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的難,都寫在這部電影裡!真如電影所說媽媽是最慘職業?

中國女性的難,都寫在這部電影裡!真如電影所說媽媽是最慘職業?

朋友圈最近都在刷《找到你》這部電影,刷的我心裡癢癢,終於在週末我申請了半天自由時間,去看了這部電影,從頭到尾看得我很壓抑,時不時跟著主人公瘋狂飆淚……

被社會、被老公拋棄,不被認可的全職媽媽,慘。

在工作和家庭夾縫中艱難生存,狼狽不堪的職場媽媽,更慘。

沒錢沒資源,孩子因病危在旦夕,自己卻無能為力的底層媽媽,最慘。

為什麼中國媽媽這麼難、這麼慘?!!!

個人覺得除了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還有媽媽們繞不開的怪圈。每個媽媽都深陷其中,無力掙扎。


怪圈第一層:全職媽媽

影片伊始,離婚把朱敏弄得焦頭爛額,渣男老公出軌,反過來起訴她,要求她淨身出戶,剝奪她對孩子的撫養權。理由是她沒有經濟能力無法撫養孩子。

作為全職媽媽的朱敏,的確沒有任何優勢。在法庭上的她甚至顯得有些木訥。誰能想到無助的她,其實畢業於名牌大學!

做了幾年全職太太,婚姻丟了,連孩子的撫養權也爭取不到,她的經歷難道不是千萬個全職媽媽的縮影嗎?

在中國,全職媽媽是最不被認可的職業。就拿朱敏來說,名牌大學畢業,放棄幾十萬的年薪迴歸家庭,老公領情嗎?認可她的犧牲嗎?結局顯示一切答案都是“NO”。

在渣男眼中,全職媽媽的她是“沒有工作的女人”,“就是一個帶個孩子的保姆”,不需要或有替代的時候就一腳踹走!

朱敏為了孩子還想掙扎一下,影片中,她苦苦哀求姚晨扮演的律師李捷,求她放過自己一馬,幫孩子爭取到撫養權。

誰料,職場媽媽李捷的一席話,冰冷得像刀,顯得不近人情但又有些道理:“你知道我為什麼努力工作掙錢嗎?我就是不願意自己變得跟你一樣,什麼都沒有,連自己的孩子都留不住!”

最後,李捷又甩出總結性的一金句:“因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選擇的權力。”

可是有了選擇權,就一定能擺脫狼狽不堪、一地雞毛的生活嗎?

來看看職場媽媽李捷。

怪圈第二層:職場媽媽

姚晨飾演的律師李捷穿著一身合體的職業套裝、髮型妝容無懈可擊;職場上,她是殺氣騰騰的白骨精,幹練、老辣,氣場兩米八,走路都帶風,雷厲風行。

她不僅經濟獨立,也很追求精神獨立。

跟前夫撕逼,爭奪女兒的撫養權,李捷說:“一個女人的幸福不該由家庭和婚姻來定義,我希望女兒可以活得更自由。”

看到這裡我簡直拍案叫絕。

就這一點,我覺得李捷甩那個張口閉口把“我媽說了……”掛在嘴邊媽寶男前夫幾條街!前夫配不上她。

她有“休夫”的魄力,更有能力,不靠男人也能讓自己跟孩子過得體面。這就是我們女人引以為傲的選擇權。

可是為了選擇權,她背後的心酸血淚誰看見了?

被前夫diss(輕視):“你還是個女人嗎?”

正如李捷在影片中所講:“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不稱職的媽媽。”

在職場上生存艱難:

白天在職場拼命廝殺。下了班還要應酬、拼酒、受到性騷擾也只能忍氣吞聲。

辦朱敏的案子,李捷感慨,“這個年頭沒錢養什麼孩子”,說給朱敏,也說給她自己。

為了養孩子,她不得不拼盡全力;沒時間帶孩子,只能請保姆孫芳來幫忙。

哪知道,她精心呵護的小公主,卻被保姆孫芳偷走了!

孩子丟了,前夫和婆婆卻怪罪她,“算什麼母親?”;婆婆上來抓住她的頭髮,不由分說一頓暴打……

孩子出事,最難過的是媽媽。可偏偏在孩子出事之後,前夫和婆婆都想在她頭上踩一腳,打一頓,埋怨一句:“你是怎麼當媽的?”

