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文玩和今天的有啥不一樣?

前兩天,有一個朋友拿條手串給我看,我說這串可有年頭了,他特別驚愕的問我怎麼知道的。我說你看這串上有生產日期啊,他拿放大鏡把眼睛都快看瞎了也沒找到生產日期,最後我給他說,你看它的孔道,是不是比現在的珠子要大?還有珠子是不是有點不圓,這時候他才恍然大悟,原來我是這麼看出來的。

五年前的文玩和今天的有啥不一樣?


五年前的文玩和今天的有啥不一樣?


我說就像如果你過五十年之後,看見有電影是講2018年發生的故事,那時候大街上人們手裡拿著的都是大哥大那種電話機,你肯定就能說出來這道具用的不動,我們那時候都用觸摸屏幕的智能手機了。因為你經歷了這麼時代,你也對手機的發展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所以你肯定一眼就能看出來。

五年前的文玩和今天的有啥不一樣?


咱們文玩市場也是一樣,從2010前的蟄伏,到2013、14兩年的全面爆發,再到這兩年的趨於理性,別看只是短短的幾年時間,但是對於文玩來說,有著天差地別的表現。

前些年的文玩市場給人的印象就是文玩等於珠子,無論什麼材質,最後都是要被車珠子,北京某臺被直接被叫成珠子臺,那些專家領著小白們去淘珠子,車珠子,盤珠子,好像只有珠子才是最正經的玩法。不知道有多少上好的原料當初都被毀在車珠子上。

五年前的文玩和今天的有啥不一樣?


自在哥的一位海南朋友,家裡有根黃花梨的房梁,忍不住車珠子熱,一根直徑有30釐米的料子拿去車了幾百串珠子,因為黃花梨大料的紋路都比較平直,車出來的花紋也是比較順直的走向,不會有鬼臉對眼那麼驚豔的效果,自然也就賣不上高價錢,現在每次和他聊起這事,他都直拍大腿,要不是車了珠子,最不濟也能出來幾次筆筒呀。今天市場上超過20釐米以上的海黃筆筒都是天價了。

五年前的文玩和今天的有啥不一樣?


現在的文玩市場,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了,一塊好的料子不只是會變成珠子,還可能會變成配飾、吊墜、把件、擺件,都會有它的受眾人群。這裡除了玩家的口味轉變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料子被利用率提高了。

我就舉一個例子,在2014年的時候,自在哥需要大量的手串三通,許多玩家鍾情於象牙,但是自在哥又不願意做違禁品的生意,就尋找到一個手工做象牙果三通的大哥,因為象牙果極少有全部實心的,所以他加工出來的三通,個頭普遍都超級大,速度也很慢每天只能做幾個,而且每一個做出來的成本跟真象牙也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了。就算是這樣,這位大哥在接連兩次把手弄傷之後還是放棄不做了。然而今天這種小尺寸的三通已經可以批量加工了,價格低到讓他們聽見想哭的程度。

五年前的文玩和今天的有啥不一樣?


說到工藝的進步,這裡也離不開各種精密的加工設備,過去誰要提起機雕都會覺得有點騙人蒙人的意思,現在除非是名貴的料子,用得起真正的大師,否則那些不走心的學徒工還真沒有辦法和機雕比。

五年前的文玩和今天的有啥不一樣?


五年前的文玩和今天的有啥不一樣?


雖然我們總說匠人精神,一旦機器的效率和質量全面的超越了人工,那麼就真的只剩下精神了。

所以人們總說文玩降價了,其實是隨著產業鏈條的延伸,以及銷售渠道的扁平化發展,許多文玩的成本被大幅的削減,現在的利用率出品率都是當年遠不可及的,現在文玩已經由過去傳統的家庭作坊向工廠化轉變,它的品質不旦有保證,而且效率又高很多,同樣也拉低了生產成本。無論怎麼這都對咱們玩家更實惠的事,所以說文玩這行,什麼時候進來都不算太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