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亡於農民起義,可是宋朝爆發了434次起義卻安然無恙,這是爲什麼?

Kiss_譽


一言以蔽之,經濟。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混亂的王朝之一。宋王朝的混亂,主要體現宋朝的政治制度,竟然超前實行了“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

在官制上,宋朝的官、職、事都分開,避免了權力的集中,使得地方上始終處於利益分裂的狀態,無法形成對抗中央的利益群體。在兵制上,趙匡胤鼓搗了一場影響力不亞於鴻門宴的“杯酒釋兵權”,從此宋朝軍事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有點像現代社會的國家軍隊的性質。在經濟上,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少見的農商兼重的朝代,宋代的社會經濟發達,最早的紙幣就產生於宋朝。在地方治理上,宋朝皇權不下鄉,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宋朝鑑唐朝之弊執行守內虛外的國策)

這種政治制度的設計,充分借鑑了唐朝和五代時期貴族政治以及晚唐以來武人干政的弊端,宋朝整體上是一個守內虛外的王朝,對於畏亂的心理恐懼,使得宋朝對有可能造成亂源的地方勢力都紛紛見招拆招給化解了。宋朝化解的方式說來也簡單,無外乎用經濟利益收買。所以,宋朝的官員的俸祿很高,民眾的自由度也很高。這樣,自然會對中央財政造成極大的負擔。不過,還在宋朝比起明朝來,能夠收取更多的商業稅。由於宋朝文治大興,理財高手從不乏人,所以,宋朝的財政比起明朝來尚算健康。

(王安石是理財高手)

明朝的稅率可能是歷代以來最低的。朱元璋出身農民,對官吏的腐敗十分痛恨,因此就定下了三十稅一的稅率,一直執行到明末。所以,明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為老百姓服務的朝代,官員的俸祿極低。可是這樣的一個王朝,卻最終被人民拋棄了。原因在於,明朝到後期雖然也實行了文治,但是官場腐敗不堪,文官們斂財有術,卻都是不義之財,哪兒敢光明正大的消費?所以,明朝的市場流動性越來越差,市面越來越缺錢。明朝缺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官政治的道德墮落是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明朝皇帝最後依賴太監收稅,即是無法信任這些文官的緣故。明朝的文官們把海瑞這樣的書生推上前臺與皇帝死磕,自己卻在背地裡兼併土地,錦衣玉食,最後坑害的是國家。

宋朝的文官政治,卻是把高工資擺在了明面上,而且鼓勵消費。很多宋朝的高官都是饕餮中人,不僅愛聽,而且還會吃,消費能力不是一般的強大。所以,宋朝版的高薪養廉,是養出了一群以天下為己任的士子。如范仲淹讀書時窮的粥都吃不起,可是做了官之後,范仲淹不僅能夠接濟族人,還購買了莊田,設置了義莊,用於供應範氏族人窮苦人讀書。所以,范仲淹之後,範氏多有才俊,多賴范文正公之力。

(范仲淹:胸懷天下的士子精神)

相對於宋朝皇權的自我收斂,明朝皇權則是擴張型的。宋朝的士子有家國情懷,明朝的士子多是職業心態,尤其在後期。所以,宋朝朝廷雖然也不乏黨爭,但是不反皇權。明朝的黨爭不僅排斥異己,甚至皇權也在黨爭的鬥爭對象之內。

所以,宋朝朝廷與明朝朝廷的凝聚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宋朝與明朝都面臨嚴峻的外患,由於宋朝國土面積小,開發力度大,幾乎沒有空閒的土地,所以宋人對外患的感受會更迫切,很多詩人和詞人都留下了抗擊外敵的愛國著作。這些民族精英一則有家有業,二則受家國情懷薰陶,一般會把抗擊外敵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乃是落草為寇,與這些精英人才的人生追求不同。缺少了這些社會精英人才的加入,宋朝的農民起義,不管是戰術、戰略,與其他朝代的農民起義難以相提並論。很多農民起義,只滿足於佔山為王,沒有改天換地的大志向,奄有不滅之理?

