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俄羅斯是特殊的,即使是從世界範圍來看。它有著橫跨歐亞大陸的寬曠和遼闊,有著蕩氣迴腸、踟躇在東西方文化的民族歷史,有著融化在一代又一代人基因裡的宗教信仰。行走在俄羅斯的土地上,眼睛看到的是這個國家的皮囊,或許帶上一本書踏上旅程,我們才能真正觸摸到它的靈魂。

奧蘭多·費吉斯的《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就是一本關於俄羅斯文化史的優秀作品。全書內容廣博生動,時間縱貫18世紀到20世紀,不僅寫出了俄羅斯極具特色的人情風光,還向我們展現了一段波瀾壯闊的俄羅斯文化史,以及不可分割的俄國百年政治變革。

今日,鳳凰網旅遊將為大家送出樣書作為福利,具體參與方式見文末。

今天,讓我們一起跟著費吉斯的步伐,走過藝術聖地聖彼得堡,走過信仰之都莫斯科,用雙腳一寸一寸丈量土地,用眼睛和心靈讀懂俄羅斯。

“本書雖然自稱是一部文化史,但讀者在其中將看到的不僅僅是《戰爭與和平》這樣偉大的作品,也包括娜塔莎披肩上的刺繡和鄉村歌曲的表達手法。諸如此類,它們融為一體,並非作為藝術的豐碑,而是民族意識的表現,與政治和意識形態、社會習俗和信念、民間傳說和宗教、習慣和慣例,以及與所有其他微小的精神現象一起,構成了一種文化和一種生活方式。我要論證的不是藝術對生活的呈現,儘管種種關於這個時期的回憶表明,確實有貴族婦女就這樣跳起了民間舞蹈, 但娜塔莎之舞不能被當作一種現實經驗的文字記錄來看待。我想說的是,藝術可以作為信念的承載—在這裡,托爾斯泰渴求的是一個包含俄羅斯農民和“1812 年的孩子”的廣泛共同體;後者作為自由派的貴族與愛國者,是《戰爭與和平》眾多場景的主要人物。”

——摘自《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這麼久以來,關於俄羅斯的一切似乎都是雙選——我們猶豫著它的陣營是歐洲還是亞洲,它的歷史是龐大的帝國卷軸還是破敗的鄉間殘片,它的人民是可以講一口流利法語的精緻貴族還是臉上刻滿風霜的勞苦農民。只有把這一切看似矛盾的因素內化,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模樣,最好的證明就是它的兩個城市——聖彼得堡和俄羅斯。

冬夏彙集聖彼得堡永恆不變的藝術輪迴

“彼得堡”的發展和其他城市不同,無法用商業和地緣政治來解釋,應該說它是一件藝術品。正如法國作家斯塔爾夫人1812年來訪時所說的:“這裡的一切創造都是為了視覺上的效果。”有時候整座城市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舞臺佈景,——它的建築和人民只不過是舞臺上的道具而已。習慣於城市多種建築風格混雜的歐洲觀光客來到彼得堡後,每每驚訝於它那種不同尋常的做作之美,常將它跟舞臺做比較。“每跨出一步,我都為建築和舞臺裝飾的結合驚奇不已。遊記作者德·古斯丁侯爵在19世紀30年代如此寫道:“彼得大帝和他的繼任者將他們的首都看成一個大劇院。”

“聖彼得堡被認為是由自然元素:水、石和天空所組成。18 世紀,它的建築全景畫充分體現了這個概念,強調所有這些元素在藝術上的和諧。一直很喜歡大海的彼得為寬闊而湍急的涅瓦河和開闊的天空所吸引,它們成為他這座舞臺的背景。阿姆斯特丹(他去過那裡)和威尼斯(他只是從書本和繪畫上了解過)激發了他最初的靈感,使他讓宮殿沿著運河和河堤展開佈局。但是彼得對建築風格的愛好非常廣泛,他借鑑了自己喜愛的各個歐洲首都。彼得堡的教堂採用樸素的古典巴洛克風格,和莫斯科色彩鮮豔的洋蔥式圓頂迥然而異,它們是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羅馬的聖彼得堡大教堂和里加那些尖頂教堂(現在位於拉脫維亞)的混合體。17世紀90年代的歐洲之旅使彼得帶回來一些建築師和工程師、工匠和藝術家、傢俱設計師和景觀園藝師。

