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苦寒為什麼能清熱呢?

土郎中109679007


黃連藥性苦寒,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作用。

正所謂“熱則寒之,寒則熱之”,一般來說,也只有熱疾和寒證,而沒有所謂“平病”。在治病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這個指導來取藥,寒涼的藥多具清熱、解毒、瀉為、涼血、滋陰等作用,故用以主治各種熱證。

中醫講求人體的陰陽平衡,既不能陽氣太盛,也不能陰氣太盛,既不能陽氣太虛,也不能陰氣太虛。寒涼藥物用於熱證,也可以理解為,寒涼藥物可以補陰,達到機體與陽的平衡,寒熱相宜,黃連作為寒涼藥,就有此功效。

黃連主要清心和腸胃之火。苦者,能瀉,能燥,能堅,即清洩火熱,洩降氣逆、通洩大便、燥溼、瀉火存陰。苦者屬火,君火當升已而降,若只升不降,火氣四散,則苦味入君火,恢復其循行原路,即清洩火熱之意。

從五味上講,五味入五臟,同時,五味也與五行一一對應。彼此之間存在著相剋的關係。五行之中,火克金,苦味食物入於心髒,剋制於辛。辛屬肺金,肺金宣發肅降,主宗氣輔心行血,此即發散、行氣、行血之意。換句話說,苦味剋制氣血的過度運行,因而能清熱,減輕機體因亢奮而產熱的症狀。

還有,相火當降,而且需借肺金之力下降。相火不降,上逆衝擊肺金。肺金不降,病氣逆喘咳之病。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之氣亦不降,則病便秘之病。苦味入相火,恢復其循行原路,則不衝逆肺金。肺金正常下降,此即瀉降氣逆,通洩大便。

相火下降腎水,則生土氣。所謂火在水下則生氣,火在水上則生溼。相火不降,土氣必虛,且病溼。故苦味可恢復相火下降,則土氣不病溼,此即燥溼之意。若相火不降,衝逆肺金,則必耗肺家津液。津液被耗,則腎水乏源。苦味引相火下降,則不傷津液,即瀉火存陰之意。

也因此,黃連過用,會損傷脾胃的陽氣,從而導致脾失運化、消化不良、腹脹腹瀉、胃腸功能失調等表現。

此外,現代研究也證明,黃連的苦味源於其豐富的生物鹼苦味素等,具有消暑、退熱、除煩、提神的作用。因此,黃連苦寒,能夠清熱瀉火。


純鈞LHGR


這涉及到一個基本的物理常識,熱脹冷縮原理。

古人對於中藥藥性,其實很樸素,主要靠嘗。故有“神農嘗百草”的典故,黃連口感苦,是非常苦那種,諺語“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可見其苦在中藥界是出名的,但它最苦的絕不是黃連,應該算鴉膽子,鴉膽子就是苦參結的籽。

另外,古人還發現,黃連苦過之後,會回涼。

根據古人的觀察,涼寒都是往下沉,這就是基礎物理學,最常唸叨著“熱脹冷縮”原理,無論是哪種熱,其實它的方向往上揚的。這是病態的熱,要想剋制它,自然要用到寒涼。中醫所說的“虛則補之,寒則溫之”。


本草百曉生


俗語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黃連又名“味連、川連、雞爪連”,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涼、溼潤之處,屬毛莨科黃連屬。作為一種常用中藥,黃連最早出現在《神農本草經》中,因其根莖呈連珠狀而色黃,所以稱之為“黃連”,其味入口極苦。黃連性味“苦,寒”,無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苦”,主洩、燥溼、堅陰之功,有清瀉火熱,洩降氣逆,通瀉大便,瀉火存陰的作用;“寒”與“苦”作用類似。依據“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的治療原則,黃連普遍應用於熱性病當中。

黃連可清熱燥溼,用於溼熱下痢、痞滿、嘔吐、洩瀉;也可瀉火解毒,用於胃火牙痛、消渴、肝火脅痛、心火煩躁不寐、神昏譫語、吐衄下血、癰腫瘡毒、耳目腫痛。不同炮製方法的黃連,效用亦有所不同,生用長於瀉火解毒燥溼,清心與大腸火;酒炒可以引藥上行,並可以緩和苦寒之性;薑汁及吳茱萸炒,則辛開苦降,緩和其苦寒害胃之性,並增強降逆止嘔作用;豬膽汁炒,長於瀉肝膽火。