(宋朝疆域小易平叛)

宋朝比起明朝有錢,所以宋朝執行了一項很有前瞻性的措施,即在災年招募流民入伍。由於宋朝是募兵制,災年流民是一個社會亂源,宋朝寧願花錢把這些災民養在軍隊裡,也不讓災民聚集在一起鬧事起義。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初起事時,也是流民軍,吃不飽飯才鋌而走險。明朝政府不是沒有想過招收流民入伍吃國家財政飯的招兒,奈何明朝沒有宋朝有錢,空有策略,無法執行實施。

(宋朝特種部隊作戰實力不弱,奈何人少)

宋朝執行了強幹弱枝的政策,將地方上的健兒都給招收到中央做了禁軍,好吃好喝的養了起來,逢有大戰,禁軍從首都直接開拔,地方上的廂軍和雜役只能作為輔助。禁軍直屬中央,由財政撥款,就避免了各級政府吃拿卡要軍餉,造成士兵叛亂。明朝流民軍最終成事,也不是靠那些農民軍,而是明朝官軍因為欠餉成了叛軍,使得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軍事實力在數年間陡然發生了質的變化,明朝官軍已然不是對手了。明朝也是因為沒錢的原因,不得已對將領養私兵的情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認了各級將官走精兵路線。明軍精銳最終在與農民軍的戰鬥中消耗殆盡。

所以,宋朝之所以在農民起義中安然度過,是因為宋朝對社會精英階層的籠絡達到了預期目的,同時杜絕了武將叛亂的可能。明朝之所以不幸在農民起義中滅亡,說起來是錢的原因,根本上是社會精英階層與明帝國離心離德。

(蒲壽庚叛亂影響了明朝商業政策)

商人逐利,不事忠誠,尤其是南宋時泉州蒲壽庚叛宋的行為,讓朱元璋大為惱怒,從此,士農工商重新成為帝國的貴賤等級。明帝國農業稅收的少,商業稅又收的少,政府越來越窮,沒有財力應對越來越多的王朝危機。這樣一個為老百姓服務的政府,卻因為經濟發展的路子不對,與民讓利的政策卻最終肥了那些地主士紳階層,貧苦大眾終於揭竿而起。


而知而行


雖然沒有經過詳細的統計,但宋朝爆發農民起義的次數,在歷代王朝中,確實是最多的。

那麼,宋代爆發的農民起義次數最多,宋代為什麼卻基本沒有受到農民起義的影響呢?其他朝代,無論是明朝、唐朝、漢朝,在滅國的時候,都有農民起義參與進來,對這個垂危的朝代輪番夾攻。可是,為什麼無論北宋末年還是南宋末年,農民起義軍卻沒有參與夾攻呢?不但沒參與夾攻,而且還積極行動起來,抗擊金國和蒙古外族入侵,維護趙家天下,保衛大宋王朝。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農民起義,圖取其意)

為什麼宋朝那麼容易爆發農民起義?

我認為,主要是爆發農民起義的成本太低。這如何理解呢?

我們看其他王朝,農民起義的爆發,一般都是農民被逼到了絕境。天災,瘟疫,朝廷的苛捐雜稅,農民實在吃不飽飯了,不再造反就只能餓死,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農民起義才可能爆發。

但是宋朝不一樣。宋朝這種大面積的災荒,基本上沒有發生過。宋朝的苛捐雜稅,也不嚴重。王安石變法,目的是給中央財政增加收入。但是王安石這種做,立刻就遭到了其他大臣的強烈反對,說他“與民爭利”。既然大臣們都有這樣的思維,顯然,要在宋朝實行苛捐雜稅,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宋朝也用不著實行苛捐雜稅,因為宋朝相對來說比較富裕,用不著殘忍壓榨農民。

(官逼民反,圖取其意)

宋朝農民起義的理由,一般都是“官逼民反”,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都算不得什麼大事,與整個國家政治的全面腐敗,與大災大難關係不大。

宋朝為什麼那麼容易發生農民起義了?

