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晨陽:APEC「後2020願景」是深化亞太區域合作機制的重要抓手

劉晨陽:APEC“後2020願景”是深化亞太區域合作機制的重要抓手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劉晨陽教授發言。

從1989年成立以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PEC)作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和影響最廣的區域經濟合作論壇,對於增進成員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的繁榮與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993年召開首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著手製定全面合作規劃,第二年在印度尼西亞茂物舉行的APEC峰會上提出茂物目標。這一目標是指發達成員在2010年前、發展中成員在2020年前實現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雖然當時並沒有對貿易投資自由化作出明確界定,更多是引導性的寬泛概念,但是這一模式適應了APEC在成立初期的合作需求。

明年恰逢APEC成立30週年,而且茂物目標2020也即將臨近,這兩個時間點的重合,預示著APEC即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歷史起點。APEC成員希望抓住機遇,達成共識,為今後的APEC合作制定新願景,這是“後茂物”時代APEC合作的重要方向。為此,今年專門成立了APEC後2020願景小組,以期為後2020合作願景形成新的頂層方案。具體來講,討論的焦點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時間表的擬定,二是指導原則的完善,三是新合作領域的拓展。

針對時間表的擬定,接受度比較高的是每15年或20年作為一個時間節點,根據亞太區域經濟形勢的新變化作出更新或調整合作重點。如果這一時間表能順利實現,意味著今後APEC將實行滾動式的發展模式。關於指導原則的完善,目前大部分成員國認為,“APEC方式”適應了亞太地區多元化發展的合作需要,即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願的原則。同時,APEC成員希望加強合作的實效性和第三方評估,在一些合作項目、合作領域採取部分成員率先探路,其他成員後續推進的方式。尤其是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多元化合作遭遇困難的情況下,APEC如何繼續堅持和踐行開放的地區主義戰略,是在指導原則上的重要問題。關於新合作領域的拓展,是新願景中最為關鍵的部分。之前APEC合作的三大領域,貿易投資自由化、貿易投資便利化和經濟技術合作,現在討論更多的是希望把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放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這一大的主題下繼續推進,重點從關稅領域轉向非關稅領域,比如投資、服務貿易等。除了這些繼承性的領域外,四個新的合作領域也在深化拓展:一是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和結構改革;二是基礎設施、制度、人員等全方位互聯互通;三是數字經濟和創新增長;四是包容和可持續增長。

如果說1991年中國加入APEC更多地是規則的學習者和參與者,那麼“後茂物”時代中國將更多地成為規則的制定者和引領者。回顧過去20年,作為中國加入的第一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可以說APEC是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站。它不僅為我國開展首腦外交、大國外交、周邊外交和經濟外交提供了新的平臺,同時為我國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推動構建全球經濟治理的新格局打開了一扇大門,具有里程碑意義。

今後APEC“後2020願景”將成為深化亞太區域合作機制的重要抓手,在多邊、雙邊和區域合作中發揮橋樑溝通和矛盾緩衝的平臺作用。中國該如何更好地利用APEC平臺,在對外合作、全球治理方面發揮引領作用,不妨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中國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的五個方面加以對接。一是APEC強調的“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一致,可以成為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抓手。二是APEC希望打造的全方位互聯互通與“一帶一路”的“五通”建設,存在先天的緊密關聯,二者可以相輔相承、相互促進。三是APEC一直是WTO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支持者,在烏拉圭回合談判、《環境產品協定》等談判中發揮重要作用。四是目前APEC已經成長為全球價值鏈分佈最為密集、經濟增長最具活力的地區,與構建

開放性世界經濟目標契合。五是APEC在自由貿易區建設方面發揮協調者和孵化器的作用。

(劉晨陽,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教授,根據其在中國亞洲太平洋學會2018年年會的發言整理。中國社會科學網馮瑤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