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近日,朋友圈被一條鯽魚刷屏,原因竟然是:全國共有50名高中生成功解剖了一條鯽魚,拿到了清華大學的保送機會,提前敲開了一流大學的大門。

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50名選手獲得保送資格

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第27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的比賽中,在動物學實驗環節,現場要求解剖一條鯽魚。最終,在所有參賽者中,這50位選手脫穎而出,不僅拿到了金牌,還成功入選國家集訓隊,並憑此獲得保送一流大學的資格。

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學科競賽是鍛鍊人智力的,超出課本範圍的一種特殊的考試。我國的高中生競賽一共分為五類,分別是數學,物理,信息學(計算機),化學,生物五門學科。其難度遠大於高考,一般涉及到大學內容,需要補充大量的知識,要求思維量很大,且思維要求快速判斷,靈活性很強,熟練度很高。

今年的國賽理論試題大概103題,題量比去年少很多,但試題篇幅題幹長,不少題目是由科學研究論文改成,需要在短時間從題幹中獲取有效信息,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很大要求。

試卷長度共26張A4紙,幾乎沒有純粹的記憶題,都需要從數據,文章圖表分析獲得,部分試題甚至採用彩色印刷,題乾的閱讀理解要求高,所以考試時間是2:30-5:00,共2個半小時。

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實驗考試上的設計也是獨出心裁。往年都“不見血”,解剖的主要是無脊椎動物,而在今年動物學的實驗上,卻要求現場解剖一條鯽魚,取出鯽魚特定部位的骨骼,這出乎所有人意料。

今年的生物學競賽還吸引了28所高校來現場招生,遠遠超過往年。前50名選手都可以免試保送進入北大清華,除了生物、醫學、製藥、環境等專業,今年清華大學的錢學森力學班也在現場招走了4人。

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獲獎名單

20日上午,2018年第27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決賽閉幕式舉行,組委會公佈了決賽最終成績及獲獎名單。

本屆生物決賽共產生72枚金牌、72枚銀牌及96枚銅牌。其中金牌前50的選手組成新一屆生物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明年寒假參加冬令營集訓,再從中選拔出4位選手組成國際生物奧林匹克中國國家隊。

2018

生物學競賽獲獎

省市分佈

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2018

生物學競賽獲獎

學校分佈

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2018

生物學競賽獲獎

金牌前50名

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想,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為什麼你們如此優秀。

因為解剖鯽魚而進了清華北大,網友們也不淡定了

網友:我會吃……

一條鯽魚刷屏,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教育本就是要靈活運用知識,如今社會已不再是那種死記硬背,應付考試般的學習方式,比賽也不是最終的目的,講究的是學生在學習知識後的靈活運用,並且能夠快速的發展思維,這背後的學霸秘密,已經路人皆知,這也正是舉辦此次競賽的初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