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你真的比廠商更聰明?你真的是在“優化”電腦?

題記

先前發過一篇關於電腦偽優化盤點的頭條文章: ,不過系統推薦不多導致閱讀量低下,心感無奈。但細想,也可能是由於做這些專題的人太多,大家司空見慣,也能理解。

就我這些年見過的“偽優化”技巧,和反“偽優化”科普,內容幾乎都是精確到某條優化細節,突發奇想,由籠統的角度出發,能為大家科普些“公式”類的知識,能夠隨時套用,也算是為PC領域做點小貢獻。

話不多說,本文正式開始。

我比廠商聰明系列

  • 任何關乎性能的問題,都被硬件廠商及微軟在源頭上切斷了

1、硬件

和手機廠商相對籠統的用戶層級定義不同的是,PC硬件在硬件性能與價格上,有些明顯的層級定義。例如Intel Core i3、i5、i7、i9與AMD Ryzen 3、5、7、9,這些代號命名,並不只是雙方在市場上競爭的代號,更多的是定義了這個代號的產品,它的性能體驗以及價格區間。

你真的比廠商更聰明?你真的是在“優化”電腦?

拋開二手產品不談,但凡是在售的最新款CPU、顯卡、內存、硬盤這四種關於性能區別的硬件產品,它們在出廠時候的性能指標,決定了它們各自的定位。

當你裝機的需求是直播、視頻渲染時,你的選擇,甚至是直播平臺給你的推薦配置,都至少是四核八線程及以上的CPU,這是剛性需求。當你需要在1080P分辨率下最高特效暢玩所有3A遊戲時,你需要的顯卡性能至少要強於GTX 1070,這也是剛性需求

而達不到這個剛性需求的時候,你做的那些所謂的優化,都是以較大的代價去實現的。

舉個例子,當你把全核心睿頻4.6G Hz的9700K超頻到5.0G Hz,頻率提升了8.7%,跑分提升了5%,溫度提升了10℃,功耗提升了50W。站在超頻玩家的角度看,這屬於玩機,探索;站在日常使用的角度看,這屬於得不償失。

當你把出廠3200M Hz的便宜內存條超頻到4000M Hz,遊戲最低幀數提升了5幀,平均幀數提升了0幀,時序從C14降到C19,勉強成功,甚至經常藍屏。站在發燒友的角度來看,這也屬於玩機;站在普通消費者的角度看,這屬於閒得慌。

你真的比廠商更聰明?你真的是在“優化”電腦?

並不是說花錢買帶K的處理器不超頻無意義,而是帶K的處理器出廠時基礎頻率更高,睿頻更高。尤其是Intel近年的CPU主頻始終在5G Hz難以逾越,超頻的意義在於享受其過程而不是提升性能,提升的性能對比增加功耗與發熱,性價比太低。

為什麼9700K比9700貴出幾百,因為前者官方解鎖倍頻,並且基礎頻率高出0.6G Hz,睿頻數據均高於後者。是否願意多出幾百,是你自己的選擇;而Intel只能保證,9700K的用戶體驗,一定會比9700好

為什麼同為8G容量,金士頓掠食者4000C19比3000C15貴出了將近一倍?價格已經給出了答案,4000C19的內存起步就是這個數值,而3000C15的內存即便能超頻到4000頻率,時序、延時方面一定會不如出廠4000C19的內存。

商業社會就是如此,PC硬件市場更是如此。你不可能花較少的錢,而得到超出其定位更高產品的體驗,即便是二手硬件也是如此,溫度、功耗、穩定性、使用壽命,這些因素,你可能不在乎,但這些問題真切的存在。別犟了,不斷的調節超頻電壓、增加預算買散熱、花時間測試穩定性,如果你是為了省下那幾百塊錢,你就已經輸了。況且並不是人人都是極客,不懂超頻的人,太多了。

公式一——除非你享受整個折騰的過程,並願意承受超頻帶來的不良後果,否則與其花費時間與精力去學習、操作超頻,不如多花些錢購買更高端的硬件。

2、操作系統

別傻了,關閉幾個系統服務,就能提升流暢度,能提高開機速度了?開個魯大師節能降溫,你就真的能用暴降的溫度來得到原有的性能了?你點一下加速球,就真的能讓遊戲運行更流暢了?你把Windows的Qos數據計劃包程序禁用了,就真的能提高你的寬帶速度了?

你真的比廠商更聰明?你真的是在“優化”電腦?

你BIOS自檢慢,只要最後能開機,那就是廠商的問題,他們會更新BIOS提高體驗;

你進系統慢,進系統後卡頓時間長,那是你的硬盤有壞道/壞塊,CPU主頻低,優化一萬遍也不如換個硬盤/升級個CPU來的效率高;

你CPU溫度高,電壓正常的情況下,那是你的散熱器壓不住它的發熱量,只要電腦不重啟、運行不會明顯卡頓,CPU溫度再高你管他做什麼?

