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帽子」的變形記,黑客投身安全企業

Hacker(黑客)這個詞本無貶義,但在中國人的認知中,硬是將黑客分為正邪兩派:幫助企業找漏洞的“白帽子”和職業破壞者“黑帽子”。在黑客這條路上,學歷從來不是障礙,中專肄業的曾穎濤未成年就在黑客圈小有名氣。

“白帽子”的變形記,黑客投身安全企業

1997年出生的曾穎濤外號“毛毛”,今年剛滿20歲。小學時因為打遊戲開始瞭解外掛和病毒,初中痴迷電腦的他乾脆放棄高中,報考了廣東惠州一家中專學計算機,是學校有名的電腦“瘋子”。

曾穎濤言語極少,性格靦腆,骨子裡有著一股瘋勁和狂熱。在學校就讀時,他發現了學校網站的一個漏洞,並將漏洞報告給了老師。然而等到快畢業時,他發現漏洞仍在,“有點生氣,就起了惡作劇的心理,利用當初發現的漏洞黑掉了學校的網站。”正是因為這次惡作劇,他被學校退學,成了肄業生。

2015年,在家自學的“毛毛”看到一個旨在挖掘互聯網安全人才的“神話行動”海選,他一路過關斬將,成功入圍。2015年底,時年18歲的“毛毛”發現漏洞,破解了沃爾沃、比亞迪、別克三種品牌部分車輛的防盜系統,實現了1分鐘無鑰匙開鎖,引起不小的轟動。後來,曾穎濤進入有名的360獨角獸團隊,靠著挖漏洞找到一份薪水豐厚的工作。

年前,靠挖漏洞就業的人還不多,但現在,曾穎濤所熟知的圈裡的黑客們,大多進了安全企業。

“前半生做賊,後半生抓賊,”360安全監測與響應中心負責人趙晉龍如此總結他的“白帽子”生涯。2003年,中國家用PC迎來爆發,很多家庭有了PC,那時趙晉龍正在讀初中,成為中國較早接觸黑客技術的一批人。

“白帽子”的變形記,黑客投身安全企業

當時中國對網絡安全的概念很模糊,“辦個論壇都可能被說成是傳播黑客工具”,不像現在競賽滿天飛,野心勃勃的黑客們可以有安全的地方自由炫技。

大學畢業前,趙晉龍在圈子裡是做攻擊,俗稱“找漏洞的人”。畢業後一直從事安全廠商的網絡防護工作,“攻”“守”身份互換多年,現在趙晉龍已經不大願意提起過往的歲月,現在他的工作是負責抓入侵者。以前把漏洞找出來,再告訴對方怎麼修復即可,現在考慮更多的則是怎麼防護,“還有誰進來?進來幹了什麼?有什麼目的?”

像曾穎濤、趙晉龍這樣的白帽子大多進了安全企業,這也是中國大部分白帽子選擇的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