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五个根本问题解读中国经济“迷途”!

只有看清了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才能对现实经济生活中铺天盖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作出基本的判断。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这个道理。作为经济改革发展“新常态”的总方针,是针对吃老本争利益的末路经济走投无路而提出来的,其核心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个不具备健康可持续两个基本条件的经济体,死亡灭亡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五个根本问题解读中国经济“迷途”!


不过,从全局的、整体的、宏观的根本和层面上看,经济要进入新常态,必须解开中国经济的五大死结。这些死结不解开,生产力无论从制度层面讲还是技术层面讲都难以得到有效的解放,人的活力就激发不出来,直到经济崩盘、窒息。以下五大观点阐述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五个根本问题解读中国经济“迷途”!


第一、巨大的财政负担

从数量分析角度看,中国官民比,即吃财政饭准财政饭的人与其他人群的数量比例,全世界最高,高得惊人。

以1999年统计的官民比为例:中国是1:30人,印尼是1:98人,日本是1:150人,法国是1:164人,美国是1:187人。比例最高的们列第一中国的官民比,是第二名印度的3倍。过大的官民比必然导致行政成本的巨大,大得国民经济难以承受。

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中国财政收入从1132亿增长到3万亿,约28倍;同期行政管理费用则从不到50亿升至7000亿,增长达87倍,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3年已上升到19.03%,远远高出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

对绝大部分地方官员来讲,最无奈的、最烦恼的,就是如何保证基本的财政收入,一开始就非常过分的财政收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经济的扭曲不能全怪官员无知无能,而是官员没有选择然而必须要努力达到的可以拖死人的畸形财政。


透过现象看本质,五个根本问题解读中国经济“迷途”!


第二、权力对市场的控制不利经济创造

经济的本质是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的意义在于创造,而无论是资源配置还是创造,都离不开在规则之下的市场自由竞争。因此在权力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经济本质上讲是没有源头活水的,很大程度上只能停留在吃老本、争利益的落后发展阶段。这一点从根本上掐住了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第三、权力通吃必然加剧两极分化

让人不愿意看到的是,目前被抓出来的贪官到底只是事实上的贪官的多少分之一。只要权力没有有效的约束,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只要权力不爱约束,权力的贪婪就不会有满足,肥肉上添膘鸡脚上剐油就是必然的,两极分化更是必然的。而两极分化,是制造社会动荡的祸患,也是国民经济畸形的表现。


透过现象看本质,五个根本问题解读中国经济“迷途”!



第四、精神经济不见成长

人类幸福是由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偶合而成的。中国人前几十年所生成的物质财富,可以说是过去一切时代的总和。但精神财富近代以来一直在萎缩。而且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从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型,人心基本上都被物欲占领了,精神家园几近崩溃。当今,电影市场被刚劲威猛的欧美大片、温柔多情的韩剧统治了,动漫片被日本垄断了,国内的影视产品99%以上是遥控一点着就换频道。中国几乎不生产精神食粮了。对一个现代国家而言,精神经济的发展起不来,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透过现象看本质,五个根本问题解读中国经济“迷途”!


第五、政府的机制急需转变

对中国经济而言,政府犹如独家生产厂家,企业犹如天文数字的零售商,在一个政府和无数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应该是企业得大头,政府得小头,这样的经济才进行得下去。但实际经济生活中,中国的税费过高。就一个企业而言,所获得的毛利中约60%是要以各种税费加上不能明说的费用交出来的,自己得的是小头,政府都拿大头,这从根子上扼杀了企业的活力。更让人痛心的是在这“60%”当中,真正能用于政府收支的大约只有一半至2/3,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流入了个人的腰包里。最后的结果是贪官们富了,百姓穷了,政府则成为背黑锅的冤大头,代表社会正能量的精英们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这种逻辑不打破,经济如何健康!

当然,死结不等于崩盘,亦不等于死亡。就像癌症不等于死亡一样。五大死结虽是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死敌,但对既得利益者而言,经营死结仍然是快乐的。

就如同马瘦了可以放血吃肉熬骨汤,马死了可以卖马皮。对于既得利益者而言,是完全的短期行为,好马病马都可以经营,可以获得。故中国宏观经济是不折不扣的“带病经济”,如不进行“手术”,可能还会病入膏肓。然而我们今天研究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不是有助于上述五个死结的解放,都没有研究的意义,更无争论的必要。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之路,还将会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层面要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