——摘自《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作為世界上最抽象和最有思想的城市,藝術重鎮聖彼得堡一直高傲地佇立在世界的北端,在極夜和極晝的光影交替中,展示著獨特藝術魅力。它是“東方威尼斯”,水和橋承載起了聖彼得堡的筋骨,大大小小的河流如同脈絡一樣貫穿整個城市,甚至連空氣中都是清涼和慵懶的味道。

沿涅瓦河慢慢往前走,漫步到盡頭就會發現聖彼得堡著名的宮廷廣場,為了紀念1825年的十二月黨人革命,這座廣場又叫做十二月黨人廣場。廣場的中心矗立著亞歷山大紀念柱,紀念柱的頂尖是手持十字架、雙腳踩著一條蛇的天使,臉部則被雕刻成了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這是為紀念1812年反抗拿破崙戰爭勝利而造的,是勝利的象徵,代表著勇猛頑強的戰鬥精神。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廣場的北端就是盛名在外的冬宮。冬宮是巴洛克式建築的典型代表,最早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館。整體的建築風格讓人感覺誇張、大膽、繁複,帶著藝術的熱血和奔湧的表現力。純白淡綠和金色構成了冬宮外部的主旋律,外牆修造上下兩排倚柱和三層拱頂窗,屋頂上佇立著200多座雕像,風雨不動地守護著藝術的殿堂。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進入冬宮,踏上著名的“約旦樓梯”,才驚覺這是由黃金、寶石、雕塑、油畫組成的宮殿。殿內裝飾華麗,巴洛克風格的鍍金雕花在燈光的映襯下交相輝映、金碧輝煌,目之所及全部都是鑲金的神話雕像與繪畫作品,其中包括達·芬奇的《聖母像》、拉斐爾的《聖母聖子圖》、《聖家族》、倫勃朗的《浪子回頭》,以及提香、魯本斯、委拉士貴支、雷諾阿等人的名畫,它們分別陳列在350間開放的展廳裡,記錄下藝術在這裡凝固的足跡。漫步在冬宮,感受到的是一場頂級藝術饕餮盛宴。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從冬宮出來,在碼頭坐上快船很快就能到夏宮。和作為博物館的冬宮不同,夏宮從前是皇家避暑之地,被稱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因此,花和水是這裡不可缺少的元素。夏宮分為上下兩層花園和大宮殿。上花園也是皇室的後花園,整體清幽而隱秘,一路都是水池、噴泉和修剪整齊的法式園林景觀。邁入大宮殿,才發現宛如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大宮殿華麗而典雅,地面鋪著厚重沉穩的大理石,天花板噴繪著色彩斑斕的圖案,配合鎏金裝飾的牆面,顯得奢靡典雅。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邁出大宮殿進入下花園,才是夏宮的魅力來源。下層花園擁有全世界最美的噴泉,大宮殿前面分佈著64個模仿意大利樣式的噴泉和37座金色雕像、29座潛浮雕、150座小雕像,泉水在金色的雕塑間噴灑盛放,滋養著周圍茂盛的植物,最後彙集進煙波浩渺的波羅的海。這樣一個融合著多種元素,極盡奢華的宮殿是以前俄羅斯貴族們的聚會場所,樂聲迴盪過金碧輝煌的牆面,大理石地面上摩擦過各式高檔的舞鞋,厚重的桌布上擺放過精巧細緻的刀叉,燈光照得每個人的髮絲都熠熠生輝。可以說,這裡見證過那個特殊時代俄國的所有輝煌。

紅色盛放在俄羅斯,火燒不盡信仰之都

“莫斯科一直都將與自身特色歐式風格相結合。溫暖柔和的色彩,圓而笨重的形狀和俄羅斯樣式的裝飾,軟化了古典主義的外牆。它總體上散發出一種從容的魅力,這是冷峻而充滿帝王氣派的聖彼得堡所沒有的。彼得堡的風格是由宮廷主宰的歐洲時尚,莫斯科則更多像俄羅斯外省。”

