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舉人最小能做什麼官?

舉人肯定能當官,只是大小問題,否則“范進中舉”也不會神魂顛倒。明清代科舉考試分為四級,縣級考試通過叫“秀才”,秀才通過省級考試叫“舉人”,舉人通過吏部考試稱“貢士”,貢士通過殿試前三甲稱“進士”。在清朝,一般當官都是進士出身。

清朝舉人最小能做什麼官?

舉人考上進士的機會大約只有5%,一般說來是不能直接做主官,當的都是縣一級的中下級官吏,比如教諭(縣教委主任)、縣丞(副縣長)、主薄(縣委秘書長)。

清朝舉人最小能做什麼官?

朝廷會不定期地在那些幾次會試不第的舉人中進行挑選,人稱“大挑”。運氣好的話,趕上吏部的大挑,還能外放當個主政一方的知縣。

清朝舉人最小能做什麼官?

歷史上,官員講究學歷出身,以舉人身份出將入相的少之又少,但也不乏治國奇才。明朝清官海瑞就是舉人入仕,官做到從一品太子太保,簡直就是鳳毛麟角的存在。清朝左宗棠也是舉人入仕,官至正一品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二等恪靖侯,逝世追贈太傅,屬於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異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