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家长该如何奖励孩子?奖励错了适得其反


先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老奶奶,上了年纪喜欢安静。有一群孩子偏偏喜欢在老奶奶的窗户底下玩。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喜欢大喊大叫,特别是中午的时候,扰得老奶奶不得休息。

老奶奶和蔼地招呼这群孩子说:“孩子们,你们在这儿玩,我很高兴,你们的热闹帮我打发了寂寞的时光,我希望你们能天天在这玩。为了表示感谢,我给大家每人奖励一元钱。”

孩子们欢呼雀跃,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自己玩了,还有奖励。于是,孩子们天天在老奶奶的窗下附近玩,每天都能得到奖励。

父母必读:家长该如何奖励孩子?奖励错了适得其反

过了几天,老奶奶面有难色:“孩子们,最近手头紧,每人五角吧。”孩子们一想,五角也行啊,于是,孩子们继续玩。

又过了几天是三角,然后是一角,最后是零角。

孩子们终于不乐意了,一分钱不掏还想让我们给你玩,帮你打发寂寞?算了,我们不给你玩了。于是孩子们换了一个地方玩,老奶奶的生活重归宁静。

故事中的老奶奶,成功地转移了孩子们的兴趣。刚开始,孩子们的兴趣只在玩本身,老奶奶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了外在的金钱上,随着钱的递减,孩子们在老奶奶窗下玩的兴趣也在递减。

父母必读:家长该如何奖励孩子?奖励错了适得其反

我儿子小的时候,我就想让他背一些古诗。但是孩子还小,上幼儿园大班的年龄,孩子嘛,自然不喜欢背东西。于是,我自作聪明,想了一个办法。我说:“儿子,背一首古诗,奖励你一块钱。”儿子刚开始很有兴趣,背了几首后,便不想再背了。儿子说:“妈妈,我不想要一块钱了。”

我有一个熟人,女儿小升初,为了让女儿能考一个名校,她跟女儿说:“妞妞,妈给你买了几套卷子,做一套卷子,奖励五十块钱。”

女儿行动力很强,做题也十分麻利,没过几天就做完一套卷子。做了几套后,女儿就不想再做了,对于女儿来说,她觉得自己挣了不少钱了,够花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一位美国的校长,为了让孩子们多读书,承诺在孩子们达到一定阅读量后,愿意爬行上班一次;有一位美国教师承诺孩子们,在他们考试的平均分达到一定程度后,愿意吻一头猪。

家长和老师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想让孩子多读书,多学知识,但是用这种外在奖励的方法确实不是高明之举,它只会引导孩子把兴趣点关注在外在的奖励上。想让孩子多读书,就把孩子的兴趣引到书上,想让孩子多学知识,就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更有趣味些。

父母必读:家长该如何奖励孩子?奖励错了适得其反

比如,我想让我的孩子多背古诗,我应当引导孩子对古诗本身发生兴趣。让他背骆宾王的《鹅》的时候,我应当引领孩子欣赏这首诗明快的节奏和美好的韵律,并且带他一起想象诗中美好的画面:风和日丽,鹅、鹅、鹅,先声夺人,声音清脆,婉转入耳;雪白的羽毛、红色的脚掌、绿水清波,色彩鲜明;曲项向天,慢浮水面,轻拨涟漪,姿态优雅……这样一引一导一想象,孩子没有理由不喜欢这首诗,喜欢了,就容易背了,还能从这首诗中真正吸收营养。

父母必读:家长该如何奖励孩子?奖励错了适得其反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这么忙,我哪有时间啊,我只有奖励他一块钱的时间。呜呼,请记住,那是你自己的孩子。

如果,真要想奖励孩子,那就奖励孩子更有意义的礼物吧,比如说送孩子一本书,一次研学旅行,一场适合孩子看的电影……

父母必读:家长该如何奖励孩子?奖励错了适得其反

作者单位:河南省获嘉县教师进修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