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學說起源,禮儀之邦「禮」的內涵、作用

儒家學說,亦稱儒學,儒學之起源,史無定論。一般認為,儒學起源於東周春秋時期,是諸子百家當中較為突出的一家,但還不能成為正統。到了漢朝漢武帝時期,儒學則成為了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由這之後一直佔據思想主流的地位。儒學發展到今天,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對於儒家的含義和起源最好的詮解,應當為西漢劉歆在其《七略》中所說的:“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漢書·藝文志·諸子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儒家這個流派,大概是出自於古代的司徒之官。他們幫助國君,以此來順應自然,宣明教化。潛游於六經的文章當中,特別注意在仁義之間的事務上,遠尊奉堯舜的道統,近則守周文王、武王的禮法,孔子被尊為他們的師表,以此來加重他們的言論,在各派道術當中是最為崇高的。”

儒學被尊為正統思想,和一個人有莫大的關係,這個人就是西漢時期的董仲舒。


儒家思想學問中,孔子提倡“仁義禮智信”的五常觀點,究竟什麼是“禮”,孔子為什麼重視周“禮”,“禮”的作用是什麼?

上古時期,“禮”在國家層面表現在祭祀、政治、文化、軍事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國家道德觀念、社會風俗習慣形成的各種儀制,是道德規範、風俗習慣(婚喪嫁娶)、文化、集合。還是個人修養的體現。

儒家學說起源,禮儀之邦“禮”的內涵、作用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

孔子弟子說:“禮的應用,以恰到好處為可貴。古代聖賢流傳下來的道理,君王治國的辦法最可貴的地方就在這裡。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做得恰當,但有時也會行不通。如果只為和諧而和諧,不用一定的禮制來節制,也是不可行的。”出自論語中的這段話,將儒學中有關“禮”的作用提出來。

中國素來號稱“禮儀之邦”,古人也格外注重禮儀,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尊禮而行。而南懷瑾先生在談到“禮”的時候卻說:“講到禮,感慨良深!我們知道,中國人都自稱‘禮儀之邦’,現在很成問題。幾十年前,遇到人,打恭,後來慢慢改成鞠躬,後來再加上一點軍事化的,將手舉起掌近於眉,十五度的半鞠躬,以後改成兩方面握手,又變成現在的點一個頭,後來又變成翹一個下巴。現在我們中國人,見面施禮的動作,不知道是哪一套了。”

南懷瑾先生在談及儒家文化提倡的禮儀制度時,可以說感慨萬千,對於當今社會存在的禮儀現象,他表示十分擔憂,認為中國已不再像是一個“禮儀之邦”了,更多充斥在社會上的,是傷風敗俗、蠻不講理的行為。

南懷瑾先生說:“再講到有子的話‘禮之用,和為貴’。這等於禮的哲學。禮是幹什麼的?是中和作用,說大一點就是和平。這也就是禮的思想。人與人之間會有偏差的,事與事之間彼此有矛盾,而中和這個矛盾,調整這個偏差,就靠禮。那麼法律也就是禮的作用,在法律的原則之下,理國乃至辦事的細則,就是禮的作用。假如沒有禮,社會就沒有秩序,這怎麼行?所以人與人之間要禮,事與事之間要禮,而禮的作用,‘和為貴’,就是調整均衡。”

南懷瑾先生解釋,“禮的作用”是在於中和,也就是和平,人與人的相處,社會的秩序與國家的治安,都需要強調“禮”的重要性——以“和為貴”。

南懷瑾說:“‘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這是講相當矛盾的道理。我們經常看到‘矯枉過正’四個字,‘枉’是歪了,看見事物歪了,必須要矯正它;矯正得過分了,又歪了。換句話說,不是向這邊歪,就是向那邊歪。總之‘過正’就是歪。禮也是這樣,要中和,過分地調節也不好。一個青年一點不懂禮貌固然不對,但他一天到晚都講禮貌,太多禮了,人家就要誤會他拍馬屁,所以‘知和而和’,對一件事,瞭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調整它。但過分地調整就錯了,‘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禮儀的基本精神,是調節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調整。”

一個人不能行“禮”太過分,要將“禮”行得恰如其分,否則就起不到中和的作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