”在19世紀30和40年代重建期間,占主導地位的所謂新拜占庭風格充分體現了莫斯科的半東方風情。“新拜占庭”這個詞其實有誤導性,因為這種建築風格實際上相當不拘一格,它既混合了新哥特式和中世紀的風格,帶有拜占庭和古典時期的元素。這個詞是在鎮壓十二月黨人之後,覺醒的尼古拉一世和他的理論家們為了顯示俄羅斯文化已經開始遠離西方而採用的。沙皇和斯拉夫主義者有著相同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將俄羅斯和拜占庭的東方傳統聯繫起來。像救世主大教堂那樣有著洋蔥式圓頂和鐘樓、帳篷式屋頂和扇形山牆的教堂,都是希臘拜占庭和中世紀俄羅斯風格的融合。有了這樣的建築物,莫斯科的重生很快就被神話為一種民族復興,是對聖彼得堡的歐洲文化的有意拒絕,以及對莫斯科公國古老傳統的迴歸。”

——摘自《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莫斯科是俄羅斯的象徵,承載著所有俄羅斯人的信仰。1812年,拿破崙率軍60萬侵入俄國,決絕的俄羅斯人為了切斷法國人的供給,一把火燒掉了自己的家園。大概就是從那時起,不屈和犧牲的精神,就化為一片紅色,深深銘刻在這個國家的血脈中,正如莫斯科的紅場。

在俄語裡面,紅場為“美麗的廣場”,事實上,這座廣場確實是“紅”的,紅色是這裡的主旋律,主導著整個廣場。這種紅色不是東方深沉的正紅,不是西方鮮亮的洋紅,它帶著一種特殊的質感,是屬於俄羅斯的紅。漫步在紅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紅場的地磚,和周圍建築瀰漫的紅色不同,那些地磚是青灰色的,表面凹凸不平,像極了這個民族粗糲堅韌的性格。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紅場承載著俄羅斯人的信仰,著名的瓦西里昇天教堂就坐落在紅場上,它的整體呈現出濃烈的東正教教堂風格,最具有辨識度的是九個顏色絢爛的洋蔥頭屋頂,磚紅、天藍、純白,淡綠、金黃在方寸之間纏繞在一起,美得驚心。和外面的絢爛不同,教堂內部卻顯得有些喑啞和樸素,不僅被分割成了眾多的小房間,而且房間和走廊的牆壁上還畫滿了16世紀前後東歐民族的壁畫。教堂裡面的信徒拿著自己寫下的祈禱,唱著聖歌和聖詩,字節之間充斥著東正教的歷史,每一個到達這裡的人,目所能及都是戰鬥民族的虔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如果說瓦西里昇天教堂是俄羅斯人的精神紐結,那麼不遠處的克里姆林宮就是這個國家的象徵,不管是從地理還是政治上,這裡都是俄羅斯的中心,俄羅斯最重要、讓世界敬畏的決策都出自這裡。“克里姆林”在俄語中是“內城”、“城堡”的意思,而它的建築更是如同俄羅斯極具多元化的文化一樣,融合了拜占庭、俄羅斯、巴洛克和希臘羅馬等不同風格。

走進那座被紅色牆包裹的“城中之城”,首先看到的是由大理石、玻璃和混泥土建造的國會大廈,北邊是兵工廠,外面環繞著800門拿破崙一世大炮,青黑的炮身歷經風雨的洗禮依然彌堅,而且炮口的朝向非常耐人尋味,它們和城中荷槍實彈、全副武裝的警衛一起,構成了守護俄羅斯心臟的銅牆鐵壁。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一般來說,克里姆林宮建築群裡的大克里姆林宮是不對外開放的,俄羅斯聯邦總統府也只能遠遠地觀望一眼。比較特別是位於克里姆林宮西南角的兵器博物館,其中陳列著無數珍寶,包括公元4世紀至20世紀初的各種手工藝品,大概有4000件左右,它們分別來自俄羅斯、歐洲和東方各國。兵器庫中擺放著各種兵器收藏品,每一件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者,把那些充滿流血和犧牲的戰爭,以一種歲月靜好的方式緩緩向世人講述。