你玩的遊戲打開就佔用12G內存,系統就佔用3G,你裝的優化大師、殺毒軟件再佔1G多點,你的其他軟件又佔了2G,總共就剩10G,你點一萬次加速球,遊戲該爆內存還是爆,不如卸載了這些全家桶指不定還能不爆內存。

只要你用的是千兆路由器,百兆以上寬帶,網速覺得卡,要麼是你自己的運營商線路出了問題所有人都會卡,要麼是你的千兆路由器自身性能羸弱運行不穩定,關操作系統什麼事?

你真的覺得微軟和硬件廠商們沒有考慮這些問題?誠然微軟作了不少惡,但請記住,硬件、軟件配合起來,它才是一臺完整的電腦。硬件廠商不敢銷售有明顯缺陷的產品,因為他們並不是賺了這波錢就跑路;微軟也不敢在Windows系統裡運行明顯佔用大部分硬件資源的無關程序,因為市場佔有率就是一切。

所以你還在相信那些睿智的“偽優化技巧”?天下真的有免費的午餐?記住商業社會,沒有企業會做慈善,免費給你提升用戶體驗。別被當成韭菜還洋洋自得。

除開硬件、軟件自身出現故障導致的問題可以通過保修、重裝系統等方式來恢復到往日的性能之外,你再怎麼優化,都不可能把在純淨系統中原本運行就卡頓的軟件優化到不卡頓——這種軟件要麼是軟件廠商沒有做好軟件的自身優化,要麼是你的硬件性能不足。

同理,除了休眠之外,你不可能把HDD的啟動速度優化到SSD冷啟動的速度。

公式二——絕大多數的優化都是徒勞,出現使用體驗不佳優先考慮硬/軟件故障,其次考慮升級硬件。

迴歸到主題,為什麼我說任何關乎性能的問題,都被硬件廠商及微軟在源頭上切斷了,希望認真閱讀的你們,已經找到了答案。

電腦並非不優化,而是要優化有方

  • 合理利用簡單便捷的第三方工具,更要合理利用系統與硬件的自身特性

裝了一臺電腦回來,也不是說想怎麼用就怎麼用。電腦和車一樣,你怎麼對它,它日後就會怎麼對你。車想開的久,三分靠小心七分靠保養;而電腦幾乎也是一樣。

裝機的時候,主板有沒有直接和金屬機箱接觸?有接觸的地方記得裝個銅柱或是墊些絕緣材料;

裝散熱風扇的時候,一般只有人給你講一定要壓緊,沒人給你講過別壓的太緊吧?

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定時在磁盤工具裡優化和整理碎片,是有益無害的,可是大多數優化技巧卻告訴你把這個定時計劃關掉對吧?

現今的Windows Defender,對病毒的查殺能力不比專業殺毒軟件弱,不會附帶一堆靜默安裝的軟件或是全家桶;Windows自帶的磁盤清理軟件,能夠清除掉大部分系統垃圾,而系統緩存會自動被清除掉。你卻安裝了某些全家桶,平白無故佔用了系統資源。

嫌電腦風扇吵之前,你有沒有進過BIOS調整PWM風扇的調速策略?你有沒有嘗試過把帶9CM高速風扇的散熱器換成帶12CM的低速高風壓風扇的散熱器?

使用SSD,在它容量爆滿之前,你有沒有嘗試增加新的硬盤,而不是等它容量爆滿掉速之後說它是垃圾產品?

使用高性能CPU與顯卡,你是否為機箱至少配備一把風扇向外抽風防止其成為悶罐?

使用低端水冷散熱器之前,你是否已經查詢了該水冷廠商是否支持漏液賠付?

倘若機箱需要寄往外地,寄出之前你是否已經拆卸掉了CPU、散熱器、顯卡、機械硬盤,以防止暴力物流?你是否和物流協商,要求其配備固定木架?

使用SSD時,你是否經常關注其寫入量,在寫入量不正常增長時及時發現原因並解決?

我只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大部分你能遇到的狀況,硬件廠商和微軟都已經提前策劃好了解決方案。當然如果你不夠專業,可以藉助部分簡單的第三方工具去實現一些隱藏的比較深的系統選項。而在使用的過程中,關乎硬件特性的問題,該注意的也一定要放在心上。

公式三——合理規避風險,正確使用工具。

結語

洋洋灑灑快三千字。首先感謝認真閱讀到文末的你,其次希望閱讀到文末的你,能夠點個關注,這便是我持續輸出的最大動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