我們前面也說啦,主要是起義的成本比較低,好處比較多。

宋朝實施“守內虛外”的政策,大量的兵力屯集在開封周圍,其他地方放的兵力比較少,而且這些地方,軍隊的能力也相對不足,所以農民起義很容易爆發起來。

而農民起義爆發以後,宋朝實施嚴厲打擊的情況並不多,大多數時候採用招安的辦法,就是和農民起義軍達成和解,領頭的人被封個什麼官,然後分到各個地方去。就算是打擊,也沒有像清朝統治者那樣,對起義軍領袖採用凌遲處死,誅滅九族辦法。

(聯手抵禦外族,圖取其意)

同時,宋朝所面臨的最主要的矛盾,還是與外族的矛盾。當有外族入侵的時候,農民起義軍和統治者的矛盾很容易被消解。

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抵禦外辱,共赴國難。這就成了農民起義者最後的口號。北宋末年的時候,被金國佔領區有很多的農民起義者,他們都成為了抵抗金國侵略的有生力量。南宋末年,這樣的情況也非常多。

而宋朝統治者,做得非常好的一點,就是能夠因勢利導,利用這些農民起義者來抵禦外族入侵。

但是明朝統治者這一方面做的就比較差,他對農民起義一味地窮追猛打,趕盡殺絕。最後,當李自成攻到北京城下,希望崇禎皇帝能夠封他為西北王,讓他帶軍去抵抗滿清的時候,崇禎皇帝竟然不答應。

最後的結果就是,兩個人魚死網破,崇禎吊死,李自成被滿清消滅。


張生全精彩歷史


說這事就要說到張居正了!

先說下為什麼農民要起義,沒的吃!很樸素很實際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而沒的吃又大多數是伴隨著自然災害而來的!說到根上是大災後的伴生性事件!救災就極其重要了!

回到本題!我們在張居正前後可以畫一條明顯的線,那就是之前發生大災地方官員會打報告然後開倉賑濟災民。但是之後變了朝廷撥多少多少萬兩白銀賑濟災民!這有什麼不同呢?這就是張居正的一條鞭法造成的!主要的功能就是去除實物稅收貨幣稅!這造成了另一個東西的消亡,那就是中央財政儲備糧倉!由於收實物稅時期必須要通過地方糧倉對收上來的糧食進行轉運,地方的糧倉就必不可少,但是收貨幣稅就不需要這個糧倉了!他自然就消失了,這造成了重大問題,那就是饑荒來了,沒有糧倉可以賑濟災民!但是問題不是如此簡單,這個地方上的中央財政儲備糧倉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平邑災區物價!糧倉的儲備也許並不能保證災區所有災民度過災年,但是由於物價得以平穩,中央撥款可以在周邊沒有受災的區域以合理的價格購買糧食,從而保證災區生活!

但是張居正的改革使糧倉消失後問題就來了,中央在撥款救災時會有個預算的,估計是本地區5年以內上繳的稅款,返還地方用於救災,同時免除地方几年的稅用以恢復生產。但是由於沒有儲備糧倉的平邑物價,災區以及周邊糧食價格飛漲!同樣多的錢是買不回同樣的糧食的,救災款捉襟見肘。無法滿足地方災區的需要!災區無法恢復生產災區持續擴大。最終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宋朝的起義雖然多但是有地方糧食的支持,起義並不能連片發生!有糧食吃的災民逐步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去,但是明朝不行由於沒有地方糧倉造成災區聯州並府。擴大化的災區更使中央的撥款救災如同吸入黑洞一樣。同時吞噬著國家機器,最終走向滅亡!


