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很多人認識篁嶺都是從一幅幅色彩豔麗、充滿著豐收景象的攝影作品開始的,“曬秋”無疑已經成為篁嶺乃至整個婺源的一張名片。篁嶺古村建於明朝宣德年間,有近600年的歷史,秉承祖上遺風,村民仍習慣用平和的心態與“地無三尺平”的崎嶇地形交流,在人與自然的不斷融合中找到獨特的平衡。如今,“篁嶺曬秋”已成為固定習俗,每年秋收時節,家家戶戶屋簷下曬滿了玉米、辣椒等色彩鮮豔的農作物,與白牆黑瓦的徽派民居構成了一幅完美秋收圖案,被稱為“最美中國符號”。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篁嶺曬秋


曬秋在無意間造就了一處中國絕無僅有的美景圖,但就像每一個華麗舞臺背後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篁嶺這幅令人驚豔的畫卷背後也有一群樸實無華的建設者。從一個交通不便、物資匱乏、地質災害頻發、找不到發展出路的古村,到今天受無數海內外遊客歡迎熱捧的超級IP示範村,篁嶺的重生之路離不開這群可愛的建設者,當你流連在篁嶺的大街小巷,眼前的一窗一瓦,一石一木,一雕一刻,都凝聚了鄉人的汗水與智慧,正是這點點滴滴努力的堆積,才造就了今日光彩四射的曬秋景觀。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篁嶺的“最美中國符號”


在篁嶺重建的過程中,木雕的修繕和保護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修復木雕需要的不僅是技藝,更需要匠心。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琳琅滿目的修復工具。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木匠師傅丈量和平直古建木料。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負責運送磚瓦的挑工。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用肩膀扛著一塊一塊的石料。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還有忙於各種雜活的鄉人。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古建內部也要重新進行翻修。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時光過得緩慢,重建卻是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屋頂的修整也是一個很大的工程。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結束一天的勞作,聚在一起吃一頓簡餐。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一盤盤架在半空中晾曬的穀物,宛如天與地的對話,與四季周旋,在每一季留下秋的味道。作為刀耕火種時代遺留下來的農俗,“曬秋”能夠重新獲得矚目,既有農人們的一年四季的辛勤勞作,也有賴於篁嶺建設者的苦心經營。民以食為天,不論是農人還是篁嶺的建設者,對土地的敬畏是他們生命的底色。流連於曬秋之美時,我們不應該忘記,它們更是農人一年賴以維繫的下飯佳餚。品味一碗飯、一碟菜、一盞茶,對土地的虔誠,用心施之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中,生活中便充滿了美的喜悅,這其實也正是曬秋背後的美麗印章。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曬秋的背後,是篁嶺最可愛的建設者


文字整理:在婺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