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圖樂」「有沒有手機、筆記本電腦、iPad ……」

“有沒有手機、電腦、iPad ...”每次經歷機場安檢,都能聽到這熟悉的提示語。於是乖乖的掏出這些東西單獨過安檢。


「圖說圖樂」“有沒有手機、筆記本電腦、iPad ……”

「圖說圖樂」“有沒有手機、筆記本電腦、iPad ……”

這一語境邏輯下,安檢員口中的“電腦”應該指的是筆記本電腦,“iPad”顯然不單指蘋果名下的平板電腦,而是泛指所有平板電腦。

有一次,喜歡較真的我終於憋不住和安檢員說:如果我有一臺華為的平板電腦是不是可以不拿出來呢?

不解我問話為何意的安檢員一定以為我在故意搗亂。

或許是蘋果的首創效應及其影響力太強大了,以至於“iPad ”理所當然的成了平板電腦的代名詞,這在一般場合下也就罷了,誰也管不了大眾的喜好和語言習慣。然而,在國門這樣的場景下,在專業的安檢員的工作語言中,也如此習慣性的用“iPad”代表一切平板電腦是否不合適?關鍵還在於他們是否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替代的不合適。

遺憾的是,至今且不止一個機場的安檢通道里,仍然重複著這樣的提示語:“有沒有手機、電腦、iPa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