日常刷下線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爆發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朝代!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竟然都沒有亡於農民起義中,那麼看似“軍事孱弱”的兩宋為何能在眾多農民起義中保持堅挺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宋朝外憂大於內患。眾所周知,北宋從立國之初便處在強敵林立的環境中,前期的遼,西夏後期的金,蒙古。這些少數民族無不對宋朝虎視眈眈,所以民族矛盾掩飾了國內的階級矛盾,也因為此,那些有才能的人大多把“抵抗外辱”放在首位,而不是推翻趙宋。

2,宋朝對農民軍的態度。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對造反的農民軍都是採取強硬的態度,就是能剿滅就剿滅,能殺則殺。但是宋朝不一樣,宋朝是一個環境相對寬鬆的朝代,面對農民起義,統治階級更傾向於“招安”,這個詞大家可能並不陌生,《水滸傳》中梁山好漢聚眾起義最後也是被朝廷招安,成為順民,而農民起義其目的並不是想推翻哪個政權,僅僅就是想吃飽飯而已,如果能借此成為“正規軍”,吃皇糧,何樂而不為呢?


3,宋朝的選兵制。宋朝重文輕武,這我們都知道,為此統治者還將軍權收歸中央,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開。不僅如此,宋朝還將全國優秀精壯士兵調入禁軍,給予優厚的待遇,所以在這種選拔士兵的政策下,那些年輕力壯的人都願意加入禁軍,而且有記載,每當地方上即將出現暴動或發生災害的時候,政府除了賑災還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年輕男子從事一定的勞動並給予一定的報酬,如此年輕人大多不願參加農民起義,這更是分化了起義軍的力量。


4,宋朝重視經濟發展。雖然“土地兼併”歷朝歷代都有,也是摧毀一個王朝的根本原因,宋朝也避免不了,但宋朝也重視商業的發展,不僅官方貿易,連民間貿易都很發達,所以宋朝是真正的“藏富於民”,這種藏富於民不是說農民有多富有,而是富人與農民之間的財富分化越來越嚴重。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富人越來越富,普通百姓雖然依然貧窮,但由於商業發達,基本的生活尚能維持下去,所以雖然農民起義時常爆發,但起義得不到呼應,因而規模也就被侷限住了。


鹹魚閒聊


悟空問答,寅哥解惑。明朝和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對比的王朝!怎麼講呢?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王朝,明朝是歷史上最貧窮的王朝!這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下面我就詳細談談其中的原因:

我們先說宋朝,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無論是國家財政還是官員收入,平民生活幸福度都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就算強漢和盛唐也是比不了的!宋朝的所謂民族起義都是類似於結寨式的土匪和山賊,這樣的“起義”就算在多也形不成規模,也就起不到打擊宋朝政權的作用了!再說宋朝不差錢,能養的起80萬禁軍的王朝會對付不了土匪和山賊?宋朝從根上就不重視農民起義,從建國後,宋朝主要吸收的是五代十國的藩鎮割據的教訓,極力打壓地方武裝勢力,這也是宋朝所謂的“農民起義”多如牛毛的原因!只要國家機器不處於混亂狀態,宋朝的農民起義就是小打小鬧!

再說明朝,明朝的農民起義在崇禎時期已經形成規模了,北方遍地餓殍為李自成張獻忠的“十八路反王”提供了數不盡的兵員!再加上明朝地方保甲制,路引制度的崩潰,農民起義已經發展到不可控的地步了!當然,重要的是後金的崛起極大的牽制了明朝的軍隊部署,使明朝首尾不能相顧,大量精銳邊軍被用來防範後金的入侵!最重要的就是明朝財政體系的崩潰!沒錢!這才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沒錢就沒法養兵,沒兵就無法鎮壓農民起義,這是一個死結!這也是為什麼明朝亡於農民起義的真實原因了!

我是寅哥解惑,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就歷史問題討論,歡迎大家的關注!




