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概況

東莞,又稱“莞城”,廣東省地級市,全國5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位於廣州東南、珠江口東岸,南鄰深圳,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籃球城市,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

三國時期建郡,有著1700多年的郡縣史,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為“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和廣東歷史文化名城。

東莞有港澳同胞約120萬人,海外華僑約30萬人,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有“音樂之城” 、“科技之城”、“博物館之城” 、國家森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籃球城市等美譽。2015年4月,在韓國首爾舉行的ICLEI世界大會全球200餘城代表聆聽“東莞聲音”。

2017年12月,被國家民委辦公廳確定為第三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24位。

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東莞名列其中。

建制沿革

東莞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

廣東省東莞市概況

東莞

夏朝時,東莞屬南交地。

春秋戰國時,屬百越之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並嶺南,東莞屬南海郡番禺縣地。

東漢順帝分番禺設立增城縣,東莞於當時增城治下。

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東莞立縣,初名寶安,隸屬東官郡。[1]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湧(今莞城街道)。東莞相傳因地處廣州東面(今東南面)及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的香山鎮立香山縣(今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門)。

明萬曆元年(1573年)將東莞守禦千戶所、編戶五十六里立新安縣(今深圳市和香港),東莞地域隨之縮小。清沿明制。

清朝,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

民國期間,先後隸廣東省粵海道、粵中行政區、第一行政區和第四行政區。[1]

抗日戰爭時期,東莞是東江縱隊的抗日根據地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東莞縣屬東江行政區管轄。

廣東省東莞市概況

東莞虎門

1952年,屬粵中行政區。

1956年,屬惠陽專區。

1958年11月,東莞縣曾短期隸廣州市。

1959年01月,撤銷惠陽專區,東莞縣劃歸佛山專區。

1963年06月,復置惠陽專區,東莞縣又隸惠陽專區。[1]

1985年06月,東莞縣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

1985年09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東莞縣,設立東莞市(縣級),仍屬惠陽地區管轄。[1]

1988年01月,國務院批覆將東莞市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管轄。

行政區劃

摺疊

區劃沿革

廣東省東莞市概況

東莞

1985年01月,東莞縣經國務院批准列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同年09月撤消東莞縣,建立(縣級)東莞市;

1988年01月,升格為地級市,東莞市是全國4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直屬廣東省。

1986年,東莞市開始撤區公所建鎮,實行鎮轄村體制;

1986年02月24日,經廣東省政府批准撤銷東莞市莞城鎮和篁村區、萬江區、附城區等3個區公所,設立東莞市城內區街道辦事處、城外街道辦事處、萬江區街道辦事處、附城區街道辦事處、篁村區街道辦事處5個街道辦事處。

1988年01月,東莞市升格為地級市。07月東莞市莞城區人民政府籌備組成立,作為正縣級單位(東莞成立地級市之後計劃成立的第一個區,後被廣州當局反對,設區計劃夭折),管轄城內區街道辦事處、城外區街道辦事處、附城區街道辦事處、篁村區街道辦事處和萬江區街道辦事處5個科級街道辦事處。

2000年03月,撤銷附城區街道辦事處,設立東城街道辦事處;

2001年10月,撤銷篁村區街道辦事處,設立南城街道辦事處;

2002年01月,撤銷1988年01月分設的城內街道辦事處、城外街道辦事處,合併重新設立莞城街道辦事處;

2002年11月,撤銷萬江區街道辦事處,設立萬江街道辦事處;

至2011年09月東莞市下轄28個鎮和4個街道;各鎮(街道)共下轄383個村和214個社區。村下轄若干村民小組,社區下轄若干居民小組。東莞實行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行政區管理;鎮行政管理機構為鎮人民政府,街道行政管理機構為街道辦事處;村行政管理機構為村民委員會,社區行政管理機構為社區居民委員會。

