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校長主持,諾獎得主演講!想讓科學與生命共同絢爛?聽~

復旦校長主持,諾獎得主演講!想讓科學與生命共同絢爛?聽~

復旦校長主持,諾獎得主演講!想讓科學與生命共同絢爛?聽~

復旦校長主持,諾獎得主演講!想讓科學與生命共同絢爛?聽~

科學的理性與生命的感性相遇,會發生怎樣奇妙的反應?“美妙的科學人生”就是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給出的答案。10月17日下午,萊維特教授在復旦大學發表演講時說,他一半的自我與科研“成婚”,他的生命因為熱愛科研而精彩。

這是復旦大學“諾獎本科講壇”系列講座的第一講。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主持了本次活動,並表示未來還將邀請更多諾獎得主與本科生見面,暢談科學人生,分享科學精神。

神奇的生命,永無止境的科學探索

中學課本中,常常會用塑料短杆和小球來表示分子結構,然而生物大分子無時無刻不處於運動和化學反應中,這是生命活動的本質。上個世紀70年代,邁克爾·萊維特和馬丁·卡普拉斯、亞利耶·瓦謝爾就在靜態模型基礎上進一步開發了能夠模擬和預測動態化學過程的計算機程序,因此共同獲得了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

科學家們為了解開生命之謎在科研之路上不斷“開疆拓土”,代代相傳。講座中,萊維特講述了生物大分子結構探測的歷史,也講述了自己在實驗化學家的工作基礎上,結合前輩理論化學家的思想,設計計算機程序讓分子的靜態結構動起來,以模擬它們在體內的真實情況的故事。

1967年,萊維特幫助施奈爾·李福森(Shneior Lifson)開發了第一個描述小分子相互作用力場的軟件。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萊維特接觸了大分子蛋白質的結構。那個年代,用實驗方法解析蛋白質的三維結構是最前沿的研究,僅有血紅蛋白和溶菌酶兩個蛋白質的晶體結構被解析開。萊維特看到了溶菌酶的結構,突發奇想,“為什麼不能借助於計算機呢?”他當即將溶菌酶的上千個原子座標輸入計算機,並把小分子相互作用力場應用到了蛋白質裡,對蛋白質的勢能做了最小化運算。當時的萊維特還沒意識到,他這看似簡單的一步竟孕育出了一個全新的領域——蛋白質結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與預測。

博士生階段以及隨後的科研生涯,萊維特將計算模擬逐漸應用到不同尺度的生物分子上:從DNA到小蛋白質,再到大蛋白質到目前的超大複合物,每一次的突破都讓我們直接從計算機裡模擬生物大分子的工作機理,極大地促進了人類對生命活動過程的理解。

美妙的人生,因熱愛科學而精彩

1963年,南非出生的萊維特到了英國,第一次接觸了電視。一年後,17歲的萊維特在電視上看到了1962年的諾獎得主約翰·肯德魯(John Kendrew)做的科普節目“The Thread of Life”,當即他便決定,留在英國讀大學。三年後,大學畢業的萊維特鼓起勇氣寫信給肯德魯,想成為他的博士生,但被告知已經沒有了名額。“如果今年不行,明年呢?”萊維特的堅持為自己爭取來了面試機會。

面試很成功,但因為名額有限,萊維特還要再等一年才能入學劍橋。在肯德魯的建議下,他去了以色列跟隨李福森學習,彼時李福森剛剛提出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勢能模型。沒想到,這次旅程竟讓他的科研之路初結碩果。

“所以說,科學家這個職業不能有‘五年規劃’。20歲的時候規劃好了,到了21歲,可能一切就變了。”萊維特覺得,做科研要留給自己一定的自由度,而關鍵是要抓住機會,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科學研究。

萊維特自言一生都和科研緊密相連。講座的最後,他給青年人提了四個建議:“充滿熱情”“堅持不懈”“保持初心”“善良美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在萊維特看來,就是人生最美妙的相逢,而科學正成就了這場際遇。

講座結束後,許寧生與萊維特展開了深層次的對話,共同探討了科學精神和人生態度等問題,在場學生也通過傳遞小紙條的方式向萊維特進行了提問。

求知的青年,汲取科學與生命的力量

“諾獎本科講壇”首次開壇,報告廳現場坐得滿滿堂堂,許寧生在主持講座時做了一個小調查:“在座來自生科院的同學舉個手?”“物理?”“數學?”“化學?”“醫科?”“有沒有學文科的?”“社科的同學?”當看到各個專業方向的同學們都來了不少的時候,許寧生非常高興,“這樣我就放心了。我們這個講壇,不以探究具體學術問題為主,希望全校的本科生都能來參加,出發點是讓大家接觸到社會和科學的各個領域。”

復旦校長主持,諾獎得主演講!想讓科學與生命共同絢爛?聽~

講座現場

講座一結束,還沒“吃飽”的同學們把剛走下講臺的萊維特教授團團圍住:“教授,我想知道計算機該怎麼更好地跟基礎科學研究結合起來?”“教授,我想申請成為您的博士生,該怎麼做?”……談科學,也聊人生,與諾獎科學家的面對面交流,讓在場的同學們受益匪淺。

復旦校長主持,諾獎得主演講!想讓科學與生命共同絢爛?聽~

講座結束後同學們向教授提問

“我被萊維特教授堅持不懈的精神感染了。”15級哲學學院的徐昕宇說,雖然研究領域相去甚遠,但熱情和執著都是做科研必不可少的。16級化學系的吳亦凡也被萊維特教授對於科學的熱愛深深打動:“科學的魅力便在於它帶給人的力量永遠不會枯竭,可以讓發現者不斷髮現,探索者不斷探索,思考者不斷思考。”

李邦瑞是今年剛進入自然科學實驗班學習的新生,他被教授做科研的純粹所吸引,也大為欣賞教授對人生規劃的態度:“理所當然的對自己還很長的未知人生做一個精細但死板的規劃,這無異於作繭自縛。”一邊生活,一邊成長,一邊發現自己真正所愛,然後投身於此,在李邦瑞看來,才是最好的狀態。15級歷史學系的施瑜寧也有同感:“教授讓我們明白,生活本就不應是一成不變的,生命的任何時段皆充滿可能。”

17級材料科學系的陳劭虎最喜歡的不是科學家萊維特,而是一位慈祥的“爺爺”,“他和孫女奔跑在橄欖球場上,臉上是開心的笑容。”講座最後放出的這張照片讓陳劭虎明白,即便有“諾獎”光環,萊維特教授對待生活依然平淡而喜悅。18級管理學院的張葉童感嘆說,這是“科學與生命的共同絢爛”。

“科學之美並不只屬於科學家。”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2017級本科生沈新湜很感慨,他們在通往未知的路上邁出的每一步,都是人類進步的一大步。在追求科學的道路上,從來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究,14級臨床醫學院的馬麗雲很感謝萊維特的到訪,“教授說,正是因為年輕時受到了‘巨人’的鼓勵和影響,才成就了今天的他,而今天的他,也願意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因此他來到了復旦。”

復旦校長主持,諾獎得主演講!想讓科學與生命共同絢爛?聽~

復旦校長主持,諾獎得主演講!想讓科學與生命共同絢爛?聽~

組 稿:黨委宣傳部

文 字:龔 凡

攝 影:王 玥、張雲飛

編 輯:朱敏慧

鳴 謝:馬劍鵬、林金鐘、吳曉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