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經典回顧|風機折翼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9.25

TODAY

「風電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編前語:

敬愛的讀者朋友們,我們《能源》雜誌即將迎來創刊十週年的日子,感謝您與我們一起走過了能源產業這極不平凡的十年。

見證和記錄能源界讓人驚心動魄的轉型和改革,是這個時代給予我們的禮物,也是我們的榮光,更是我們的使命。

過去十年是能源產業商業故事最多的時代,也是能源產業英雄輩出的華年。十年來,我們始終按照中國最好的能源商業期刊來要求自己,報道和參與了能源行業諸多重大的事件。

在此,我們特摘選《能源》雜誌十年來的經典文章再次發表,與讀者朋友們一起回顧能源行業的崢嶸歲月,回首那些人那些事。

今天,我們刊發的是2010年10月刊的文章。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近期,風機著火、倒塌事故接連發生,而風機的出廠數量卻在直線上升,單機容量也是越做越大。風機的質量問題已經引起產業鏈條上所有利益方的關注,這個產業需要增加一些憂患意識。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風電火了,但緊跟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質疑。

“不能再往前衝了,必須停下來思考!我是經歷過大鍊鋼鐵時期的人,不能讓風電,也不能讓風機制造再走‘大躍進’的路了。”談到這個話題,倪維斗有點激動,“我不是在潑風電的冷水,我只是呼籲產業應該良性發展。”

倪維斗,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介入風電行業,並給中國第一批風機制造商的代表企業金風科技當了六年的獨立董事。其實,倪維斗並不是第一個,更不是唯一一個“潑冷水”的人。

“一個產業要發展,就要看真正具備研發水平的企業到底有多少。比如液晶電視,發展了這麼多年,做出來的東西看著像個樣子,但最核心的技術不是自己的,產業就無法良性循環。而作為風電源頭的風機,除了個別的一兩傢俱備一定的適應能力外,95%的企業沒有自主研發能力,不是買圖紙就是依附國外技術。”某不願具名的風機制造界資深人士稱。

表面看,風電行業,尤其是風機制造業一直都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景。但是,風機制造企業買圖紙造風機的事情已經不再是新聞。十幾年前,國產風機起步時的被迫之舉,一直延續到了今天,現在風機的核心部分依然是依靠國外的技術。

甚至也不得不承認,雖然風機倒塌、著火事故鮮有報道,但這畢竟是存在的,也一度成為小範圍內爭議的焦點。

一個產業如果從源頭開始出了問題,不去解決,反而回避,將是可怕的事情。”許多風機制造業人士都表示了擔憂。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甚至預言:2010年可能是中國的風難。

風機制造業到底怎麼了?專家、業內人士口中的“良性發展”、“憂患意識”背後有著怎樣的含義?對此,《能源》雜誌記者走訪了大量的設備製造商、風電場業主、行業專家,試圖釐清背後的癥結,傳達更多的建設性意見。

當漏油成為一種常態

“我們接到第一批750千瓦的風機時,一兩年的光景,齒輪箱幾乎全壞了,後來我們不得不提出延長保質期,實行二加三的新規,就是延長三年。”風電場業主說。

“什麼故障?”記者問。

“齒輪箱漏油。而且,運行中很多葉片的葉尖都被甩出去了。”

“廠家怎麼處理?”

“廠家採取的方式是能換就換,我們認為不可取,應該防範,應該在質量上做足文章。”

風電場業主們很無奈,因為漏油這種在電力行業看起來很嚴重的事故,已然成為一種常態。而且,這也只是冰山一角,更嚴重的是,在某些風電場正上演著一出出的著火、倒塌事故。

在一個名為豆丁的網站上,貼出了一組題為“蘇司蘭和東汽風機事故”的照片,偌大的塔筒從根部折斷,葉片部位已經無法辨別,只是留有火燒後的黑色痕跡。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我們都很看好東汽,沒想到它會成為第一個爆發事故的企業。”某外企駐華代表表示不解。

而事故並非僅此一起。年初,大唐左雲項目的風機倒塌事故曾引起一翻騷動。其事故報告如下:

“2010年1月20日,常軌維護人員進行‘風機葉片主樑加強’工作,期間因風大不能正常進入輪轂工作,直到2010年1月27日工作結束。28日10:20分,常軌維護人員就地啟動風機,到1月31日43#風機發出‘槳葉1快速收槳太慢’等多個報警,2:27分發‘震動頻帶11的震動值高’報警,並快速停機。8:00風機缺陷管理人員通知常軌維護負責人,18:00常軌維護人員處理缺陷完畢後就地復位並啟動。直到2月1日3:18分,之前43#風機無任何報警信息,發生了倒塌事件。塔筒中段、上段、風機機艙、輪轂順勢平鋪在地面上,塔筒上段在中間部分發生扭曲變形。風力發電機摔落在地,且全部摔碎,齒輪箱與輪轂主軸軸套連接處斷裂,齒輪箱連軸器破碎,葉片從邊緣破裂大量填充物散落在地面上。”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事故發生後業界也很震驚,但只是小範圍內的震驚,因為誰也不願意把事故傳播出去。”某知情人士透露。但還是有人在網站上貼出了這樣的帖子:

倒塌的風機通過了240小時的現場驗收,風機運行時間才兩個月左右,運行期間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塔筒螺栓的力矩檢查和維護。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

  • 大唐委託山西的檢測公司對塔筒的法蘭材料進行了檢測,檢驗的結果是法蘭的低溫衝擊韌性遠遠達不到國標的要求。


  • 風場現場施工單位對螺栓力矩沒有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機組的塔筒連接螺栓大部分存在力矩不足,有些螺栓用手就可以擰動。

於是,武漢生產的塔筒以及其外購的法蘭隨即成為眾矢之的。

但是,僅此而已嗎?只是一家不知名的塔筒製造商的問題?答案是否定的。

“風電跟火電機組不同,一兩臺風機出了問題,影響並不如火電大,業主和設備商也都不願意說。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維修人員亂改參數造成的,用戶又不太懂,所以就出了問題。因為有一個500小時沒問題就可以移交用戶的規定,所以設備商為了在拿回回款的時間內運行穩定,有些不負責的維修人員就把定值改了,這就相當於把安全保護隨意給撤掉了。”

風電場業主們很焦慮,因為他們深知這非常不利於行業的發展,卻無法左右。

但又能怎麼辦呢?兩年保質期內還可以更換零部件,可過了保質期呢?

