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王翦滅楚之戰是個天大的牛皮嗎

來源;學習時報

公元前226年,秦國先後蕩平了韓、趙、燕、魏四國,準備啃“硬骨頭”了。秦將李信年少壯勇,曾以數千兵力打敗燕太子丹,秦王嬴政看好他。這天,嬴政問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國,將軍您估計用多少兵力才夠?李信回答說,最多不過二十萬人。嬴政又問王翦,王翦回答說,非得六十萬人不可。秦王說,王將軍膽子何以這麼小?看來是老了。於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帶兵二十萬南下伐楚,王翦就此託病辭歸老家頻陽。

秦軍兵分兩路,李信攻打平輿,蒙恬攻打寢丘,大敗楚軍。李信乘勝攻克鄢郢,隨即一路向西,擬與蒙恬在城父會師。楚將項燕趁秦軍接連得手、輕敵麻痺之機,集中優勢兵力,尾追突襲李信,三天三夜不停息,秦軍疲於奔命,李信鎩羽而歸。秦王嬴政聞之,大怒之餘,立即想到了王翦,親自馳往頻陽,向王翦道歉說,我未能採納將軍之計,以致辱沒了秦軍的聲威。現在聽說楚軍日益向西逼進,將軍即使有病,難道忍心丟下寡人不管嗎?王翦推辭說,老臣疲病無能,還請大王另擇良將。嬴政再次致歉說,從前的事都已過去了,將軍不提也罷。王翦說,大王若不得已而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嬴政答應了,並且說,任憑將軍調撥。

於是,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出發了,嬴政親自到灞上送行。王翦行前,請求賜予他很多良田、美宅與苑林等家資。嬴政說,將軍儘管上路,又何須擔憂家裡日子不好過呢?王翦說,為大王帶兵,即便有功,終究難得封侯,所以趁著大王器重於臣,及時請賜一些田宅留給後代作家業。秦王聽罷哈哈大笑。王翦到了函谷關,又連續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請賜田產。有人說,將軍這樣討賞,也太過分了吧?王翦說,大王將舉國兵力盡付與我,若不多多請賞,以表我顧念家業之心,又怎能消除他對我擁兵自重的疑慮呢?

這一戰堪稱生死對決,秦楚兩國盡皆孤注一擲,誰都輸不起。一年下來,終因楚將項燕失去耐心、秦將王翦堅守反擊鎖定勝局,後被列為中國歷史上疲敵制勝的典型戰例。也有著述認為,這場戰爭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不過是王翦吹過的一個天大牛皮,卻被世人奉為經典。作者分析認為,李信之所以會輸,王翦之所以會贏,關鍵不在於兵力多寡。如果嬴政堅持只給王翦二十萬到四十萬兵力,王翦照樣能贏。因為項燕在政治方面處於不利地位,就已埋下了必敗的種子。這樣的分析儘管也有一定道理,但由此得出王翦吹牛的結論就失之偏頗了。

誠然,前次李信伐楚,驕躁好勝,項燕就先以小股兵力與其周旋,讓他討了些便宜。李信以為楚軍不堪一擊,就毫無顧忌地冒險深入,以至於被楚軍的主力打得落荒而逃。待得王翦增兵前來,楚王舉全國之力擬與秦軍決一死戰。王翦到達平輿後,讓士兵們養精蓄銳,加固營壘,堅守不出。項燕本想繼續誘敵深入,不料王翦卻採取了以逸待勞的戰術來應對。相持數月下來,王翦雖無建樹,但已有秦王嬴政信任在先,有的是實力和耐心與楚軍對峙。楚軍這邊呢,項燕儘管也在尋找戰機,但卻不願貿然行動,無奈楚王負芻耐不住性子了,他以為項燕怯戰,一再下令催促進攻。迫不得已,項燕只好改變既定戰略,轉守為攻。面對楚軍的輪番挑戰和衝撞,王翦仍然不為所動,好整以暇。項燕誤以為王翦不過是死守新佔領土,並無決戰之意,漸漸地失去耐心領兵東去。當其時,王翦突然發令追擊,養足了精神的秦軍最終完敗楚軍。

如果說,王翦初次提出六十萬兵力的確有些保守,但他再次提出六十萬兵力,則是基於不打無把握之戰的慎重考慮。因為這六十萬大軍用得著用不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於己可以增強穩操勝券的底氣,於敵可以增強壓倒對方的銳氣。況且,這一仗最終贏在持久比拼,而不是速戰速決。若非王翦自始至終審時度勢,絕後患於初始綢繆,決勝負於後發優勢,秦軍同樣也會因為後方掣肘而失去持久比拼的信心與耐力。項燕之所以落敗,反過來證明王翦算無遺策。就此說來,秦軍平輿滅楚之戰之所以會贏,乃武力與心力並用的結果,怎麼能說是王翦吹過的一個天大牛皮呢?

中國有句老話叫靜水流深,聽來高妙,其實並不難懂。靜水流深的水,不像一泓山泉那樣清澈見底,也不像一灣池塘那樣缺乏活力,近似於龍潭老井,表面上平靜無波,其深處卻連通地下河,流量莫測。說一個人靜水流深,不是故作高深,也不是深藏遠遁,而是在平靜的外表下,湧流著底蘊豐厚的內在泉源,有著超乎常人的修為和氣度,有著鮮為人知的心智和器識。從司馬遷和司馬光的記載來看,王翦應算得上一位靜水流深的軍事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