理智無法理解俄羅斯俄尺不可被標準測量

“娜塔莎之舞就是這樣一個開場白。它的核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相遇:上層階級的歐洲文化與農民的俄羅斯文化。”

“這兩個世界的複雜互動,對民族意識以及19世紀的所有藝術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它是本書的主要內容。但接下來講述的故事並不意味著,這種互動所產生的結果是某個單一的“民族”文化。俄羅斯太複雜,社會分隔嚴重,政治上過於分歧,地理定義太不明晰,也許還失之遼闊,這些都使得其民族傳統不可能是單一文化。我的出發點毋寧說是去欣賞俄羅斯文化形態中那純粹的多樣性。托爾斯泰的這個段落之所以如此具有啟發性,正是在於它用一段舞蹈將形形色色的人串聯起來:娜塔莎和她哥哥,對他們來說,陌生的鄉村世界瞬間展現了它的魅力;他們的“大叔”,住在這裡卻不屬於這個世界;阿尼西婭,雖說是一名農婦,卻與“大叔”共同居住在娜塔莎世界的邊緣;還有狩獵隨從和其他家僕,無疑帶著驚奇的樂趣(或許還有其他心態)觀賞這位美麗的伯爵小姐跳著他們的舞蹈。我的目的,是要通過與托爾斯泰展示娜塔莎之舞同樣的方式來探索俄羅斯文化:將其視為一系列的特殊經歷或具創造性的社會活動,能以許多不同方式展現和理解。”

——摘自《娜塔莎之舞:俄羅斯文化史》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俄羅斯

理解俄羅斯是要從多重維度出發的。俄羅斯雖然在地理上分區較廣,但在文化上的分區卻顯得較為模糊,即使是在大家迭出的文學黃金時代,俄羅斯的作家們通常也很少提及能在地圖上標明的本國地名。譬如屠格涅夫就常以“C省”或者是“XX市”替代具體地區名稱。因此提及這個國家,大多數人的印象便總是繞不開盛名在外的莫斯科和彼得堡,從最骨感的方面來看,兩個城為中心,幾乎輻射了整個俄羅斯。

當然,我們跳出文學上帶來的思維狹隘,把目光放遠一些,看到俄羅斯精神中濃郁得化不開的土地氣息,那裡面有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和醋栗,有新生的小牛犢,有濃郁的格瓦斯,有帶著露水的莊園早晨,也有華服起舞的宮廷黃昏。所以我們理解的俄羅斯的精神,實際上能再飽滿些——比如加上那些散佈在廣闊土地上的鄉村和市鎮。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俄羅斯

對於俄羅斯來說,無論國家性質再怎麼變化,東正教都是深植在國家血脈的文化根基。一個簡單的佐證就是電影《契卡》的開篇,鏡頭就是神父在為被布爾什維克關押的政治犯舉行聖禮,雖然環境極為簡陋,但是在場的每一個人以極為虔誠的姿態加入其中。事實上,作為東正教國家,每一代俄羅人都深信,在天主那裡他們有自己的獨特使命,這就是俄羅斯的彌賽亞意識,然後這種集體意識就一點一滴匯合成為國家認同。或許說到底,俄羅斯文化的精髓就發軔於茹毛飲血時代墾殖文化的野蠻,再加上東正教“罪”與“聖”文化的多元融合,而這種融合外化在個體上就是勇猛好戰和不屈頑強。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俄羅斯

在俄國曆史長河中,繾綣流淌的有歐洲血脈、亞洲血脈、蒙古血脈和猶太血脈,有高蹈著藝術的貴族,有鄉間清貧的知識份子,有迂腐保守的君主論者,有激昂奮進的民主黨人,有強調正統性的東正教徒,有主張分裂和混亂的民間教派,有衝擊靈魂的藝術和改變世界的科學,有熱情和狂野交織的民族性情,這一切碎片拼湊出了一個完整的俄羅斯。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和娜塔莎共赴一場幽會

俄羅斯

或許為舞蹈擊節的喝彩和掌聲會漸漸歸於安靜,或許不同文化政治的交纏融合還帶著難以言明的暗痕,但在這片曼麗和剽悍交織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俄羅斯人堅信,娜塔莎的舞步會隨著歷史的時針一同旋轉,永不停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