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永遠不要虧錢

引子

巴菲特說過很多話,其中流傳甚廣的一句話是

投資的第一原則是永遠不要虧錢,第二條原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規則。

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永遠不要虧錢


當然,他還說過一些跟這句話矛盾的話。譬如說,“我們做的是長期投資,短期一兩年的市場走勢是可能背離價值的”——這句話的意思貌似是,對於我們認定有價值的股票,可以越跌越買。

關於這種不一致,我們也不必驚訝。一個人會在不同的場合說不同的話,而他的這一生足夠漫長,以至於他會說出很多自相矛盾的話。

他的粉絲們總歸會從他的話語中找出一些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他們都會歸結到老巴頭上,因為用的是他的方法。然而,事實上,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只不過借老巴的說過的話表達出來罷了

今天,我們就借老巴的口引出“不要虧錢”這一重要原則。

前後不一致的人性

為什麼一定不要虧錢?這其實屬於風險控制的領域——因為人在賺錢的時候和虧錢的時候,風險偏好不一致

——在賺錢的時候,人們是風險厭惡的;但是,在虧錢的時候,人們是風險偏好的。所以,我們會看到,一旦人們被套牢了,他可能會滿倉不動,甚至補倉,美其名曰“攤薄成本”。

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永遠不要虧錢

行為經濟學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他們的“前景理論”裡,構造了一個價值函數曲線,全面描述了人們對於收益的非線性反應:在盈利的時候,函數體現的二階性質是厭惡風險;但是,在虧損的時候,函數體現的二階性質是偏好風險。

賬戶是否虧損是人們風險偏好和風險厭惡狀態(二階性質變化)的分界點,而“不要虧損”的風控基礎也恰恰在這個分界點上。

麻痺神經的捕食者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上來說,疼痛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就拿恐龍來說,一隻感覺不到疼痛的恐龍,會直到被啃光了尾巴,掏空了身體,才發現有動物在咬自己,這樣的物種註定要被大自然淘汰出基因庫。所以,疼痛是很煩人的,但是,它有利於生存。

在資本市場裡,我們也面臨這樣的問題。熊市期間的市場像一隻巨大的饕餮,吞噬一切資金,他吞噬資金的方法很像自然界中捕食昆蟲的植物——先是用巨大的折扣把資金吸引過來抄底,然後,用某種毒素麻痺獵物,直至把獵物身上的養料榨乾。

這種毒素就是賬戶的細小虧損。根據價值函數曲線,當一個人虧損的時候,厭惡虧損的非理性動機就開始起作用,這個人開始想著翻本,開始變得偏好風險,甚至他會有狂躁化的傾向,不斷地加倉放大風險敞口。所以,這種毒素起先麻痺人的痛覺,然後讓人狂躁致幻,跟饕餮決戰,最終使得整個人被吞掉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們的獵手們以饕餮的餌料為生,饕餮以獵手們的屍體為生。

救命的疼痛

註定要在這個市場上搏殺的獵手們,都是勇士;然而,饕餮自有其卑鄙的手段——麻痺致幻的毒藥。所以,如果一個獵手要避免自己被自然淘汰,必須心存恐懼和敬畏,保持自己敏銳的疼痛感。

在這樣的一種局面下,避免虧損,控制虧損的金額就很重要,在中毒不深的情況下,我們尚且有救;等病入膏肓的時候,真的是無藥可救了。

因為疼痛只有一瞬間,之後就是無盡的麻木,甚至是搏殺的快感。

風控對抗的是什麼

古希臘神話裡,有一則關於海妖塞壬的故事,古老的智慧伴隨著這則故事貫穿千年,

遙遠的海面上有一島嶼,石崖邊居住著唱魔歌的海妖塞壬三姐妹。半人半鳥的塞壬姐妹們坐在一片花叢裡,唱著蠱惑人心的歌,甜美的歌聲把過往的船隻引向該島,然後撞上礁石船毀人亡。過往的海員和船隻都受到迷惑走向毀滅,無一倖免

奧德修斯遵循女神喀耳刻的忠告。為了對付塞壬姐妹,他採取了謹慎的防備措施。船隻還沒駛到能聽到歌聲的地方,奧德修斯就令人把他拴在桅杆上,並吩咐手下用蠟把他們的耳朵塞住。他還告誡他們通過死亡島時不要理會他的命令和手勢。

不久石島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奧德修斯聽到了迷人的歌聲。歌聲如此令人神往,他絕望地掙扎著要解除束縛,並向隨從叫喊著要他們駛向正在繁花茂盛的草地上唱歌的海妖姐妹,但沒人理他。海員們駕駛船隻一直向前,直到最後再也聽不到歌聲。這時他們才給奧德修斯鬆綁,取出他們耳朵中的蠟。這次塞壬海妖們算是白唱了歌。三姐妹中的老大帕耳塞洛珀深深地愛慕著奧德修斯。當他的船隻走過後,她就投海自盡了。

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綜合體,在人處於非理性的狀態,理性是很難發揮作用的。所以,我們需要提前設想到這種情況,努力避免進入非理性的狀態,即便進入,也要想辦法綁住自己的手腳。

我們只能依賴理性狀態下的理性,非理性狀態下的理性根本就不值得信任。所以,風控就是理性狀態下制定的一系列規則,它可以有效地避免我們在非理性的狀態下被幹掉

致客觀的理性主義者們

這時候坐在後排的理性主義者們站了起來,他們認為,自己的框架足夠完美,身段足夠靈活,他們的行動都是根據客觀指標做出的,可以避免非理性行為的干擾。

對於這一點,我想說的是,你們過於高估自己客觀的程度,低估非理性的權重。事實的真相更可能是,非理性操縱了理性的證言——當它想買入的時候,拿出一套理性分析;當它想賣出的時候,又是另一套分析。這跟巴菲特的擁躉們用巴菲特的名言投資一樣,

他們不是巴菲特,他們只是他們自己。所以,非理性狀態下的理性證言都是值得懷疑的。

綜上所述,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虧錢,小虧時及時把握住那一絲痛感(極其稀缺)帶來的清明,及早抽身。

聽,遠處又響起了塞壬的歌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