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的統治歐洲計劃,爲何會讓看到計劃的歐洲人,都不寒而慄


彼得大帝的統治歐洲計劃,為何會讓看到計劃的歐洲人,都不寒而慄


1836年,法國人德奧出版了一本回憶錄,這本回憶錄的問世在當時引起了一陣騷動。而引起騷動的原因則是書中所披露的一份所謂的《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

眾所周知,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是俄國曆史上最有作為的沙皇之一。他生於1672年,10歲即位,17歲就已經控制了朝政。這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在執政期間為俄羅斯帝國建立了無數的豐功偉績:在軍事和對外方面,他打贏了為期20年的“北方戰爭”,從瑞典手中奪得了芬蘭灣和里加灣沿海一帶以及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在南方,兩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奪取了亞速堡和巴庫,控制了亞速海和裡海的門戶。在國內,則對政治、經濟、教育和文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開辦各類學校、建立第一個科學院、建立第一座博物館和圖書館、開辦劇院、闢建公園等等,恩格斯稱他為“真正的偉人”。


彼得大帝的統治歐洲計劃,為何會讓看到計劃的歐洲人,都不寒而慄


德奧又是何許人也?他怎麼會有彼得大帝的遺囑?彼得大帝在臨終前是否留下過遺囑?想要弄清這些問題,還需從引發問題的關鍵人物德奧說起。

德奧是彼得一世的女兒伊麗莎白的寵臣。自彼得大帝死後,俄國宮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陷入了極為混亂的局面,從1725年到1762年短短的37年間,走馬燈似地換了3個沙皇、3個女皇。伊麗莎白就是其中的一位。她1741年登上沙皇寶座,雖治國無道,卻極善淫樂。當時,她在宮廷裡豢養了大批“面首”供她淫樂,法國人德奧是最受她寵愛的一個。可這個愚蠢的女人卻不知道,德奧的真正身份是打入俄國宮廷內部的法國情報機構間諜。


彼得大帝的統治歐洲計劃,為何會讓看到計劃的歐洲人,都不寒而慄


不難想像,作為最受女皇寵愛的男人,德奧在俄國的宮廷內部享有多麼大的特權。他不僅可以隨意進出皇宮,還可以任意翻閱歷代沙皇的絕密檔案。據德奧在回憶錄中講述,有一年夏天,他住在聖彼得堡郊區的沙皇別宮內,在堆積如山的檔案文件中,意外地發現了《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當時他欣喜若狂,如獲至寶,馬上一字不漏地抄錄了一份。1757年,德奧秘密將該抄錄件呈遞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五。


彼得大帝的統治歐洲計劃,為何會讓看到計劃的歐洲人,都不寒而慄


《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正文部分共有14條,主要制定了以下計劃:一、使俄國長期保持戰爭狀態;二、廣泛羅致人才;三、參與歐洲事務;四、瓜分波蘭;五、征服瑞典;六、實施王室聯姻;七、與英國結盟通商;八、沿黑海、波羅的海向南北擴張;九、挺進君士坦丁堡和印度;十、對奧地利行使某種保護;十一、挑動奧地利與歐洲各國作戰;十二、全面統治希臘;十三、挑起法、奧之間的爭端並從中漁利;十四、征服日耳曼和法國。這份計劃詳細概括了俄國當時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充分展現了彼得大帝妄想通過稱霸歐洲進而達到征服全世界的勃勃野心。

這樣一份極具價值的文件落入路易十五的手中,在當時居然沒有公諸於世,不知原因何在?德奧回憶錄的出版,才使它為世人矚目,可當事人卻已“駕鶴西遊”,只留一頭霧水與後人。百餘年來,“計劃”一事廣為流傳,人們圍繞著這份遺囑,進行了又一輪的猜謎活動。


彼得大帝的統治歐洲計劃,為何會讓看到計劃的歐洲人,都不寒而慄


一般認為,“遺囑”是杜撰出來的。據史料記載,1724年冬,彼得大帝在巡視完芬蘭灣後,得了急性肺炎,一病不起。第二年的1月7日下午,彼得大帝預感死神即將來臨,彌留之際,想要留下遺囑傳位,可他僅僅提筆寫了“將一切傳給”這幾個字,便昏迷過去。稍後清醒過來,派人傳喚公主,打算口授遺囑。不曾想,在公主到來之前,他再次昏迷過去,再也沒有清醒過來。第二日凌晨8點,彼得大帝與世長辭。

既然如此,他甚至都來不及指定新的皇位繼承人,致使他死後的相當長時間內俄國宮廷處於混亂狀態,又怎麼可能寫下這麼長的一份文件?且有頭有尾,有條不紊。在俄國的有關歷史記載中,也從未提到過彼得大帝留有任何遺囑。尤其是回憶錄披露“計劃”後,俄國的歷史學家遍尋歷代沙皇的檔案,始終未能找到“計劃”的原件。

由此推斷,“遺囑”並非彼得所撰,而是後人偽造的。誰偽造的呢?第一嫌疑犯就是德奧。當然也不排除,在德奧撰稿成文後,又有其他的人對此進行了不斷地修改和加工補充,從而形成“披露”中所展現出來的版本樣式。

但也有人認為,“遺囑”可能是偽造的,但“遺囑”所表達的內容卻完全可能是真實的。彼得大帝作為一個野心勃勃的君主,雖然生前為俄國的強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一生征戰,窮兵黷武,卻始終未能佔領夢寐以求的黑海港口,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而且他生前還親自命令俄國海軍總司令“要找出一條經北冰洋到中國和印度的”航線,其稱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還有這麼多的未竟之事,自然要讓後人完成。


彼得大帝的統治歐洲計劃,為何會讓看到計劃的歐洲人,都不寒而慄


​ 他的後人也確實實現了他的理想。在他死後37年,以謀殺親夫篡位上臺的葉卡特琳娜二世在執政期間,瘋狂地發動對外侵略戰爭,擴張俄國的領土。她夥同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了波蘭,攫取了波蘭62%的領土,滅亡了波蘭共和國,在那裡建立了血腥的殖民統治。還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奪得了黑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使俄國船隊能順利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在亞洲,葉卡特琳娜通過修築軍事堡壘,蠶食高加索,侵入中亞北部的哈薩克草原。到18世紀80年代,俄國完全佔領了西伯利亞北部,獲得了豐富的森林和礦產資源。並且還從亞洲東北部越過太平洋,佔領了阿拉斯加,在加利福尼亞建立了一塊俄國殖民地。

另據記載,在德奧將《彼得大帝統治歐洲的計劃》呈遞給路易十五40年後,一個流亡法國的波蘭將軍也曾向大革命時期的法國政府提交過一份文件,並稱該文件是從俄國沙皇的檔案中發現的,這份文件名為《俄羅斯擴張計劃概要》,可內容與德奧呈遞給路易十五的完全相同。是偶然的巧合,還是另有蹊蹺?也許謎底又是永遠無法揭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