摺疊

轄區概況

截至2012年5月1日,東莞市轄32個鎮(街道);其中包括4個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東城街道、萬江街道);28個鎮(石龍鎮、石排鎮、茶山鎮、企石鎮、橋頭鎮、東坑鎮、橫瀝鎮、常平鎮,虎門鎮、長安鎮、沙田鎮、厚街鎮,寮步鎮、大嶺山鎮、大朗鎮、黃江鎮,樟木頭鎮、謝崗鎮、塘廈鎮、清溪鎮、鳳崗鎮,麻涌鎮、中堂鎮、高埗鎮、石碣鎮、望牛墩鎮、洪梅鎮、道滘鎮)。中共東莞市委員會、東莞市人民政府駐東莞市南城街道勝和社區鴻福路99號。

摺疊

舊版片區

東莞六大片區 01城鎮片區莞城區、東城區、南城區、萬江區。02水鄉片區麻涌鎮、中堂鎮、望牛墩、洪梅鎮、道滘鎮、高埗鎮、石碣鎮。03埔田片區石龍鎮、石排鎮、茶山鎮、企石鎮、橋頭鎮、東坑鎮、橫瀝鎮、常平鎮。

04沿海片區虎門鎮、長安鎮、沙田鎮、厚街鎮。05丘陵片區寮步鎮、大嶺山、大朗鎮、黃江鎮。06山區片區樟木頭、謝崗鎮、塘廈鎮、清溪鎮、鳳崗鎮。

摺疊

新版片區

東莞五大組團 組團名稱組團中心管轄鎮街中心組團莞城區莞城街道、南城街道、東城街道、茶山鎮、寮步鎮、大嶺山鎮、大朗鎮、松山湖(生態園)。東北組團常平鎮常平鎮、橫瀝鎮、東坑鎮、石排鎮、企石鎮、橋頭鎮、謝崗鎮(銀瓶新區)。東南組團塘廈鎮塘廈鎮、樟木頭鎮、清溪鎮、黃江鎮、鳳崗鎮。西北組團萬江區萬江區、高埗鎮、石碣鎮、石龍鎮、麻涌鎮、中堂鎮、望牛墩鎮、洪梅鎮、道滘鎮。西南組團虎門鎮虎門鎮、厚街鎮、長安鎮(東莞長安新區)、沙田鎮(虎門港)。

地理環境

摺疊

境域

廣東省東莞市概況

東莞

東莞位於中國華南地區,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理座標為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最東端是謝崗鎮的銀瓶嘴山,最南端是鳳崗鎮雁田村的雁田水庫,最西端是沙田鎮西大坦村的獅子洋中心航線,最北端是中堂鎮潢湧村的東江北支流中心航線。東西長約70.45公里,南北寬約46.8公里。東莞市東接惠州市惠城區和惠陽區,南抵深圳市龍崗區和寶安區,西挨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和蘿崗區,北達廣州市增城區和惠州市博羅縣。四周共與廣州、深圳和惠州的9個縣級行政區接壤。[2]

摺疊

地貌

東莞市地質構造上,位於羅浮山斷緣的北東向博羅大斷裂南西部、東莞斷凹盆地中。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臺地、沖積平原為主,丘陵臺地佔44.5%,沖積平原佔43.3%,山地佔6.2%。東南部多山,尤以東部為最,山體龐大,分割強烈,集中成片,起伏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銀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東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為丘陵臺地區;東北部接近東江河濱,陸地和河谷平原分佈其中,海拔30-80米之間,坡度小,地勢起伏和緩,為易於積水的埔田區;西北部是東江沖積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勢低平、水網縱橫的圍田區;西南部是濱臨珠江口的江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響較大的沙鹹田地區。東莞控東江和廣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線115.94公里(含內航道),海域面積15000公頃,淺海灘塗面積4500公頃,主航道岸線53公里,虎門港灣是建設深水港的良好地址。[2]

摺疊

氣候

東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長夏無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差振幅小,季風明顯。2005-2009年,年平均氣溫為23.1℃。最暖為2006年,年平均氣溫為23.6℃;最冷為2008年,年平均氣溫為22.7℃。一年中最冷為1月份,最熱為7月份。年極端最高氣溫37.8℃(出現在2006年8月20日),年極端最低氣溫3.1℃(出現在2008年12月23日)。日照時數充足,2005-2009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73.7小時,佔全年可照時數的42%。其中,2009年,日照時數最多,達2059.5小時,佔全年可照時數的46%;最少是2006年,僅有1558.1小時,佔全年可照時數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為前汛期,以鋒面低槽降水為多。7-9月為後汛期,颱風降水活躍。2005-2009年年平均雨量為1819.9毫米。最多為2008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為2009年,只有1547.4毫米。常受颱風、暴雨、春秋乾旱、寒露風及凍害的侵襲。[2]

