天立地地講,除了設備出問題,我個人沒有出過問題。”李詠堅定地朝著前方進發,直至登上頂峰。他這樣形容自己的人生:“人直到入土為安那一天,都在走臺階。跟登黃山一樣,登的時候你不覺得有云,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旁邊有人提醒你回頭看一下,雲就在眼前。”

李詠對工作的愛,是發自內心,深入骨髓的。2009年,李詠出版自傳《詠遠有李》,他特別提到,自己已經想好將來要在告別儀式上放的遺言:“今兒來送我,就別送花了,給我送話筒吧。我希望我身邊擺滿了話筒……”“別送花,送話筒吧”,“話筒”是李詠一生的事業和追求,是他生命的底色和亮點。這樣的人生,無論長短,都是精彩而無憾的。

李詠更因寧靜而“詠遠”。李詠成功了,但他沒有因為成功而迷失自我。在他的個人品牌價值最高的時候,“中國最有價值主持人”評了他5.2億。可是5.2億隻是李詠的“身價”,並非“身家”,無法兌現。“因為兌不了現,所以不必那麼認真”,李詠沒有因為身價暴漲而去大撈一筆,也沒有飄到天上去。他說:“作為一個人際傳播者、一個主持人,其實‘金盃銀盃不如百姓的口碑’。觀眾對一個主持人認可的價值,要遠遠超過這個價值。”他還說:“人生你可以有自己的一個軌跡,但你一定要服從這個社會,就像你要服從地球的吸引力。蹦高點你就不在了?不可能。”雖然身處事業的頂峰,仍然知道自己要“服從社會”“服從地球的引力”,相對於忘乎所以的芮成鋼、畢福劍等人來說,李詠無疑是清醒的。

李詠還因感恩而“詠遠”。 李詠生前曾在一檔節目中演講《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待著,我不會有道歉,也不會有離別,更不會有抱怨,我只會有感謝……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感謝你們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2017年11月23日,李詠在感恩節發佈了人生中的最後一條微博:感恩家人,感恩所有人。無論是在人生輝煌時,還是在罹患絕症後,李詠都知道要感恩他人,無疑是個大寫之人,大愛之人。

李詠走了,但將“詠”不走遠。(文/李蓬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