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中國歷史的第一帝國: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把一強國活活耗死!

古時打仗都有這種說法;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其實就明確指出了後勤的重要性,因為那個時代的戰爭都是很耗時的,所以充足的後勤補給是戰爭勝利的關鍵。那麼,一個六十萬的大軍,持續兩年的持久戰爭,後勤是如何供保障的?

中國歷史的第一帝國: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把一強國活活耗死!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秦國,當年能夠統一六國,不得不說他們的後勤做得是相當好的。一開始的秦國不過是一片貧瘠之地,而當時的楚國可謂是兵強馬壯,國富民強,是六國之中的佼佼者。可隨著秦國的商鞅變法,改善農業,大力鼓勵生產,提高效能。短時間裡就讓秦國的經濟實力發生了質的飛躍,人民有足夠的糧食吃了,軍隊就能有足夠的後勤保障,這也就讓秦國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歷史的第一帝國: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把一強國活活耗死!

224年,秦國邁向了滅楚之路,老將王翦率領六十萬秦軍,一路征程千餘公里,風餐露宿的來到楚國,而此時的楚國也盡有五十數萬大軍在等待迎戰。在攻打其他國家的時候,秦國都是採取了強攻速決的打法,可這次面對楚國,王翦卻採取了相反的戰略,打持久戰。要知道,離家在千里之外打持久戰是個什麼概念,何況是六十萬大軍。不說別的,單單是保證全軍的日常飲食,就已經是個相當大的問題。而這個時候,秦國就展現了他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

中國歷史的第一帝國: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把一強國活活耗死!

古代軍隊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士兵要五個人才能供養得起。那麼這六十萬秦軍不要三百萬後勤人員,這可能就有些不現實了,這六十萬大軍應該是包括後勤人員在內,也就是說,實打實上戰場殺敵的軍隊應該只有十萬餘人,這才說得過去。楚國作為當時的六國之首,不僅面積廣闊,還人多物豐,秦國軍隊想要一舉拿下,還是要掂量掂量的,所以採取了打持久戰的包圍戰略。秦國在之前滅掉其他國家的時候,每攻克一地,都會建起糧倉,把那些罪犯和俘虜用以耕種糧食,以此保證各個糧倉的裝載。這也就為後來的遠程戰爭做足了準備。秦國僅在數十年間,就在咸陽、漢中、櫟陽、巴蜀等地建立了 糧倉。

中國歷史的第一帝國:六十萬大軍耗了兩年,把一強國活活耗死!

可以說;秦國為了統一天下,也是下了充足的功夫,做了萬分準備。不僅興修通往各國的陸路,還大興開鑿水利,為水上運輸也做了準備。在器械上,也發明了許多先進的運輸工具,這也使得秦軍後勤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正因為有這樣一些超前準備,所以秦軍才能夠在遠離家鄉和富饒一方的強楚國打兩年的持久戰,最終硬是把楚國給耗死,搞得他們無力還擊,只能投降。

所以,有這樣的預算與充足準備,秦統天下也是必然。你們覺得呢?歡迎點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