有選擇權的職場媽媽李捷也被狠狠鄙視了。全心投入工作就沒法顧孩子,扔下工作就沒錢養孩子。職場媽媽的內心有多糾結,處境就有多尷尬,親們,感覺到了嗎?

影片結尾處,保姆孫芳指責李捷:“你不配當媽媽!”

注意,不是“你不是個好媽媽”,而是“你不配當媽媽!”

“不配”兩個字殘忍地抹殺掉她的所有辛酸血淚。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對職場媽媽來說,永遠是一道無解的方程式。

怪圈第三層:底層媽媽

比全職媽媽朱敏和職場媽媽李捷更慘的,是馬伊琍扮演的底層媽媽,孫芳。

來自中國最貧困的地區,家境貧寒,沒有靠山;

沒有學歷,在大城市裡只能做一些底層工作安身立命;

新婚之夜遭到家暴,預示著婚姻生活冷清悽慘;

生活苦逼得不能再苦逼,孫芳沒有放棄希望。因為她懷孕了,她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孩子。

可孩子一出生就被診斷出先天性膽道閉鎖,換句話說,要用錢續命。

那個蠻橫又冷血的丈夫想都沒想,要孫芳把孩子扔掉。孫芳怒甩下一句 ,“你不治,我治!”

沒有學歷、沒有資源、沒有家世,身後無人,孩子重病需要錢,一個女人靠什麼來錢最快?

她去夜場陪酒,為五千塊小費,一口氣幹掉幾十杯酒。

喝光最後一滴酒,她面無表情,放下酒杯,伸手要錢。這一刻還談什麼女人的尊嚴體面,為了救孩子一命,她早就把一切都拋棄了。

孩子有事,最焦心的是母親,最不願意放棄的也是母親。

李捷在“面試”保姆孫芳的時候提了一句,“想在我們家帶孩子,你得再查一個幽門螺旋桿菌。”對普通媽媽來說,給孩子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這是最基本的訴求。

但是對於孫芳這樣的底層媽媽來說,她們的訴求只是讓孩子活著!活下去!

小混混情人張博問過孫芳,“這孩子就是個無底洞,你就不為自己打算嗎?”

孫芳長嘆一聲,“有時候,真的想撒手不管了。但就是鬆不開這手……”

所以當交不起高昂的醫療費用,孩子被醫院強清退出院,孫芳眼裡的絕望,深不見底……

孫芳的孩子死了。在一個大雨夜,孩子發病,救護車進不了城中村,孫芳電話又失靈,她抱著孩子來到大馬路,沒有一輛車肯停下來載她們母女一程。

她眼睜睜看著孩子在她懷裡嚥氣,無能為力,在傾盆大雨中嚎啕大哭……

在電影裡,全職媽媽被鄙視了,因為她們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漸漸喪失了生存能力;

職場媽媽被鄙視了,沒辦法給孩子全身心的陪伴,“不配當媽媽”;

底層媽媽也被鄙視了,“連救自己的孩子都沒能力。”

這種鄙視不僅來自媽媽之間,更來自家庭和社會。

這個社會對爸爸和媽媽的判斷奉行雙重標準:一個男人,他只要肯花點時間陪伴孩子,不出軌不搞外遇沒有家庭暴力,他就是個好爸爸好老公。

那好媽媽的標準呢?凌睿一句話概括了:

你必須在陪伴孩子的同時還能賺錢,還要擁有鉅額存款來應對疾病和困難,否則人們就會說你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女人自從當了媽,就等於遭殃地開啟左右為難的艱難模式:你上班也是錯,全職也是錯;賺錢也是錯,沒錢也是錯;

女人自從當了媽,好像就低人一等,任誰都有資格輕視她一句:“你是怎麼當媽的?”

可是社會、家庭和老公,全都對媽媽提要求,有誰真正對媽媽伸出過援手嗎?

全職媽媽朱敏、職場媽媽李捷、底層媽媽孫芳這三位母親,為了孩子殫精竭慮,為了生活顛沛流離。這不是電影,這是許多中國女人的真實寫照,您覺得呢?

中國女性的難,都寫在這部電影裡!真如電影所說媽媽是最慘職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