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杭漂」的感慨:曾經的親朋日益凋零,剛需是杭州樓市過客

一個老“杭漂”的感慨:曾經的親朋日益凋零,剛需是杭州樓市過客

杭州在樓市中的地位,從未像現在這樣引人注目,互聯網IT之城,年輕人創業之城,長三角活力之城,疊加三年以來的棚改貨幣化安置、亞運會對城市熱度的催化,這些標籤讓杭州變的炙手可熱。

光鮮的城市名片,帶來的是樓市急速升溫。搶房、搖號、驗資,今年發生在杭州樓市的種種現象,已經讓人見怪不怪了。有人將買房區域劃分成近40個板塊,以中心城區9月最新均價23698元每平來計算,90平米的房子,月供7000以下的也只有老餘杭、星橋、臨平山北、瓶窯等幾個有限的板塊可供選擇,更讓人心驚的是,月供在10000元以下的板塊佔56%,月供兩萬以上的有5個之多。

一個老“杭漂”的感慨:曾經的親朋日益凋零,剛需是杭州樓市過客

這樣的房貸水平高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對月入數萬的中產來說,負擔並不算重,但對於要動用“六個錢包”的剛需而言,無異於一座大山壓頂。

對這樣一個高速行進中的城市來說,人走人留是稀鬆平常的事,我們看到年薪幾十萬的IT人士蜂擁而至,也看到了省吃儉用月賺5000租城中村的“杭漂”離開,這是屬於城市人口流動的生態,誰也改變不了。

一個老“杭漂”的感慨:曾經的親朋日益凋零,剛需是杭州樓市過客

有的“杭漂”離開了,有的還在堅守,老劉是一位在杭州打拼多年的外地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這裡落葉生根,如今卻過的越來越不開心,房價不斷創新高的同時,讓他生出了許多感慨。

跟老劉認識純屬偶然,工作關係本身就是泛泛之交,但在他的長吁短嘆中,筆者卻窺見了一個“老杭漂”的無奈。

前些年,老劉在杭州的親朋故友到處都是,現在卻只剩寥寥幾人。從去年開始,要麼回到了家鄉做生意,要麼去了北上廣,說起來也是老杭州了,可人歲數一大,這種孤獨感讓他感到難以排解。

一個老“杭漂”的感慨:曾經的親朋日益凋零,剛需是杭州樓市過客

有人因為城中村拆遷後嫌房租太高離開,有人因為房價太貴無處著落萌生退意,都有自己的理由,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看法:杭州不是自己的家,只是自己中途停腳的一個地方,結婚、小孩上學、醫療教育,房子捆綁了太多需求,自己無法滿足,註定是杭州的一個個過客。而老劉阻止不了朋友們的離開,只能做一個尷尬的旁觀者。

老劉的心境,讓筆者想起錢鍾書先生《論朋友》的這篇文章,他引用托馬斯·穆爾的名詩,所謂“故友如冬葉,凋零四落稀”,說的就是這種狀態。高高在上的杭州房價,加速崛起的高樓大廈,讓剛需成了這座城市的過客,更多的人在這裡相識,又在這裡擦肩而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