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層次深入分析,了解應對CRS的合規策略!

CRS的規則比較繁雜,大多數人是看不懂的,即便看懂了,作用也不大,因為那些技術細節規則是給金融機構做盡職調查用的,對最終解決稅務風險作用不大。

對非金融機構人士來說,更有效率的做法是,先結合自身情況瞭解應對CRS的合規性調查有哪些大方向,每個方向的特點、優勢、不足是什麼,再把與你有關的CRS規則放在恰當的場景中去考慮。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本文把CRS的合規策略分為三個大的方向,即三個不同層次,供大家參考。

三個層次深入分析,瞭解應對CRS的合規策略!

層次一:低等層級合規策略

僅從合規技術細節的角度出發應對

有的機構建議高淨值人士,把金融資產轉移到未與中國大陸簽訂CRS的美國、中國臺灣等地;在境外購買房地產;購買藝術品;買護照等,都屬於此類策略。這一層級的應對策略,具有一定的風險。

舉例來說,不動產的信息交換目前在歐洲已經啟動,將來全部納入CRS交換範圍只是時間問題;大部分保險產品期限較長,流動性不好;市場上能夠買到的古董字畫等藝術品大部分是假的。

層次二:中等層級合規策略

部分結合外匯、稅收文件制定應對策略

這一類比較典型的應對策略是對納稅人的稅收居民身份進行規劃,例如選擇一個低稅率地區的稅收居民身份,利用中國境內外的居住時間進行稅收籌劃。

看下面的例子:

王老闆是國內做轉口貿易的企業家,在內地設有工廠,貿易模式是通過香港等低稅率地區進行轉口貿易銷往美國市場,回款和利潤留在海外賬戶,該模式存在很高的稅務風險。王老闆為了更安全的配置資產,5年前已經投資移民香港,並放棄中國大陸戶籍。

三個層次深入分析,瞭解應對CRS的合規策略!

根據中等層次應對策略,有關機構給王老闆的建議如下:常住香港,控制回大陸居住的時間,這樣在稅收居民身份上就是香港稅收居民而不構成中國大陸稅收居民。

該應對策略的依據是:

(1)對香港公司來說,在當前的CRS信息交換規則下,香港公司是積極非金融賬戶,不需要穿透香港公司調查實際控制人;

(2)對於BVI公司來說,儘管是一家控股的空殼公司,構成了消極非金融賬戶,根據CRS規則應穿透BVI公司金融賬戶,調查其實際控制人王老闆的信息,再交換給香港稅務局(因為王老闆現在僅具有香港稅收居民身份,並且規避了中國大陸稅收居民身份)。由於香港對境外所得、資本利得不徵稅,即使把有關金融賬戶交換給香港稅務當局,王老闆也不存在稅務風險。

能做到中等層級的應對策略,對於資產規模不大的企業和個人來說已經不錯了,但是對於體量較大的公司來說仍然是不夠的,難以做到長治久安。

層次三:高等層級合規策略

把企業跨境股權、經營和交易結構與個人身份信息合規結合考慮,而不是隻片面考慮個人安排

對於大多數跨境高淨值人數來說,其資產配置往往是多樣的,有金融資產、不動產、企業股權等,由於這些資產的固有屬性,幾乎不可能做到僅僅通過規劃個人身份就能夠應對多數資產的潛在風險。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在第二層次的應對案例中,其風險來源主要是王老闆企業的經營模式帶來的,不改變這種風險很高的跨境經營模式,其他任何辦法都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同時,應該考慮結合保險、信託等金融工具的優勢,搭建合理的跨境經營結構。

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靠專業的跨境稅務知識,這也是目前很多CRS應對方案的缺陷所在。如有任何稅務疑問,歡迎隨時諮詢藍海顧問,我們可為您提供專業可靠的稅務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