黃芩、黃連和黃柏雖然都屬清熱降火藥,但黃芩偏於清上焦火,黃連偏於清中焦火,而黃柏則偏於清下焦火。根據其各自的特點,臨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時常選黃芩,遇有胃炎時常選黃連,遇有大腸及膀胱溼熱火盛時可選黃柏治療。

我們常把黃連與半夏配伍,可降逆止嘔,燥溼化痰,消痞散結。黃連之苦降,可消痰溼所生之熱;半夏之辛開,能理痰溼之壅結,除熱中之溼。二藥為伍,辛開苦降。調腸胃、理氣機。用於痰熱互結或溼熱中阻所致之胸脘脹滿,心下痞悶,嘔逆欲吐,咳嗽痰粘,腸鳴洩瀉,腹部脹痛等病症。

黃連配肉桂,肉桂辛甘,大熱。入腎、脾、心、肝經。可溫中補陽,散寒止痛。黃連、肉桂為伍,出自《韓氏醫通》,因可使水火既濟,陰陽交泰,故有交泰丸之名。其中黃連善清心熱,瀉心火;肉桂長於和心血,還可溫腎水,使之上濟於心,並能引火歸元。二藥為伍,寒熱並用,有上瀉心火,下溫腎水,交通心腎之妙,治心腎不交之心煩,失眠等病症。心火旺黃連量偏大,腎水寒肉桂量宜增。

黃連配吳茱萸,黃連善清瀉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和,配辛熱之吳茱萸,一者疏肝解鬱,以使肝氣條達,鬱結得開;二者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三者取其下氣之用,以和胃降逆;四者可引領黃連入肝經。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二藥合用,共收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效。 總之,黃連作為清熱藥的代表,在臨床中應用廣泛。針對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證型,準確把握黃連的用法劑量可發揮其最正確的功效。


汗吐下和溫清消補


黃連【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肝、膽、胃、大腸經。本品苦以降陽,寒以勝熱,氣味俱厚,清上瀉下,直折火勢,能清肺熱,瀉心火、滌血熱、除溼火。黃連體陰質燥,至苦極寒,為清熱燥溼要藥。性寒苦勝,入心脾、走血分,能瀉心脾之火,解一切瘡癤火毒,燥脾溼、消膚腫,以療陽證瘡癰,內服外用,皆可取效。總之,黃連屬大苦大寒之品,上洩心胃肝膽實火,下燥胃腸積滯之溼熱,亦可清熱解毒。常用於溼熱證、暑溫、痢疾、牙痛、吐衄、嘔吐、瘡癰腫毒,可用於不寐、消渴、目赤、口舌生瘡等。【用法、用量】生用清心和大腸火,薑汁炒瀉胃火,拌吳茱萸炒或膽汁炒,清洩膽膽實火,酒炒治上焦火。內服:6~10克,大劑量可用至15克。【使用注意】1.陰虛煩躁,脾虛瀉洩,五更腎瀉,產後血虛,痘疹氣虛作洩,當慎用或忌用。2.本品稟性純陰,大苦大寒,服用過多,偏性為害。若清洩為用,反而心火偏盛,虛火妄投,反傷中氣,燥溼久用,胃陰耗損,生氣漸滅。


郭偉峰23


說起黃連,就會使人聯想到“苦”字,然而,如果只知道黃連的苦,那你其實並未真正瞭解它。古人云:“良藥苦於口”,黃連是治病良藥。性味苦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用於:溼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疽,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療瘡;外治溼疹,溼瘡,耳道流膿。

禁忌

胃虛嘔惡,脾虛洩瀉,五更腎瀉者,均慎服。


針灸科王大夫


黃連苦寒,故而能洩火。但,只適合體內實熱者使用。如果是虛火上亢,陰虛火旺的體質,不但不適宜使用黃連,反而會適得其反。陰虛火旺的人,雖然體內有火,但並非實火,而是由於陰虛導致的假象。所以在使用黃連配藥之前要先確定是否體內實火存在。



廚妖路小福


黃連本身就具有苦寒,清熱的作用。主治五臟冷熱,久下洩癖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療口瘡等。


我是小甘


熱就要吃,寒的,相剋,相沖,才解毒!


秀又又


天地生萬物,個個都有用,黃連雖苦寒,卻能清熱解毒,消炎敗火,天地玄黃,陰陽相生相剋,大自然賜與人類的草藥數不勝數,各有妙處,能治百病,造富人類,其中的奧妙,妙不可言,需要人們去研究,探索發現,很好的造富人類


善上若水652


中藥苦為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