寅哥解惑


宋朝地方上發生自然災害,朝廷就把地方上的難民全部編入禁軍養起來,這樣,起義部隊就得不到有生力量,越打越少,最後失敗。但是這也要朝廷夠有錢,而宋朝卻是歷代王朝裡面最有錢的,官員的福利都是很豐厚的,就是那些宗室子弟也是過得很舒服,他們就是沒有爵位也可以向朝廷要一個院判之類的閒職,混吃等死。所以這樣好的朝廷,大家當然不會造反了。相比之下,明朝卻是一個窮朝廷,官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了,要用宮裡的舊絲綢,茶引之類的代替。官員都這樣,難民就更不用說了。李自成的隊伍為何每次在朝廷追剿的情況下越打越多,那是因為他每次缺少兵力的時候就往河南等地跑,哪裡受災比較嚴重,難民多,只要振臂一呼,從者雲集。


靜夜思160519196


這個問題提得很有水平,為題主點贊。關於這個問題,自民國以來很多史學家進行過深入研究,有的從政治層面分析,有的從經濟層面探討,有的從軍事層面推理,論述頗豐。我個人認為:歷朝歷代都曾爆發大規模農民戰爭,導致王朝傾覆,唯獨兩宋沒有,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兩宋土地稅賦政策較為合理,最大程度消解了土地兼併的惡果;二是兩宋末期民族矛盾在歷朝歷代最嚴重,完全壓制了階級矛盾


土地稅賦

幾千年來我國始終堅持農業立國,農民是國家經濟的主力軍,土地是農業的基礎和農民的安身立命之本,稅賦則按人頭分攤而不是按土地分攤。歷朝歷代土地均掌握在地主手中,但他們少交稅甚至不交稅;無地農民耕種地主的土地,不僅要給國家交稅,還要給地主交租。一旦遭遇天災人禍,農民就活不下去,他們只有揭竿而起革地主的命,這是歷朝歷代農民大起義此起彼伏的根本原因。

秦、兩漢、三國、兩晉、隋、唐、元、明、清各朝代為了穩定統治,在建國初期當權者都注意抑制土地兼併、與民休養生息。可是到了中後期,隨著政治腐敗土地兼併迅速加劇,失地農民遍天下,所以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天下即刻響應,很快形成席捲全國的農民大起義,如秦末陳勝吳廣起義、西漢末綠林赤眉起義、東漢末黃巾大起義、隋末農民大起義、唐末黃巢大起義、元末紅巾大起義、明末李自成張獻忠起義和清末太平天國起義等,無不給腐朽的統治階級以沉重打擊,加速了王朝滅亡。


宋代雖然也不限制土地兼併,但他們實行按土地而不是按人頭徵收租賦的財稅政策。你地主不是土地多且愛兼併嗎?那我就按田畝徵稅,土地越多徵稅就越多。相反,廣大農民沒有土地,他們就少交稅甚至不給國家交稅,失地農民只給地主交租金就行。因為有這個政策,所以宋代的地主有“主戶”之稱,無地農民則被稱為“客戶”,無地農民雖然遍天下,但因為給國家交的租賦少,能活下去,自然不造反了。當然,這種“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也並非完美,比如有的地主太貪心收的租賦過高,農民活不下去,起而造反,但這畢竟是局部現象,並非全國都這樣,這也是兩宋小打小鬧的農民起義多而大規模全國性農民起義沒有的原因。

民族矛盾

兩宋末年民族矛盾激烈,是歷朝歷代空前的。1127年金滅北宋時,將汴梁城中皇室成員、妃嬪宮女、皇親國戚、王公大臣、貴婦小姐、能工巧匠1萬5千人全部擄走,連歷代皇陵都被挖了遍,從趙匡胤一直到哲宗趙熙的屍骨,都被金人堆在一起,潑上豬狗屎尿,胡亂埋進垃圾堆裡。至高無上的皇家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遭遇可想而知!元滅南宋時也好不到哪去,《揮塵錄》、《南征匯錄》、《宋俘記》、《呻吟語》等書,均詳細記載了女真人和蒙古人殺戮、凌辱、搶劫、掠奪漢人的暴行。


