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素有“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文獻之邦”的美稱。據文物專家考證,目前我國僅存唐代木結構建築四處,全部在山西省境內,分別是五臺山的南禪寺和佛光寺,平順縣的天台庵和芮城縣的廣仁王廟。

山西境內現存的四座唐代建築,展現給世人的不僅是唐代建築藝術的嫻熟,也是唐時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反映。大唐三百年盛世裡,山西匠人以木取材、木構撐天,他們建造的一座座木構建築,把盛唐氣象傳承到了歷史的天空,使我們後人能夠感受到大唐綿延不絕的藝術神韻。

最古老的南禪寺

南禪寺位於山西省五臺縣西南,距離縣城20餘公里。唐建大佛殿,為南禪寺主殿,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也是亞洲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是我國唐代建築的代表作,被譽為“世間瑰寶”。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南禪寺大佛殿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唐代彩塑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山門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配殿


最壯觀的佛光寺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臺縣東北部,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佛光寺大殿是我國早期木結構建築的典範之作。敦煌五代壁畫《五臺山圖》中就繪有五臺山大佛光寺的圖像。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佛光寺全景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古代石刻經幢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佛光寺外景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建於北魏的祖師塔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唐代彩塑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東大殿內唐代壁畫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東大殿側樑上唐代壁畫


古樸簡練的天台庵

天台庵位於山西省平順縣城東北25公里處王曲村口的壇形孤山上,始建於唐末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天台庵是佛教創立最早的宗派“天台宗”的庵院。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天台庵大殿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殿簷挑角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石碑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天台庵大殿內景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磚雕


唐風依舊的廣仁王廟

在山西芮城縣城北4公里古魏城城垣遺址內,中龍泉村北的高阜之上,坐落著一座四合院形的廟堂建築,它與永樂宮、古魏城、五龍泉、萬仙泉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文物群。整個建築結構簡練,古樸雄渾。廟前泉湧成溪,廟後條山蔥翠,這便是供奉龍泉之神“廣仁王”的廟宇——廣仁王廟,又因五龍泉水從廟基前湧出的緣故,當地群眾也俗稱其為“五龍廟”。廣仁王廟建於唐大和五年(831年),在現存於世的四座唐代木構建築中,廣仁王廟是唯一的一座道教建築。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廣仁王廟大殿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殿內構造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殿簷


唐代木結構古寺—中國古建築的稀世之珍


唐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