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疆:普洱茶库存大,都是因为“越陈越香”


吴疆:普洱茶库存大,都是因为“越陈越香”


编者按:“越陈越香”是普洱茶文化以及营销中重要的概念,但也是一个存在讨论的概念,之前我们也梳理过越陈越香的概念流变,整理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普洱茶大规模存茶至于如今不过十来年,这十来年普洱茶表面上是越来越好喝,越来越增值,市场的存茶也是越来越多,以吨计,以天量计,喝茶5年以上者,家里的存茶随便都是几百片、几百件,大部分茶客都存放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喝不完的茶饼,甚至很大一部分茶客如今都被动为了茶商,成为了库存推广员。

普洱茶库存大,都是因为“越陈越香”。

十多年了,普洱茶越陈越香了吗?

普洱茶放老更好喝,这是毋庸置疑的。

货币贬值,普洱茶保值,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普洱茶大规模存茶,始于06、07年,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过,大规模存茶变得越陈越香没有呢?

这是存疑的。

吴疆:普洱茶库存大,都是因为“越陈越香”


按照规律,普洱茶经历十来年的存储,尤其存放于广东区域为主,只要存放得当,转化按道理是越来越好,按道理,只要不有十分过分的暴利心态,茶叶的销售毫无问题。

然而,事实上,这些大规模的仓储至今仍然还是大仓储。

普洱茶变成了讲故事的产业,故事讲得越好,茶品越好卖。

百年老茶好卖,稀缺。

红印好卖,稀缺。

千年古树单株好卖,稀缺。

大师茶好卖,稀缺。

虽然大家都没有办法去确认谁是百年、谁是50年、谁是千年,然而,市场仍然火爆。当然,正是因为谁也无法确定,故事才好讲,稀缺价值才凸显。

大家发现没有,稀缺的都好卖,规模性存茶的呢?好像都难以脱手。

越陈越香也好,南茶北调也好,对于市场好像都没有影响。

每年的新茶都在加码升高,所谓的旧茶、老茶、中期茶,价格却是越放越低。

至今为止,抛却大益、中茶这些品牌茶的升值,甚至抛却改制前茶品的升值,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茶品仍然升值无望。

是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出了问题?

是仓储存放不当的问题?

是市场故事的问题?

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梳理出一大堆的问题,可以梳理出厚厚的一本本茶书,原料、加工、仓储、大师故事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炒的茶不喝,喝的茶不炒。

吴疆:普洱茶库存大,都是因为“越陈越香”


前一段去芳村、深圳、厦门、泉州、武夷山转了一大圈,发现在华南的老板,案头上自己喝的茶都是易武、老班章,仓库的存茶却都是自己不喝的大品牌的茶。

这是品牌的影响力不够?

不够,为什么要存?

不够,为什么要炒?

又存又炒,为什么又不喝呢?

客观来讲,普洱茶如同啤酒,是需要泡沫的,没有泡沫不好喝,没有泡沫不活跃。

如同,普洱茶没有32万老班章,可能早就冰凉凉。

如同,普洱茶没有小青柑,估计市场早就不知道熟茶为何味?

然而,问题也来了,大家都在说越陈越香,事实上,越陈越香的茶因为好喝,都喝完了,越陈越增值的茶,把包装品名一撕掉,茶饼却是可以扔掉的。

那么,谁是越陈越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