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计丨优秀的绩效体制:让员工自我管理!

导读:企业管理者普遍希望自己的员工拥有对工作负责、尽心的工作态度;不过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员工不求上进、效率低下、浑水摸鱼等也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制度设计丨优秀的绩效体制:让员工自我管理!



更让管理者头疼的是,开会、开处罚单等措施根本无济于事,并且90后员工根本不吃处罚单这种做法,批评稍微严厉些,可能明天桌上就会收到辞职信。

以上问题是企业里常见的问题,而经营者应该转变角度来看问题。

洛克菲勒早年去一个自己买下的油田视察,发现油田管理极度混乱,他把管理者叫来一顿臭骂:“为什么我一天就能发现的问题,你们天天都发现不了?”油田经理淡然回答道:“先生,这是您自己的油田。”洛克菲勒五十岁之后,开始致力于让每一个管理者都对“自己的油田”负责!

从洛克菲勒的例子可以看出,经营者与员工站的角度不同,因为企业是投资人的,所有的成本、耗材的浪费都会直接影响到投资人的收益,所以会更加关注企业效益,而员工做为被雇佣者,主人翁精神明显缺乏,如果员工认为企业的发展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时,往往就会做出与投资人完全相背的举动。


制度设计丨优秀的绩效体制:让员工自我管理!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让员工把握自已利益

企业要改变员工的工作思维,必须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利益紧密联结在一起,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没有什么激励,比自己激励自己更强烈。

韩特健企业是一家成立五年的生产型企业,从最初的作坊式生产,10几个员工到现在的300多员工,经营中一直使用早期的管理方式,员工每季度涨一次工资,大锅饭的思想极其严重,员工恶意怠工、拖工现象颇多,由于生产与绩效无关,导致返工率居高不下,并且内返的产品当事责任人根本不去理会,而是班组长自己处理;


因为习惯了大锅饭性质,员工的学习力很低,技术部人员在为员工讲解技术时,员工的心态就是糊弄了之,导致每个班组的技术提升基本效,技术提升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到达市场的产品返工率竞然高达15%以上,客户萎缩严重,企业的发展遇到瓶颈。

经营者意识到如果不进行变革的话,企业的发展必然会遇到巨大的危机,为了重新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韩特健企业导入的新的绩效管理制度。


制度设计丨优秀的绩效体制:让员工自我管理!



通过对成本的核算后,对一线员工采取计件工资制度,对高级技师、中级技工、普通技工采取加工量基数的要求,每件产品给予单件的计件费用,并要求员工的返工率不得超过3%,超出比例后计件工资降一半,并且规定如果组长协助员工处理产品的话,将从员工的计件工资里提取30%每件的费用转给组长,做为组长的代理佣金。

计件工资制度实行后,韩特健的生产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返工率骤降到2.5%,员工争先恐后的要求生产加量,并且非常主动的向技术人员、班组长询问技术改进的问题,同时混日子的状况不再出现,组长真正实现了有效管理。

韩特健的企业情况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相对应的绩效设计却并不到位,这种情况下就会滋生很多的蹭、混现象,企业必须变换管理方式,促使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创造”,让员工从为别人做事的思想转变成为自己做事的正确轨道上。

上面案例中的韩特健企业在关键的质检模块里,对质检人员导入了绩效机制,使得公司的质量快速上升。这其实主要是靠合理的机制来促进正常运转。

企业在导入正确的绩效机制后,必须有一套配套的管理机制来促进绩效管理的运转。为了避免在运行过程中的考核方与员工造假的情况,导入第三方监管是最为公平的考核方式,由公司主要领导与技术人员组成第三方小组,对考核人员进行定期抽检、结果检查等方式,以确保绩效小组能正确履行责任。


制度设计丨优秀的绩效体制:让员工自我管理!



划分事业制、员工计件制等形式都是能有效调动企业效率的方式,中国的美的电器实行了事业权体制,也是将权责利有效分配,为美的的企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总结: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一定是趋向自组织、自管理的,因为员工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企业活力的真正源泉。就像本文中的韩特健让员工为自己的效益负责,最大化的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激情。而这种工作激情,出自员工内心而不是外在的强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