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心靈最深處的聲音。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從初中時代就喜歡音樂,從電臺的隨心聽到朋友汽車改裝裡的全景聲,我覺得音樂可以給我帶來一些特別的感受。我雖然不能去演繹這些音樂,但至少可以試著去欣賞。懷著欣賞的想法,我開始入了汽車音響改裝的坑,成為了眾多發燒友中的一員,一直以來只是逛逛論壇看著大家的見解。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在新車提到沒多久,音響改裝就被提上了日程。

在跟音響改裝店的朋友討論了好久。明確表達了自己心中想要的那份音樂。

試聽多種音響後,確定了心中的羈絆—來自德國的曼斯特。

話不多說,直接開搞。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寶馬7系音響配置清單(和朋友探討的結果):

前聲場:曼斯特CS654010一套

後聲場:曼斯特CS4008一套

中置:曼斯特CS4008半套

處理器:8音度H680一臺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高精準的高音表現,180度的角度聽音聲壓平坦,接近理想標準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最真的現場音樂重現

自然、甜美沉醉的音質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好的音樂當然少不了好的DSP,在朋友的推薦下,選擇了最性價比的8音度。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由我的朋友親自“操刀”上陣調音。

後來,網上查了下,我這朋友了不得,調音大師,有國家的證書。他技術可了不得,怪不得有七分器材,三分技術的說法。

一切改裝結束。

感覺試試效果: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網上查了下,曼斯特音響的中低音是用聚丙烯膜做的。

據瞭解此類材料的優點:

1. 內部阻尼係數高,

2. 流暢的“衰減”到更合適的頻率

3. 絕對 的抗溼和防水

4. 使用壽命長

之後很是慶幸了用曼斯特音響,坐在車裡測試自己緩存下來的HIFI音樂,音量開大到58,”。高清的原始森林畫面在腦海中隨音樂展現,漸漸出現了來自森林深處的鳥叫蟲鳴和林濤的搖曳聲、樹葉的沙沙聲,這些聲音彷彿由遠及近的交響聲場,完全地緊緊的將我包圍在其中。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我立即就有了身臨其景的強烈感受,整個車內頓時變得生機勃勃,大有“林靜蟬俞噪,鳥鳴山更幽…….”的意境。秋風漸起,木葉微動,高大的樹冠上有一片成熟的羽狀種子隨風慢慢的飄舞,它慢慢的旋轉,從右前上方旋轉飛舞到左前上方,高度慢慢下墜,然後飄過我的頭頂旋到左後上方,再旋飛到右後上方後,漸漸向右前下方飄落,完成了360度的飄落下墜,最後掉入在前左下方的水潭中,濺起了一個小小的漣漪……這一切都被聲音恰到好處的展現在我的遐想和聽覺中,形成了聲心合一的絕美體驗。尤其是種子落水的瞬間,那濃郁而綿柔並富有彈性的低頻隨水波漣漪漸漸擴散開來,漸行漸遠,直至消失鬼寂,在我腦中久久散去,感受是何等的真實……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心理聲學技術並不玄乎

英國物理學家瑞利於1896年通過實驗發現人的兩隻耳朵對同一聲源的直達聲具有0.44-0.5微秒的時間差、聲強差及相位差,而人耳的聽覺靈敏度可根據這些微小的差別準確判斷聲音的方向、確定聲源的位置。人耳擁有頻率濾波效應,其聲音定位機制與聲音頻率有關,對20-200赫的低音靠相位差定位,對300-4000赫的中音靠聲強差定位,對高音則靠時間差定位。據此原理可分析出重放聲音中的語言、樂音的差別,經不同的處理而增加環繞感。

拋棄詩和遠方—從傳統音響到曼斯特全景聲的蛻變來自鹽城福聲

人的聽覺系統對不同方位的聲音產生不同的頻譜,而這一頻譜特性可由頭部相關傳輸函數HRT(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來描述。所以,人耳的空間定位包括水平、垂直及前後三個方向。水平定位主要靠雙耳,垂直定位主要靠耳殼,而前後定位及對環繞聲場的感受靠HRTF函數。全景聲依據這些效應,人為製造與實際聲源在人耳處一樣的聲波狀態,使人腦在相應空間方位上產生對應的聲像。

以上案例由鹽城福聲為你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