摺疊

水文

東莞市主要河流有東江、石馬河、寒溪水。市境96%屬東江流域,東江干流自東北角惠州市惠城區、博羅縣之間入境後,沿北部邊境自東向西行至橋頭鎮新開河口。有發源於深圳市寶安區的石馬河流入,至企石鎮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龍鎮分出東江南支流後,東江北幹流續流至石灘,與來自增城市的支流匯流,經石碣鎮、高埗鎮、中堂鎮、麻涌鎮的大盛村注入獅子洋;東江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峽口社區接納來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峽口以下有三支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東向西匯,入流經石碣鎮、莞城街道、道滘鎮、厚街鎮、沙田鎮於泗盛注入獅子洋。東江北幹流與南支流之間為東江三角洲的河網區。

自然資源

摺疊

礦產資源

東莞市內已知礦產有Ⅶ類19種,礦床點66處。其中金屬礦產Ⅲ類8種,礦床點34處:黑色金屬礦產10處(鐵礦點9處,鈦鐵礦1處),有色金屬礦產23處(銅礦點4處、鉛鋅礦點4處、鎢礦點10處、錫礦點4處、鈦礦點1處),貴金屬黃金礦化點1處。非金屬礦產Ⅵ類11種32處:冶金輔助原料礦產9處(耐火粘土4處、泥炭土4處、石油1處),化工原料礦產14處(黃鐵礦點6處、重晶石礦點3處、鉀長石礦點4處、石鹽礦點1處),建材非金屬礦點3處(水泥灰岩2處、水泥粘土1處)。主要分佈在東莞中部、南部和東部的山地,丘陵地帶。礦產分佈分散,無規律。[2]

摺疊

生物資源

東莞市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主要分佈於山區和丘陵地帶,體型較大的野獸多棲息在東南山區,一般獸類出沒於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動物有:哺乳類、鳥類、魚類(134種)、甲殼類和多種貝類、兩棲、爬行類、昆蟲類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樹類114種、竹類23種、內陸水域水生維管束植物48種,水果類40多種、野生中草藥89種。內陸水域中常見的浮游生物共8門110屬。

摺疊

公路

廣東省東莞市概況

東莞 交通圖

東莞市公路交通十分發達,107國道、廣深高速公路、廣深沿江高速公路、常虎高速公路和莞深高速公路貫穿南北,境內4條主幹公路和13條聯網公路均為一級公路。截至2013年底,東莞市公路通車裡程5002.49公里,高速公路335.11公里,公路密度202.9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擬建的花莞高速公路拉近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同東莞的距離,即將開工的番莞高速公路將使過江交通更為便利。

汽車客運站場:東莞市現有客運站場47個,其中一級站1個,二級站9個,三級站3個,四級站8個,簡易站場(含專線發車點)26個。站務量為日發班次3300班,日過往班次580班,2001年日均發送量13550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83%。

物流中心:東莞保稅物流中心、龍駿物流中心、南方物流中心、利灃物流中心

摺疊

鐵路

東莞鐵路口岸是國家一類口岸。

鐵道線路:廣深鐵路、廣梅汕鐵路、京九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深茂高速鐵路(在建)、贛深高鐵(在建)[3]

城際鐵路:穗莞深城際軌道、佛莞城際軌道、莞惠城軌、深惠城軌、中南虎城軌、虎龍城軌、莞深快軌[4]

主要車站:東莞火車站、常平火車站、樟木頭火車站、東莞東火車站、虎門火車站、虎門南站(在建)、塘廈火車站(籌劃)

摺疊

航空

東莞的服務機場是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根據遠期規劃,將完善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國際複合型門戶樞紐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及粵西國際機場為區域性樞紐機場,其他支線機場為補充的全省民用機場佈局。到2015年末,廣東民用機場之間協同作用將進一步增強,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約一億人次。

