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設計丨某企業老闆:我年入幾千萬,活得不如廣場舞大媽

導讀:在廣東,老闆曾經是一種尊稱,現在,有些當老闆的卻很不願意被這樣稱呼。和老闆交流時,常常聽到一句話:我年入幾千萬,活得不如廣場舞大媽!

在廣東,老闆曾經是一種尊稱,現在,有些當老闆的卻很不願意被這樣稱呼。

一旦踏入了老闆這個職業,人生就真的改變了,因為你突然發現,等待你的不再是夢想中的有錢人生活,而是對隨時可能降臨的失敗的恐懼,對員工、股東、社會負責的重重負擔,只有自己一個人真正承擔的風險,沒日沒夜的對未來發展的思考和彷徨。

老闆其實只是一種職業,然而與其他職業不同,這個職業不是那麼容易辭職。要麼承擔賣掉兒女般的痛苦放棄,要麼用一貧如洗的破產來書寫辭職信,否則,就只有用一生的艱辛來慢慢錘鍊。

老闆是最沒有門檻的職業。一個小店掌櫃,每天起早貪黑,忙到忘了吃飯,忘了喝水,忘了生病,忘了戀愛,不停計算,不停計較……辛苦一年才發現依然在生存線上掙扎,賺到的,只是老闆的虛名與積壓的貨品。


制度設計丨某企業老闆:我年入幾千萬,活得不如廣場舞大媽

老闆又是最尷尬的職業。一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忙於貸款,忙於融資,忙於擴張,忙於把企業做大。結果卻是資金鍊越來越緊張,才發現做企業不是種糧食,絕非攤子鋪的越大,收穫就越豐富。企業經營者,老闆永遠奔波於各種規模的“差錢”的真相:現實生活裡,老闆往往是最沒錢的人群,不停的負債,資產不停增加,自己真正擁有的現金,永遠緊張而拮据。

而很多老闆往往遇到這樣的情況,每天走進辦公大門後,總有員工跑到自己面前說:“我昨天的工作遇到了一些問題,請問該怎麼解決?”

在公司開會時,面對下面的90後員工,常常會弄不清他們真正想要什麼。有時僅僅批評幾句,員工就辭職走人。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經很難適應現在的新進員工了。

每天為了公司的業績,員工的考核,國內的老闆往往都是身心俱疲。和老闆交流時,常常聽到一句話:我年入幾千萬,活得不如廣場舞大媽!

為什麼成功的外國公司的大老闆成天打高爾夫球,而我們的高層領導疲憊不堪?為什麼有的企業管理很寬鬆,員工卻能持續創造出高產值的回報?


制度設計丨某企業老闆:我年入幾千萬,活得不如廣場舞大媽

為什麼我們的管理那麼累?因為我們是靠人治,而不是靠法治。也就是說主要不是靠制度去管理;要麼即使有制度也是那種笨拙的、低效的管理制度,而這種笨拙的低效的管理制度只能通過人為的努力去彌補。

制度笨導致執行者累,所以古語有之,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個在制度裡面就是那種笨拙而低下的制度。很多學者在那滔滔不絕地說,企業管理規範,要規範管理,但是真正做過企業的,真正在企業工作過的,都會感到規範不等於高效,什麼時候說規範就一定是高效,規範不等於高效,也就是說許多的規範導致的是低效。

制度設計丨某企業老闆:我年入幾千萬,活得不如廣場舞大媽

那麼怎麼樣讓管理既規範又高效?怎麼樣破解規範和高效之間的難題?那就得依靠制度設計。

傳統的管理是基於人管人:從總經理到總監,然後到部門經理,這樣一層層管下來,這是傳統的管理模式,所以就會由此產生對上級的依賴。進而使管理者事必躬親,忙於管理而難以抽身做些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戴老師的管理機制設計學和傳統的管理最大的不同是員工的自我管理,因為所有對人的管理他的起點都是當事人的自我管理。我們不應該事後想方設法如何去管他,而是事先想辦法如何讓他自己管好自己,那麼這就從根源上解決了管理的問題。

戴老師一語中的的指出:到目前為止所有人類社會最本源的驅動力還是利益。可以自動運行的機制實際上是藉助了兩點:第一點是藉助當事人的利益追求,第二點更普遍的是藉助當事人的利益博弈,構造一個巧妙的博弈結構,使得員工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自動自發的達到企業的管理目標。這就是自運行機制設計的核心思想。

在企業內設計一種巧妙的博弈結構體系,讓員工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順帶的把企業的目標實現了。這樣的管理機制員工自動自發,老闆省心省力。

制度設計就是設計精巧的,高效的規範制度,從而使我們的管理輕鬆、灑脫、從容。所以我們經常說一句話:制度設計好了,老闆,你去打高爾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