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英雄楊利偉,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楊利偉,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他從一名普通飛行員到一名航天員,戰勝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具體來講就是過了“三關”。

航天英雄楊利偉,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一是知識關。楊利偉至今記得所在的飛行部隊師長為他送行時說的話:"利偉,到那兒好好幹。別的我都不擔心,你飛了10年,操作沒問題,你遇到最大挑戰可能是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果然如此,楊利偉後來回憶說:"當時對師長這段話的認識還不深,因為根據這麼多年的飛行經歷,我以為只是訓練會比飛行員跟多一些。到了航天員訓練中心才發現,在基礎理論上需要下很大功夫。"要學的課程涉及三十多個學科、十幾個門類,比在飛行學院要難上幾十倍。"好多知識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掌握這些知識對我們來說非常困難。"楊利偉說。有些戰友在這方面明顯比他強。那怎麼辦呢?他的方法很簡單:廢寢忘食,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去鑽研。剛剛成為航天員的前兩年,他晚上12點前沒睡過覺。針對自己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情況,為攻克英語關,他經常從航天員公寓往家裡打電話,讓妻子在電話中當陪練。這樣一來,英語考試時,他居然得了100分。而基礎理論學習結束時楊利偉的成績全優。

航天英雄楊利偉,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二是體能關。太空旅行對人體的體能要求很高,尤其是耐力。楊利偉雖然爆發力不錯,短跑還可以,但是耐力較差,長跑不行。楊利偉回憶說:"記得原來在飛行學校的時候,所有的體能項目考試都是優秀,唯獨長跑需要'公關'。而在航天員訓練中,耐力訓練是最基本的訓練。為了把這一關攻下來,我就抓住各種機會練習長跑,結果導致骨膜炎,上廁所都不敢蹲下來。"就是這樣,楊利偉依然堅持不懈,最後,他的長跑成績優秀。

航天英雄楊利偉,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三是航天環境適應關。這是航天員訓練中最艱苦的,是向人的極限能力挑戰。超重耐力訓練在離心機裡進行。當離心機加速旋轉時,人受到的負荷從1個G逐漸加大到8個G。楊利偉的面部肌肉開始變形下垂、肌肉下拉,整個臉只見高高凸起的前額。做頭盆方向超重時,他的血液被壓向下肢,大腦缺血眩暈;做胸背方向超重時,他的前胸後背像壓了塊幾百斤的重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困難。這是對人意志的考驗。在他的左手旁,有一個紅色的按鈕,是用來報警用的。如果航天員在訓練時,感到不行了,就可以按下按鈕叫停。但是,在每次離心機訓練時,他都以堅強的意志,忍受著平常人難以想象的煎熬,從未碰過這個按鈕。當然楊利偉在訓練中並不蠻幹。他愛動腦筋,琢磨規律和方法,使一些極具挑戰的的嚴格訓練變得簡單起來。如在飛船模擬器的訓練中,為了取得最理想的成績,楊利偉把能找到的艙內設備圖和結構拍下來,輸入電腦,刻制了一張光盤,業餘時間有空就放來看。這樣一來,他一閉上眼睛,座艙裡所有儀表、店門的位置都清清楚楚印在腦海裡;隨便說出艙裡的一個設備名稱,他馬上可以想到他的顏色、位置、作用;操作手冊他都能背下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他不看手冊也完全能處理好。這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標準!類似這樣那樣的困難還有很多很多,但楊利偉就是憑著這種敢於挑戰困難、不斷鑽研的精神,在一批優秀的宇航員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