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之殇:他曾压倒洋商一头,迫于时势,真金白银落入夷人之手!

实业之殇:他曾压倒洋商一头,迫于时势,真金白银落入夷人之手!

周学熙在华北兴办实业的过程中最有影响,也最为艰难的是创办北洋滦州煤矿公司,他是近代工业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周学熙的商业战略思想中,他认为能源是一些工业的动力,而煤是制造之根,根本不立,他事皆无基础。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开平煤矿被英国商人骗占,1902年矿务局的中国员工在局前悬挂龙旗,被英国人凶悍的扯下,群情激昂,反应激烈,史称“龙旗事件”,掀起了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群众爱国运动。1905年,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向英国起诉,伦敦上诉法庭袒护英国商人,收复开平矿务局是以失败告终,周学熙作为前开平矿务局的总办和爱国商人,对于这样的结局当然并不甘心,作为一个聪明而理性的企业家,他提出了一个很有创见也很有野心的斗争策略,“以滦治平“。

实业之殇:他曾压倒洋商一头,迫于时势,真金白银落入夷人之手!

就是在开平附近的兰州开办一个规模更大的煤矿,将开平团团围住,然后通过竞争压垮开平从而实现收回产权、一雪国耻的目的,1907年他向袁世凯呈送了”陈开滦矿界文“,很快得到袁世凯的批准和支持,当年成立了滦州煤矿有限公司,他出任总经理。时任直隶总办和北洋大臣的袁世凯下令滦州地方330里矿界以内不准他人开采。滦州煤矿的面积比开平煤矿大了十多倍,袁世凯同时还明确滦矿为官矿,为北洋军需服务。

滦州煤矿以50万两官园启动,另招募2,00万两商股,为了确保产权,周学熙在募股章程中规定:招股权限为华商,概不引入洋股,天津和直隶各界商人对于洋人强占和骗取中国矿产资源的卑劣行径都很气愤,纷纷入股滦矿,募股很快顺利完成。

周学熙十分注重引进西方的人才技术和设备,鉴于英人骗占开平煤矿的惨痛教训,绝不任用英国人,而从德国聘请克劳斯担任机械师,雷满担任总工程师,他派人到德国西门子公司订购了矿井设备,聘请了采矿技术人员,矿址选在马家沟一带。机器设备源源不断运到工地,专业人员也陆续到位,苏醒的冀中大地热气腾腾,一派生机。

实业之殇:他曾压倒洋商一头,迫于时势,真金白银落入夷人之手!

1918年滦州煤矿正式投产,周学熙手脚并用,四处开花。滦矿的陈家林小没有星罗棋布,使开平煤矿顿城被围之事,这些小煤窑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率先出煤,由于矿苗旺盛,出产十分多,当年产煤20多万吨,其后赵各庄和马家沟两大近代大矿相继建成投产,当年产量高达35万多吨,到1912年轮矿产煤130多万吨,在京津和全国的销量节节攀升,给开平煤矿造成了巨大的市场压力,而且老矿和新矿之间均有铁路和电话与总行联系,气象宏阔,大有咄咄逼人之势。

为了彻底压垮洋人的开平煤矿,周学熙用上了市场的杀手锏——价格战,一度使英方大呼受不了,不久英方也以价格战相抗衡,滦矿也难以忍受,因资金紧张不得不用发行债券救急,开平和滦矿的厮杀缠斗,一直打到双方皮开肉绽,两败俱伤。周学熙与英方不得以坐下谈判,但在公司性质,利润分配和管理权三个焦点问题上始终争执不下,英方感觉大势已去,提出了退出开平煤矿,但要求索赔,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最后索赔敲定为178万英镑。

实业之殇:他曾压倒洋商一头,迫于时势,真金白银落入夷人之手!

然而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史格局,发生了180度的逆转,封建王朝大厦倒塌的嘎嘎声由远及近,清晰可闻。滦矿股东们心惊胆战,唯恐因革命而受损失,切图借助洋人的力量保住既得利益,英国人的嘴脸也随之大变。周学熙势力单薄,最后只得接受痛苦的现实,1911年11月,开平和滦州达成合办条件协议十款,双方合并为中英开滦矿务有限公司,股权对等平分,利润则英方得六成,中方得四成,管理权由英方把持。

此后30多年,开滦煤矿一直被英资公司控制,大量的真金白银落入夷人当中,太平洋战争后煤矿又被日军占领,疯狂的掠夺我国的资源,直到1948年才有新中国收归国有,可惜周学熙已于一年前离开了这个纷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