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闻风丧胆的训练,中国空军将不再规避,开始正面“迎战”

导语:飞行员闻风丧胆的训练,中国空军将不再规避,开始正面“迎战”!

二战以来,各国在看到了战斗机的巨大潜力后,都非常重视空军系统的建设,因此飞行员已成为军队中的“甘薯”,尤其是战斗机飞行员,可以说是“国宝”级的人物。有人说,训练飞行员需要像重量一样多的黄金,因为作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不仅需要高超的飞行技能,而且需要强大的心理弹性,这需要很多高风险的飞行训练。

许多高风险训练项目之一,一直被视为禁飞区。有些人把它形容为“死亡陷阱”,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悲剧性的车祸,这是一个失速旋转。

据报道,在过去的空军长期训练实践中,由于失速旋转,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飞行事故。由于频发事故,过去30年来,中国空军刻意绕过了这个“死亡陷阱”。然而,最近有报道说,我们的军事飞行学院将不再逃避,并开始面对失速旋转。

飞行员闻风丧胆的训练,中国空军将不再规避,开始正面“迎战”

据官方媒体10月16日报道,哈尔滨空军飞行学院成功完成了第一批飞行学员——8名失速旋转训练带课,并于今年3月与一队飞行教官联合授课——8名失速旋转训练新闻,印度。空军空军学院初步形成了一个教学型8失速尾翼飞机。旋转训练的教学能力,这种“死亡陷阱”的训练将正式在中国空军训练中“复活”。

那么,这种失速究竟是什么呢?据了解,当飞机首次出来时,有一种神秘的现象使飞行员说起话来脸红,也就是说,在飞行过程中,飞机有时突然失去控制,同时迅速坠落,并排翻转,最后只能睁开眼睛坠毁。这种神秘现象后来被称作“失速旋转”,这只是一种异常情况,其中飞机在失控后以螺旋形滚动和坠落。

据了解,造成人员伤亡的大多数事故都是由驾驶员误操作造成的。当飞机的动能不足时,飞行员盲目地进行大机动,然后失速进入螺旋状态。根据跌倒姿势,螺旋体可分为头螺旋(鼻朝下)、水平螺旋、尾螺旋(尾朝下),危险因素依次增加。在许多飞机类型中,失速旋转是最难处理的。

飞行员闻风丧胆的训练,中国空军将不再规避,开始正面“迎战”

一般认为,如果飞机高度在3000米以上,就有很大的机会从失速旋转,800米以上的文字也为飞行员预留了一定的时间,此时的飞行员需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当命运的悬线to摆脱本能反应,做出正确的改变行动。如果海拔低于800,复苏的机会将会很渺茫。

据中央电视台早些时候报道,我军战斗轰炸机-7“飞豹”战斗轰炸机遭遇了致命失速旋转,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飞豹”低约200米,突然右翼下沉,飞机立即失控并开始起飞。螺旋飞行,直到坠毁,整个过程持续9秒钟,后机舱飞行员在第六次安全弹射,前机舱飞行员设法挽救了飞机,直到最后,以不幸的牺牲。

今天,中国空军有勇气面对弱点,一旦把“痛点”作为日常训练课题,我相信,经过正规化,中国飞行员就能够踏上楼梯,尽快摆脱失速旋转的阴影。

飞行员闻风丧胆的训练,中国空军将不再规避,开始正面“迎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