摺疊

航運

東莞位於珠江出海口,虎門歷來就是我國南方的重要門戶,溯珠江而上,可分別通達粵東、粵北、粵西乃至廣西等地。主要港口——虎門港是國家一類口岸,對外國籍船舶開放,每天都有客貨輪直達香港,虎門港已建成2000噸級至35000噸級泊位11個,設計能力600萬噸,同時,還有莞城港區、石龍港區和中堂、望牛墩、麻涌、新民、洪梅等一批水路進出口貨物裝卸點。

東莞市境內擁有航道82條,可通航里程798公里。主要航道有東江干流、東莞水道、太平水道、麻涌水道、中堂水道、倒運海水道、大汾北水道和寒溪水水道。其中東莞水道1993年由7級航道改造為4級航道,可通航500噸級以下船舶。擁有河口海岸線53公里,萬噸級輪船可沿珠江口獅子洋水道進入虎門、沙田、麻涌三鎮。

摺疊

公交

東莞公共交通始於民國18年,建恆公司經營惠州—樟木頭的公路汽車運輸,至建國時期,東莞縣有客車13輛。東莞公路汽車運輸在建國後開始復興,上世紀60年代的客運車輛車況非常簡陋,車廂用木板圍成,車輛動力不足爬坡艱難。文革期間,萌芽狀態的公共交通陷入停頓,直到70年代才逐步恢復。1986年東莞撤縣建市,當年底,交通局出資買來4輛中巴車,開通了兩條線,東莞主城區內的公交系統開始營運。1989年11月,時任東莞市長鄭錦滔組織召開市長聯席會議,討論建立專業化公司來運營公交,公司命名為“東莞市公共汽車公司”。2003年12月,嶄新的城巴第一次運行在東莞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東莞才開始擁有真正意義的城市公交。

東莞除了主城區由城巴公司經營,鎮內“一鎮一公汽”發展外,跨鎮線路由28家運輸企業經營。

摺疊

地鐵

規劃保留原《東莞市軌道建設規劃》中城市軌道1號線、2號線、3號線的線位方案,優化調整4號線線位,增加4號線支線,銜接深圳城市軌道4號線,遠期預留增加5號線、6號線。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長307.8公里,共設置車站84座,其中城市軌道間換乘樞紐車站8座,途經32個鎮區。(更新於2015年03月19日)[5]

地鐵1號線:以麻涌西站為起點,途經廣麻公路、望沙路、水鄉大道、萬江大道、鴻福路、八一路、莞長路(G107)、建設路、新城大道、松佛路、富民大道、公常路至黃江南站。

地鐵2號線:北起東莞火車站,向西途經莞龍路、東城中路、東莞大道、莞太路、連升路止於長安新區東站。

地鐵3號線:西南起於長安新區南站,途經新沙西路、靖海中路、S358、新城大道、常平北環路、口岸大道、常東路、大東路、東平大道,止於企石博夏站。

地鐵4號線:線路始於1號線黃江中心站,經清龍路、塘龍路、清塘路、清鳳路、鹿湖路、東風路,止於清溪東站。

地鐵5號線:北起於石龍站,向南途經龍升路、月湖路、東園大道、企石環城大道、振華路、東山大道、20號公路,止於謝崗站。

地鐵6號線:北起於石排北站,經長青南路、德政中路、莞長路(G107)、新城大道、西環路、創業路、樟木頭大道、香芒路、聚富路、清鳳路、東深路、止於鳳崗南站。

摺疊

電車

中心城區、松山湖、水鄉片區共規劃3條線路,總規模達到47公里。遠期中心城區將形成“雙中心放射+環狀”的開放式網絡結構,規劃線路8條。(更新於2015年03月19日)[5]

中心區:設站21座,平均站間距約600米,換乘節點為東城站、莞太路站、西平站,總長12千米。

松山湖:主要是聯繫松山湖、寮步與市中心,換乘節點為東城站,總長23千米。

水鄉片:主要聯繫洪梅、望洪、望牛墩等片區,有望洪樞紐、望牛墩站兩大換乘節點,總長11.9千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