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到底是什麼東西 關於「發物」有什麼錯誤認知

如今已經開始進入深秋了,天氣變得越來越冷,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好身體的保健工作,要多多的注意自己的飲食。而在進補時節,有些有經驗的老人常說,發物要少吃。那什麼是發物呢?關於發物有哪些認識上的誤區呢?

發物到底是什麼東西 關於“發物”有什麼錯誤認知

發物到底是什麼

發物到底是什麼?健康專家指出所謂的發物指的就是一些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會加重或者是誘發某些疾病,給大家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這樣的食物就是發物。通常情況下,進食發物容易引起哮喘、過敏、發燒、關節痛症狀等。

發物的錯誤認知

1、有些朋友食用發物會引起咳嗽、哮喘、皮膚過敏等症狀,這其實是因為食物過敏導致的。例如海鮮、花生、海藻等食物中可能存在特異蛋白,這些都容易誘發食物過敏。如果使用者屬於非過敏人群,那就不會出現以上的症狀。

2、存在關節痛疼的朋友是不能吃發物的,因為發物中嘌呤含量較一般的食物高,容易幾種痛風的症狀。像豬肉、牛羊肉、蘑菇、海鮮等富含嘌呤,過多食用容易加重尿酸含量,從而誘發關節痛風。

發物到底是什麼東西 關於“發物”有什麼錯誤認知

3、大家要注意有些朋友食用發物會導致頭暈、頭痛、身體潮熱等情況,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大家就要警惕自己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了。例如豬頭、雞頭等,都含有大量的脂肪、膽固醇。如果過量的食用就容易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4、食用發物可能會導致上火、咽喉痛的情況,之所以會這樣可能是由於滲透壓引起的,例如桂圓、荔枝等,富含糖分,會導致口腔黏膜脫水、乾燥,繼而受到細菌的入侵。導致長瘡、長潰瘍。

5、如果身體有傷口的情況下食用發物容易導致傷口長時間不癒合。從飲食上看,在手術初期食用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容易導致傷口癒合變緩。同時如果日常飲中缺少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傷口同樣也難以癒合。除了飲食以外,年齡、慢性疾病、感染情況、研究食用量以及精神等因素也會影響傷口的癒合情況。

發物到底是什麼東西 關於“發物”有什麼錯誤認知

怎麼樣,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於發物是否經瞭解了呢?現在大家應該已經清楚了,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其實並不存在什麼“”發物“之說”,大家只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飲食,保障乾淨衛生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存在疾病的情況,病患在飲食上就不能大意了,要遵從醫囑,有些食物即使不屬於“發物”也是不能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