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计丨某企业老板:我年入几千万,活得不如广场舞大妈

导读:在广东,老板曾经是一种尊称,现在,有些当老板的却很不愿意被这样称呼。和老板交流时,常常听到一句话:我年入几千万,活得不如广场舞大妈!

在广东,老板曾经是一种尊称,现在,有些当老板的却很不愿意被这样称呼。

一旦踏入了老板这个职业,人生就真的改变了,因为你突然发现,等待你的不再是梦想中的有钱人生活,而是对随时可能降临的失败的恐惧,对员工、股东、社会负责的重重负担,只有自己一个人真正承担的风险,没日没夜的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彷徨。

老板其实只是一种职业,然而与其他职业不同,这个职业不是那么容易辞职。要么承担卖掉儿女般的痛苦放弃,要么用一贫如洗的破产来书写辞职信,否则,就只有用一生的艰辛来慢慢锤炼。

老板是最没有门槛的职业。一个小店掌柜,每天起早贪黑,忙到忘了吃饭,忘了喝水,忘了生病,忘了恋爱,不停计算,不停计较……辛苦一年才发现依然在生存线上挣扎,赚到的,只是老板的虚名与积压的货品。


制度设计丨某企业老板:我年入几千万,活得不如广场舞大妈

老板又是最尴尬的职业。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忙于贷款,忙于融资,忙于扩张,忙于把企业做大。结果却是资金链越来越紧张,才发现做企业不是种粮食,绝非摊子铺的越大,收获就越丰富。企业经营者,老板永远奔波于各种规模的“差钱”的真相:现实生活里,老板往往是最没钱的人群,不停的负债,资产不停增加,自己真正拥有的现金,永远紧张而拮据。

而很多老板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天走进办公大门后,总有员工跑到自己面前说:“我昨天的工作遇到了一些问题,请问该怎么解决?”

在公司开会时,面对下面的90后员工,常常会弄不清他们真正想要什么。有时仅仅批评几句,员工就辞职走人。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新进员工了。

每天为了公司的业绩,员工的考核,国内的老板往往都是身心俱疲。和老板交流时,常常听到一句话:我年入几千万,活得不如广场舞大妈!

为什么成功的外国公司的大老板成天打高尔夫球,而我们的高层领导疲惫不堪?为什么有的企业管理很宽松,员工却能持续创造出高产值的回报?


制度设计丨某企业老板:我年入几千万,活得不如广场舞大妈

为什么我们的管理那么累?因为我们是靠人治,而不是靠法治。也就是说主要不是靠制度去管理;要么即使有制度也是那种笨拙的、低效的管理制度,而这种笨拙的低效的管理制度只能通过人为的努力去弥补。

制度笨导致执行者累,所以古语有之,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个在制度里面就是那种笨拙而低下的制度。很多学者在那滔滔不绝地说,企业管理规范,要规范管理,但是真正做过企业的,真正在企业工作过的,都会感到规范不等于高效,什么时候说规范就一定是高效,规范不等于高效,也就是说许多的规范导致的是低效。

制度设计丨某企业老板:我年入几千万,活得不如广场舞大妈

那么怎么样让管理既规范又高效?怎么样破解规范和高效之间的难题?那就得依靠制度设计。

传统的管理是基于人管人:从总经理到总监,然后到部门经理,这样一层层管下来,这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所以就会由此产生对上级的依赖。进而使管理者事必躬亲,忙于管理而难以抽身做些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戴老师的管理机制设计学和传统的管理最大的不同是员工的自我管理,因为所有对人的管理他的起点都是当事人的自我管理。我们不应该事后想方设法如何去管他,而是事先想办法如何让他自己管好自己,那么这就从根源上解决了管理的问题。

戴老师一语中的的指出:到目前为止所有人类社会最本源的驱动力还是利益。可以自动运行的机制实际上是借助了两点:第一点是借助当事人的利益追求,第二点更普遍的是借助当事人的利益博弈,构造一个巧妙的博弈结构,使得员工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自动自发的达到企业的管理目标。这就是自运行机制设计的核心思想。

在企业内设计一种巧妙的博弈结构体系,让员工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顺带的把企业的目标实现了。这样的管理机制员工自动自发,老板省心省力。

制度设计就是设计精巧的,高效的规范制度,从而使我们的管理轻松、洒脱、从容。所以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制度设计好了,老板,你去打高尔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