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兩進豐谷,曾創30億銷售高峯,馬斌或再度離職

十年兩進豐谷,曾創30億銷售高峰,馬斌或再度離職

十年兩進豐谷,馬斌離職“緋聞”,凸顯哪些行業痛點?

文 | 雲酒團隊

日前,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從接近豐谷酒業的人士得到信息:知名職業經理人,豐谷酒業董事長馬斌,可能離開現有崗位。

有“酒業少帥”之稱的馬斌,十年間曾二次進入豐谷。特別是2015年12月重新執掌豐谷後,3年內調結構、推新品、做市場,讓豐谷走出低谷,成為豐谷重回行業視野的關鍵人物。

2018年下半年起,酒業併購頻發,資本、人員、市場“重新拼圖”。而此次豐谷這一人事“緋聞”,凸顯了哪些行業痛點,有無市場“先機”?

酒業少帥十年兩進豐谷

有“酒業少帥”的馬斌,2005和2015年曾經兩次執掌豐谷。

馬斌畢業於北京大學,有過海外留學經歷,這在傳統白酒行業較為罕見。他也被貼上了“高學歷+海歸”的標籤。2005年,時年不到30歲的馬斌首次執掌豐谷。在其率領下,藉助白酒黃金十年,豐谷酒業曾經創下了年銷售30億規模的高峰。2012年,馬斌因外部原因離開豐谷。

2015年,告別豐谷3年的馬斌歸來,出任豐谷酒業董事長。在經受一系列風波之後,豐谷酒業年銷售下降到10億量級,省外市場大部分舉步維艱,市場以川內及周邊為主,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馬斌迴歸後,提出“2016年扭虧、兩年恢復”的目標,通過“組織重構”、“整頓渠道,利潤重構”、“區域損益考核業務人員”、“創新終端建設和產品推廣”四大舉措,讓豐谷酒業止損回血。

2017後,酒業進入復甦期。馬斌在對渠道、市場、團隊、終端進行調整後,對產品進行了全新規劃,提出2大戰略市場,5大產品系列目標。公司以豐谷酒王大單品戰略為核心,率領五大系列產品全面突圍,開始在省內、省外全面發力。

十年兩進豐谷,曾創30億銷售高峰,馬斌或再度離職

2018年,馬斌對豐谷酒業業務再次規劃,省內以豐谷壹號、酒王20年、酒王、墨淵、豐谷嗨五大品牌為主,省外則主推墨淵、豐谷嗨。在全國化發展高線光瓶酒,實施戰略轉型。

2018年3月,豐谷酒業經銷商大會披露:2017年公司生產經營高速好轉,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淨利潤同比增長205%。2015年馬斌迴歸後,再造豐谷成果顯現。

“連環”股權調整或為變化原因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般而言,職業經理人交出滿意“成績單”,一般都會繼續留任,但如果涉及到股權變動,則“另有說法”。

10月16日,瀘州老窖發佈公告,公司擬出資收購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轉讓的四川發展酒業投資有限公司12%股權。加上1月從瀘州老窖集團手中買下的川發展酒業30%股份,瀘州老窖持股將增加到至少42%。

同時,對於川發展酒業另外9%股份,作為現有股東,瀘州老窖股份公司不放棄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這意味著,瀘州老窖股份公司有可能增持至51%的絕對控股地位,成為川發展酒業的第一大股東。

2017年1月,漢龍集團資產包起價2.56億元拍賣,其中就包括豐谷酒業。四川國企綿陽科發集團獲得這筆資產包,並支付25559.8萬元的價款。

2017年8月,綿陽科發集團會同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屬三新公司,出資組建了四川國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專門負責漢龍資產包的經營管理和處置工作。

目前,四川國科已全面承接漢龍資產包的資產清理、債務化解等重要任務,並逐步接管漢龍集團本部實物資產和財務資料。有業內人分析,肩負川酒“整合”重任的川發展酒業,可能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如果馬斌離職,不知是否和這一“連環”變化有關?

經理人流動預示何種先機

2018年9月以來,A股上市公司今世緣攜手山東景芝酒業,同時有媒體報道川酒集團控股宜賓敘府,在酒業“資本、人員、市場”的重新拼圖中,職業經理人流動有何“先機”?

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上海觀峰智業諮詢董事長楊永華向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表示,酒企大股東變化後,大都喜歡“一朝天子一朝臣”使用自己的團隊,這也情有可原。無論是當年聯想還是後來的捨得等,基本都沿襲這一思路,如果豐谷發生股權變化,高層調整也在情理之中。

楊永華表示,如果是外行進入酒企,為避免市場波動,對高層及銷售系統大都會預先穩定,避免團隊流失影響市場和銷售。而對於老名酒企業,有豐富的市場操盤經驗和人才梯隊,反而可能更加重視技術團隊,調整力度可能較大。

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北京卓鵬戰略創始人田卓鵬則認為,不論何種資本進入酒企,都要以“穩定”為第一要務,每個企業情況不同,原有團隊在市場和經銷商中具備較強影響力,最好穩定過渡,才能避免大起大落。

而在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黑格諮詢董事長徐偉看來,隨著酒業併購升溫,職業經理人流動可能加速。在目前市場環境下,資本進入企業必然重新佈局,這導致團隊變化,很難說誰是誰非。但如果人事震動太大,則反映出公司治理結構不夠優化,如果有企業通過管理層持股,即使新資本進入,原管理層也還是股東,心態不同,同時增加了套現離場選擇,比較容易達成新老“共贏”。

由此可見,隨著酒業併購增多,資本重新“洗牌”力度加大。在“資本、人員、市場”的重新拼圖中,率先解決好“人”的企業,將在這一輪競爭中抓住先機。

馬斌或離職豐谷,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