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新媒體,切勿「過把癮就死」

品牌和公信力是傳統電視臺進軍新媒體的底氣和法寶。電視臺推出一款App,前期往往就能憑藉多年積累的名聲和資源迅速聚集幾十萬用戶,但如果後期的內容和服務跟不上,就會造成不了了之的結局。如今廣電新媒體遍地開花,口號喊得很響亮,真正大獲成功的卻不多,如何防止廣電新媒體”過把癮就死“?

廣電新媒體,切勿“過把癮就死”

重新定義與用戶的連接關係

互聯網時代眾媒平等,用戶不再因為電視臺的“權威性”而對其產生依賴。在閱讀網絡資訊時,一般網友並不會注意這些內容從哪個媒體平臺發出的,卻能積極轉發並藉此表達自己的見解或情緒,因為這些話題是他們感興趣的。

新媒體的“去中心化”使得傳統媒體必須重建品牌,重新定義內容,從而尋找到價值觀相近的用戶,形成新的連接關係。舉個例子,抖音上有一則消防戰士洪水中救人的短視頻,點贊數百萬,仔細一看是人民網發的。網友點贊並不是因為人民網這個平臺,而是為了戰士們捨己為人的精神,人民網正是用相同的價值觀連接了用戶。

豐富功能模塊,不光靠內容打天下

過去,傳統媒體之間的競爭往往比的是內容,誰稿子寫得好、掌握獨家消息就能輕鬆提升好感度和公信力。但新媒體時代還這麼幹,用戶就不買單了。因為資訊服務是最容易被取代的,民生、娛樂、科技等內容都有專門的網站、微博和公眾號,他們甚至在某些方面比電視臺做得更專業。即使是電視臺獨家的資源,也會在第一時間被共享。

在內容比拼不佔優的情況下,廣電新媒體就要用更豐富的功能和服務黏住用戶。比如打造智慧城市模塊、服務本地民生、做好互動和社交板塊提供特色用戶體驗、聯合當地商家打破淘寶美團壟斷格局、聯合銀行保險公司推出讓投資者安心的理財產品等。

正視新媒體的地位,像對待電視臺一樣用心經營

廣電新媒體是具有顛覆意義的互聯網產品,它不是廣電機構的附屬品,因此千萬不要讓新媒體吃傳統媒體的剩飯!

在內容規劃上,不要一味地轉發電視臺已經播出的內容,而要有專門針對新媒體策劃的稿件、專題和活動,畢竟新媒體的傳播效果往往比電視更好;

在發送時間上,儘量做到“先網後臺,移動優先”,讓新媒體的信息發佈搶先一步,打破朝九晚五的作息規則,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及時性。即使是一些播出前需要保密的重大選題,也可以將花絮製作成圖文或短視頻在新媒體平臺上提前推出造勢,起到

“反哺電視”的良好效果。

總之,媒體融合並不是搭建個新媒體平臺這麼簡單,它需要長期的投入和探索,是技術、策劃、營銷、執行共同努力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