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博大精深,多少常用詞語來自於它的傳承!

百科/佛教博大精深,多少常用詞語來自於它的傳承!

我們經常說到的“世界”一詞最初來源於佛教。佛法所說的世界,由時間和空間組成。“世”為遷流義,屬於時間的範疇。佛法認為,時間像流水一樣,處於不斷遷流延續中,從過去延續到現在,再到未來,時間的存在形式為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而“界”則是對於方位的界定,屬於空間的範疇。佛教對於宇宙的空間,有六方和十方之說。六方指東、西、南、北、上、下﹔十方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

佛法中所說的世界,古人稱之為宇宙。宇為空間,即東、西、南、北、上、下﹔宙為時間,即古往今來的變化過程。就其基本定義而言,與佛教關於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

還有很多詞語也來自博大精深的佛教:

千差萬別:“差別”與“平等”相對,本是佛教教義中的一個範疇。後禪宗將“差別”衍為“千差萬別”,謂天地間的萬物品類繁多,區別很大。如《景德傳燈錄·文遂》:“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意謂“千差萬別”與“平等無異”是同一本體,“差別”即“平等”。莊子也說過:“以不平平之,其平也不平。”也寫作“萬別千差”。如《五燈會元:寶峰文禪師法嗣》:“四天之下,萬別千差。一時明瞭,便能握金剛王寶劍,七縱八橫,受用自在,豈不快哉!”俗語中多用之。如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而身心所從來,又有遺傳、時代、周圍、教育等等,尤其五花八門,千差萬別。”

恍然大悟:《觀無量壽經》:“心生歡喜,嘆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景德傳燈錄·慧能大師》:“單蒙指教,豁然大悟。”後作“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完全明白了。《紅樓夢》第九五回:“王夫人也進屋裡來了,見他這樣,便道:‘這不用說了。他那玉原是胎裡帶來的一種古怪東西,自然他有道理。想來這個必是人見了帖兒照樣做的。’大家此時恍然大悟。”《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安老爺這才把此番公子南來……因此辭官親身尋訪的話,從頭至尾說了一遍。鄧九公這才恍然大悟。”

恆河沙數:恆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大智度論》卷七:“問曰:‘如閻浮提中種種大河,亦有(超)過恆河者,何故常言恆河沙數等?’答曰:‘恆河沙多,餘河不爾。複次,是恆河是佛生處、遊行處,弟子現見,故以為喻。複次,諸人經書皆以此恆河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諸罪垢惡,皆悉除盡。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識知,故以恆河沙為喻。複次,餘河名字屢轉,此恆河世世不轉,以是故以恆河沙為喻。’”後來用以形容數量多得像恆河裡的沙粒那樣無法計算。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顧自古及今,遭喪者恆河沙數,何以獨示兆於是夜?”

百科/佛教博大精深,多少常用詞語來自於它的傳承!

森羅萬象: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森羅萬象一詞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這兩句經偈怎麼理解呢?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剎那生滅、虛幻不實的。馬祖道一禪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外取法”。“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如南朝梁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

雪中送炭:比喻濟人之急。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此時若肯雪中送炭,真乃勝似錦上添花,爭奈世情看冷暖,望著那一個救我來。”《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世情如紙,只有‘錦上添花’,誰肯‘雪中送炭’。”亦作“雪裡送炭”。語本唐德行禪師《四字經·甲乙》:“雪裡送炭。”

隨機應變:“隨機”一詞最早見於佛典,如“隨機說法利眾生”(《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適化無方,隨機隱顯”(《戒疏》卷一上)等。“機”皆指眾生根機、根器、根性而言,以眾生根機各別,必須隨其根機,為彼說法,方能領解,各得其益。後多泛指隨著時機或情況的變化,靈活應付。如茅盾《腐蝕》:“大有視我為‘同道’,屬於他們一夥似的。我當然隨機應變,不但誇大了我與舜英的關係,而且暗示著我也參與密勿的。”

泥牛入海:泥牛,即泥土所作之牛,俗稱“春牛”。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立春前一日,官府用泥土做的春牛置於府前,至立春日絕早,用紅綠鞭擊之以迎春,並預示春耕之早晚。如唐盧肇在謫連州時書《春牛榜子書》說:“不得職田飢欲死,兒儂何用春牛!”宋劉蒙叟有詩句雲:“村婦祈蠶分面繭,老農佔歲說泥牛。”這是以迎春牛乞豐年的一種風俗。但泥牛入海一詞,乃源於《景德傳燈錄》卷八:“洞山(良介)又問:‘和尚見個什麼道理便住此山?’師雲:‘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五燈會元·元日禪師》說:“三腳驢兒跳上天,泥牛入海無消息。”後來用泥牛入海一詞比喻一去不返,杳無音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那兩個錢莊幹事的人,等了好久,只等得一個泥牛入海,永無消息。”

一知半解:教外別傳的禪宗主張超越經驗的直接體認,謂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宗反對一味地依文解義,反對執著於瑣碎的“知解”,斥為“一知二解”。如唐靈祐《溈山警策》說:“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糞,比喻那些虛妄的“知解”。後人用“一知半解”謂所知甚少而理解膚淺。宋嚴羽說詩,好用禪語,其《滄浪詩話·詩辨》謂:“悟有淺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魯迅在談到學外語時,也用了這個詞。他指出:“學日本文要到能夠看小說,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時間和力氣,我覺得不亞於學一種歐洲文字。”(《書信集·致陶亢德》)

百科/佛教博大精深,多少常用詞語來自於它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