女真人、蒙古人對漢人的種種暴行,比日寇侵華的南京大屠殺有過之而無不及,整個漢民族都陷入了巨大恐慌之中,民族危機空前加重。漢民族不得不團結起來,誓死抵抗這場空前的民族浩劫,導致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完全壓倒了地主和農民之間的階級矛盾,這是兩宋末年沒有爆發大規模農民戰爭的又一個主要原因


能忍即智


對起義軍的首領來說,起義是一門“終南捷徑”。

對兩宋來說,對付起義軍有一個“基本國策”:招安。

也就是朝廷收編了起義軍首領,給他一個官職,然後讓他去打別的土匪,賺軍功,然後升職加薪,贏取白富美。用《水滸傳》的說法就是:

討個出身,謀求半世榮華。

所以比如以宋江起義為背景的水滸傳,就是朝廷收編宋江等人,然後打田虎、王慶、方臘……什麼時候部隊打光了,什麼時候為止。

不難看到,這種收編土匪打土匪的行為,主要會產生兩個後果:

1. 土匪打著打著,兩敗俱傷,贏了的土匪不會變成金蠶蠱,沒什麼實力的土匪,朝廷給個虛銜,發個俸祿,就完事了。

2. 百姓不花錢,朝廷少花錢,沒有土匪賺差價,治安穩定。

但對於起義軍首領來說,這我們鄰居家的流氓頭子,佔山為王造反了三年,朝廷給了個官!

老百姓哪懂兩宋武官地位卑微?九品芝麻官躺下也壓死一大片老百姓的對吧?

那還等什麼?

造反啊!

等朝廷招安。

時間長了,朝廷也懶的鎮壓這幫人了。某個山頭髮現了起義軍,縣太爺派人過去招安,給個捕快做,就行了。

所以兩宋的農民起義,整體雷聲大,雨點小。也不見得老百姓真的沒活路,實在是這個官來的太容易。

明朝的農民起義?李自成那是下崗了,丟了鐵飯碗活不下去了。

天然和統治階級站在了對立面,那是你死我活的矛盾。和宋朝相比差好遠。



酒騎風


兩宋之所以能苟延殘喘3百年,最主要原因就是勢力小。遼,西夏,吐蕃,大理,周圍強大政權多,起到了互相制約平衡的效果。有人說宋能平定民變,是因為宋朝有錢,那是純扯蛋。宋朝不但沒有唐,元,清,有錢,明朝也比它國力強大得多。1120年,方臘這一次,如果遼國乘人之危,夾擊北宋,宋朝必亡。1123年,當宋朝和金國結盟,南北夾擊遼,第一次打破了平衡狀態,換來的結果就是1126年的靖康之難。連一次外敵衝擊也抵抗不了!!這也側面證明了宋朝國力之弱,是不堪一擊的。和明朝根本比不了,明朝是對內對外,大戰不斷,換宋朝早打出屎了!!。


無私無畏征服星辰大海


因為明朝是天災人禍,而且明上層比宋腐敗得多,基本上1億多人全為明皇室藩王服務,民間怨氣比宋高得多,所以李闖才能給明致命一擊,宋不同宋雖然起義最多,但是宋對百姓政策還是不錯的,遼宋金元時期是中華對百姓最寬鬆時期,起義雖多但響應極少,最大的起義是宋方臘和元紅巾,都是邪教起義,而明清兩朝都是壓迫起義,李闖張魔和太平天國都是一呼百應,明清黑暗專制統治讓人無法活,百姓恨死他們了,宋遠沒達到這程度,遼宋金元時期是封建社會最自由時代,比盛世漢唐還要好,方臘鐘相楊麼他們得不到百姓支持當然翻不起什麼大浪了,只有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安定,這點明比宋差遠了,明統治太黑暗了,包括清朝,錦衣衛東西廠是人類社會歷史上最大的倒退,如果說人民幸福感遼宋金元遠在明和清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