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生育能力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原来是这些原因

关注清朝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清朝皇帝到咸丰之后,生育能力就越来越差了,咸丰生了2个儿子,同治帝之后就再无子嗣了。这是清朝历史有一个难解之谜,同治帝(第九帝)19岁崩,无后;次子,早殇;女,20岁病殁。同治帝无后,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的儿子光绪帝(第十帝)即位,无后。满清皇位最后传给了醇亲王的一个孙子即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第十一帝),依然无后。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原来是这些原因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逐代下降,通常解释有两个因素,一是荒淫无度,二是近亲结婚。荒淫无度,多半是那些对皇帝嫔妃成群羡慕嫉妒恨的草民们臆想出来的,不足为信;近亲结婚,的确有些道理,但依据尚不充分。有关文献指出,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意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中国在西周年间就有关于近亲结婚的禁令。眼见皇帝老婆多多但孩子寥寥且愈演愈烈,清宫里的官员和御医们难道就想不到近亲结婚这个原因,而且皇帝这么多老婆,不可能个个都是近亲结婚。在以往寻常老百姓家里,一家有三五个孩子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如果能像皇帝一样娶一二十乃至更多老婆,生几十个娃娃应该不是难事。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原来是这些原因

然而皇帝不是老百姓,或许是因为一个曾经游荡在紫禁城里的隐形杀手——“汞蒸气”,堵塞了清皇帝的血脉。汞,俗称水银,属金属,其熔点和沸点是所有金属中最低的,即使摄氏零度以下也会挥发成气体。汞蒸气无色、无味、剧毒,比重约为空气6倍,附着力很强。大量研究表明,汞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可引起很多种疾病,其中就包括肾功能衰竭和不育症,胎儿和儿童对汞的毒性更加敏感,母亲会通过血液和乳汁将毒性会传递给胎儿和婴儿。紫禁城里汞蒸气,主要来自于对建筑物金属构件的“鎏金”装饰。鎏金是我国一项传统的装饰技艺,虽然成本很高,但可使器物鲜艳夺目,给人以华美之感,明、清之际,鎏金技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皇帝们在南、北两京,陆续建筑了巨大宏伟的宫殿、坛庙、陵寝,在建筑的金属装饰上大都使用了鎏金。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原来是这些原因

皇宫是皇帝的脸面,务必装饰的金碧辉煌,紫禁城不定期的新建、改建、翻新、修缮,必定离不开鎏金施工,汞蒸气自然如期而至。雪上加霜的是,北京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差(这也是当前北京雾霾的原因之一),加之皇宫内一道道高墙对风的阻挡,紫禁城内的汞蒸气更是不易向外散发。试想如此场景,在一个风缓树静的季节里,紫禁城某处正进行翻新改造,这种无色、无味、沉甸甸、黏糊糊、看不见、摸不着的汞蒸气,如同无数只毒蛇不断溜出施工现场,沿着故宫高墙内的地面和墙角,悄悄潜入皇帝、嫔妃、阿哥、公主、额娘、乳母们的庭院和房间,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部,杀人于无形之中。清皇帝的血脉或许就这样一次次、一年年、一代代地被慢慢撕裂了。清皇帝们倍受汞蒸气之苦,更早生活在紫禁城里的明皇帝们也深受这位隐形杀手的迫害。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原来是这些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身体的缺乏锻炼肯定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凡新朝建立,开国皇帝自然不必多说,事必躬亲,勤勉能干,并且,因为是新朝,内忧外患自然不会少的,对内查访、对外征战也是自然的功课,同时,他的儿子们自然要跟随老爹去冲锋(有些儿子还要依靠这个立功争位呢),身体自然没有问题,而他们的儿子们(第三代)虽然生活要优越的多了,但是自己的老爹是参加过战争的,自然知道当皇帝的辛苦和不容易,也知道一些底层老百姓的困苦,所以还是能够限制一下骄淫奢迷的生活的,这样第三代还能基本保证(当然像隋朝炀帝、秦朝二世那样的还是很少的)。大清朝是一直坚持到了乾隆,这已经很不错了。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原来是这些原因

但是再往后就没法保证了,因为就算是皇帝本人要求严格,他的皇子们也基本能够做到前后两张皮,糊弄他老爹,背后里花天酒地什么的自然是没人管的,等到当上皇帝之后就更加没边了,这样的生活环境陶冶出来的身体能不能生育已经开始有危险了,至于生出来的孩子身体条件、智商发育什么的,那就不能太苛刻了。这么再过上几代时间,能够有个儿子继承皇位就可以了(比如咸丰以后)。

大家有什么其它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里拍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