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始皇一个命令,让中国两千多年一直能统一,欧洲就不行?

在东西方历史上,有一个对比鲜明的现象:中国总能形成统一王朝,就算是偶尔会出现大分裂,甚至被异族入侵,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到统一的道路上去。而反观欧洲,自从罗马大统一之后却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这个现象很多喜欢历史的小伙伴都很感兴趣,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今天小编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秦始皇一个命令,让中国两千多年一直能统一,欧洲就不行?

在大部分网友的认知中,中国能统一皆是因为文化原因。这个确实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欧洲人种众多,文化五花八门,特别是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地中海沿岸,甚至被称为文明的绞肉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爱琴文明等等轮番登场。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希腊人,罗马人都曾在这片海域扬帆驰骋。

为什么秦始皇一个命令,让中国两千多年一直能统一,欧洲就不行?

因为地中海地区的开放性质,导致能在这一地区生存下来的文化凝聚力非常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犹太人,失去国家流浪近一千多年仍旧存在,可见其生存力的强大和抗同化能力。抗同化能力的强大也造成了就算国家统一,也难以把其它文明吸收到自己内部,典型现象就是西方的宗教文化都来源于犹太教,但是却多次演变,而且演变之后的宗教会再次变成一个独立的文化圈。这种强大的凝聚力与排它性会让其它文化对其难以同化,结果就是导致这片地区的文明只能分裂,难以统一。

为什么秦始皇一个命令,让中国两千多年一直能统一,欧洲就不行?

但是要说到文明的竞争,在中原大地上也曾经诞生过许多的文明,夷,戎,羌,蛮,但为何中国的这些文明却没有因为文明之间的竞争,最终形成独立性极强,甚至是失去国土仍能存在的文明呢?这就要说到地理原因了。

为什么秦始皇一个命令,让中国两千多年一直能统一,欧洲就不行?

在人类文明刚刚诞生时的曙光时期,传说中的炎黄时代中国就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统一文明,我们细看历史就会发现,从这个时期开始,诞生在中原的这个文化团体就没有失败过,无论是商代夏,周取代商,其实都是在相近或者是相同的文化间转变。相比从同一种族中分裂出来的,羌,藏虽然也形成了新的文化,却一直不是中原文化的对手,最终都屈服于中原文化之下,而中原文化也把这些周边文化尽数吸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文化。虽然在春秋战国时代有分裂的迹象,但在秦始皇的政令之下,使得这种分裂最终停止,虽千里不同音,但文字却是一样的,文化的交流使得这种分裂难以成功。如果把中国古代的战场全都标出来就会发现,这里也是战争最多的区域,多数战争都是为抢夺这个核心。

为什么秦始皇一个命令,让中国两千多年一直能统一,欧洲就不行?

而在同时代的西方则不然,埃及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轮番登场,但是它们谁也没有能力保持自己的文明能一直称霸中地海,而不被其它文明打败。就在这种把文明丢入磨盘中摧毁的历史中,一个强大的具的巨大向心力与排他性的文化诞生了,因为只有这种依靠宗教,而不依靠国土的文明最具生存能力,最后这种文化性质扩散到了整个欧洲大陆,使得欧洲成为了一个崇尚民族认同,而又十分排外的文明圈,在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情况下,自然只能保持分裂状态,就算偶有统一,也因为强大的排它性,拒绝同化,最终导致分裂。

为什么秦始皇一个命令,让中国两千多年一直能统一,欧洲就不行?

什么样的地理诞生什么样的文化,就像草原诞生的是游牧文化,平原诞生的是农耕文化一样,中国之所以能诞生统一文化也是有原因的,在中国文化诞生的核心是一片得天独厚的平原,占据了这个核心的中原文化,最终伴随着强大的农耕力量,让周边降服直到同化它们,使得自己最后强大到无人可以击败的程度。

为什么秦始皇一个命令,让中国两千多年一直能统一,欧洲就不行?

反观西方就凄惨多了,在地中海没一个文明可以占据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并最终以此为基础征服周边,并最终同化它们,于是一个个文明诞生又消失,始终无法形成一样的认同。欧洲大陆虽然也有大片的平原,但在文明诞生之初,那里却是蛮族的天下,等到文明之光照耀到那里的时候,文明的基础性质已经注定,拉丁字母的文字让它们可以不同音也不同文,封建分封制又让它们可以各自为政,文化的排它性又让它们逐渐形成一个个小的文化圈子,并且越离越远,最终成为破碎的一片,再也粘合不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