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中各地軍閥的態度

紅軍長征中各地軍閥的態度

紅軍長征歷經廣東,廣西,雲南,湖南,貴州,四川等數省,國民黨策略:中央軍以薛嶽為主導,各軍閥配合追剿紅軍。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蔣介石其實是借圍追紅軍之名,向西南向地軍閥地盤滲透。

老蔣聰明,各地軍閥也不笨,看看這些老油條軍閥的表現吧,

粵軍陳濟棠

陳濟棠秘密與紅軍約定“雙方可以互相借道”,在湖南與廣東邊上讓40公里的通道,約定 規定紅軍必須迅速地通過廣東邊境進入湖南境內。

湘軍何健

何健的處境比較麻煩,當時賀龍的紅2軍團與紅6軍團已經在湖南活動,而且中央紅軍最初目的是與紅2軍團及紅6軍團匯合。何健戰略是嚴守湘江防線,逼迫紅軍進入廣西境內。湘江之戰後,全力“圍剿”紅軍2、6軍團,直接追擊把紅軍第2、6軍團送至貴州普定。

桂軍白崇禧

白崇禧採用”不攔頭,不斬腰,只擊尾“的方針,湘江廣西段防線棄守7天,武力逼迫紅軍迅速離開廣西境內。同時把進入廣西境內的中央軍全部繳械禮送出廣西。

紅軍長征中各地軍閥的態度

黔軍王家烈

王家烈眼見紅軍主力進入貴州境內,以為紅軍剛才經過湘江大敗後,自已能撿點便宜,全力攻擊紅軍部隊。結果薛嶽帶領導中央軍抄了他的老家貴陽,國民黨中央政府從此控制了貴州省軍政大權。

紅軍長征中各地軍閥的態度

川軍劉文輝:劉文輝部受命在金沙江和大渡河設置兩道防禦線堵截紅軍,但均被紅軍攻破。

川軍鄧錫侯:在紅軍總司令朱德和總參謀長劉伯承的勸告下為紅軍讓道,尾追中央紅軍離開寶興,翻越夾金山。

川軍楊森:主動聯絡舊識朱德聯繫,要求與紅軍互不侵犯,此後他派部隊尾隨紅軍,以保存實力,應付蔣介石。

滇軍龍雲:龍雲主動為中央紅軍讓道,同時主動約見薛嶽,嚴禁中央軍踏入雲南境內。

國民黨最終結論:各地全力追剿效果顯著,貴州王家烈辦事不力,沒有能力治理貴州,應該辭職離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