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對魯迅的辱罵真的毫不在意?魯迅死後終於露出馬腳

魯迅和胡適的罵戰一直由來已久,但是我們查閱資料後就會發現,我們只能查到魯迅對胡適的辱罵,比如罵胡適是個“毒蛇”、“出賣廉恥”、“日本帝國主義的軍師”等等,要知道這些辱罵也都不是空穴來風的,因為胡適確實做了些不被國人認同的事情,比如他大讚“二十一條”,要知道這是袁世凱政府跟日本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可即便如此,胡適還是維護“二十一條”,還鼓吹偽滿洲國,參加低調俱樂部。雖然胡適在知識和文學理論上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還是不能否認他這些大方向上犯的錯誤,所以有時候我們覺得魯迅怎麼跟個“鬥雞”似的,逮著誰罵誰,其實罵的都是有根源可尋的。

胡適對魯迅的辱罵真的毫不在意?魯迅死後終於露出馬腳

但是我們卻很少能找到胡適反擊魯迅辱罵的章句,這是不是表現出了胡適的淡泊和個人素養呢?他是不是在用“唯沉默是最高的蔑視”來反抗魯迅呢。魯迅生前胡適確實沒有過正面的衝突,但是魯迅死後胡適終於說話了,我們來看看胡適當時說了什麼。

胡適對魯迅的辱罵真的毫不在意?魯迅死後終於露出馬腳

胡適曾經在魯迅死後給胡雪巖通信,信中就說道:魯迅狺狺攻擊我們,其實何損於我們一絲一毫?他已死了,我們儘可以撇開一切小節不談,專討論他的思想有些什麼......

胡適信中的文字總體來說還是客觀公正的,但是“狺狺”兩個字卻引人深思,因為狺狺這兩個字是用來形容狗叫的,而魯迅生前覺得罵別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罵人是狗,胡適這是不是通過這種形式來回擊魯迅,魯迅當時已經死了,所以也沒法反擊了。如果覺得這個說法有點牽強,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罵死王朗的那一段話: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面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這裡的狺狺是什麼意思不用多解釋了吧,胡適這是在嘲諷已經死去的魯迅是“一條狗狂吠”。

胡適對魯迅的辱罵真的毫不在意?魯迅死後終於露出馬腳

還有一個事情值得一說,魯迅死後,葉公超曾經對魯迅的作品進行整理,還在《關於非戰士的魯迅》一書中對魯迅在小說史研究以及小說創作方面的能力進行了充分的肯定:我有時讀他的雜感文字,一方面感到他的文字好,同時又感到他所“瞄準”的對象是在不值得一粒子彈,罵他的人和被他罵的人實在沒有一個在任何方面與他是同等的。同年12月,葉公超又發佈《魯迅》專論,對魯迅做了全面公正的評價,發表在1937年1月25日的《北平晨報》上,他認為五四之後,國內最喜歡的作家無疑就是魯迅無疑了......

胡適對魯迅的辱罵真的毫不在意?魯迅死後終於露出馬腳

可是胡適讀了這些文章之後心裡就很不得勁兒,直接對葉公超說:魯迅他生前吐痰都不會吐在你的頭上,你為什麼寫那麼長的文章讚揚他。葉公超的想法卻是:對於一個人應該人歸人,文章歸文章,不能否定魯迅在文學上的成就。

胡適為什麼會對葉公超這種做法感到反感呢,我們可以細想,甚至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這樣,對於自己討厭的人,我可以自己誇獎他以表示我的大度和心胸,但是卻不能容忍別人對這個人進行誇獎和讚美,其中的細微差別,我想也不用多說了吧。但是說到底,只要是人就會有情感上的矛盾,從這個角度看,胡適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