“只能自己做足備品備件。但我們希望這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現狀趕緊結束。”是質問設備商還是反問自己?某風電場業主試圖用簡短的語言讓訪客明白他的難處,“我們非常支持國產風機的發展,但是要良性發展。”

加速度引發不安

事故的發生一遍遍地敲響了警鐘。但令人不安的是,種種數據表明,從2008年開始,風機產能速增,到今年,正好是兩年質保期到期的時間,“這些事故只是開始,以後的問題會逐漸暴露,可能會更多。”很多人開始擔憂起來。

“這幾年風機行業發展太快了,是爆發式的。”東興證券電力設備分析師周宏宇如是說。

“80家,這是什麼概念?全世界著名的生產商加起來也不到20家,我們國家就有近百家,這是極為不正常的現象。”倪維斗說。

但是,一直做電力設備研究的周宏宇認為並沒有這麼嚴重,他分析道,在風電很熱的時候,很多企業紛紛上馬項目,但是前一段開始提出產能過剩的論調,其實,80家企業中真正能做風機的就20家左右,而其中有商業化生產規模的僅10家,“這股淘金熱過後,市場上能剩10家左右就不錯了”。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但無論如何,國內風機廠商的加速度和你追我趕已經讓人眼花繚亂。

第一批是以金風為代表的老牌設備商。2003—2007年金風的風力發電機銷售收入保持35%以上的增長率。2004年2億元,2005年達到4億元。國內風力發電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30%以上。

雖然金風連續幾年裝機翻番,但是依舊被小其8歲的華銳趕超。

資料顯示,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號稱中國第一家自主開發、設計、製造和銷售適應全球不同風資源和環境條件的大型陸地、海上和潮間帶風電機組的專業化高新技術企業。2008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403MW,行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七;2009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510MW,行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三。銷售收入也從2006年的2.1億元增至2007年的24.99億元,繼而在2008年達到51.46億元。

2007年,五大發電集團向華銳採購的風電整機佔總銷售量的63.3%。近年來,華銳共承擔80多個項目的供貨任務,包括國家風電特許權二期、三期、四期、五期項目以及甘肅、河北、內蒙古、江蘇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等國家多個重大風電專項項目。

國內排名第三的是東汽,即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受到創傷的東方汽輪機廠。2004年11月,東汽引進了德國REpower公司具有先進技術水平的FD70強風型、FD77弱風型1.5MW風力發電機組成套技術。2005年4月,東汽成功獲得中國山東榮成7颱風機訂單,7颱風力發電機組於同年底投入商業運行。截止到2008年末,東汽風電機組總產量超過1000臺。2009年,東汽完成風電設備1804.3MW,並曾經一度趕超金風,位列第二。

這三家只是代表,就全國而言,2004年以來,中國風電新增裝機增長速度一直在100%以上,其中,2005年至2007年三年超過150%。

除了裝機,更引風機制造商們追捧的是,風機的單機容量也在不斷攀高。

華銳最新的一則消息是,投資2.8億元的華銳風電科技(甘肅)有限公司5兆瓦風機總裝項目簽約落戶酒泉工業園,項目建成後將年產300臺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華銳副總裁於建軍表示,一期工程已形成1.5兆瓦、3兆瓦風電機組的規模化生產能力。2010年將實現5兆瓦風電機組下線並生產風電機組超過200萬千瓦。目前,陸上5兆瓦特大型風電機組的研製和規模化生產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金風提出正在研製6兆瓦,海裝和湘電是5兆瓦,其他幾家,比如聯合動力等紛紛提出將有3兆瓦以上的新機型面世。”周宏宇說。

加速度發展,帶來的第一個問題必然是價格戰。據悉,1.5兆瓦風機的單價已經從2008年高點的6500元/千瓦下降到了現在4600元至4800元的水平,已有企業出現虧損。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最近的一次招標,金風投的4300多元,華銳還要少,4200多元。”某外企駐華代表說,“金風還好一些,因為它本身還經營風場,其他幾家國內企業則很難盈利,甚至因為發展太快,款項無法收回,經營鏈條已經受到影響。”

“其實,利潤壓得這麼低,就必須靠降低零部件採購價,以及批量生產實現薄利多銷,這也必然更促進了產量的激增。而這正是一個惡性循環,價格越來越低,產量越來越高,質量問題就無暇顧及了。”上述外企駐華代表說。

要技術還是要利潤?

技術和利潤看起來並不是一對反義詞,也沒有矛盾。但在風機行業,卻被戲劇性地聯繫在了一起。

“在日進斗金的風電行業,沒有人能踏下心來做研發。原本,第一批風機設備商是要搞自己的技術,但是,現在這種潮流下,等你把技術開發好,別人早就依靠買來的圖紙賺得盆滿缽滿了,因此,還在拼命做研發的人反倒會被淘汰。”倪維斗說。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誰不想走國產化的道路?誰不想自主研發?如果金風不想,武鋼(金風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就不會到處去談技術轉移,去收購國外研究所了;如果華銳不想,韓俊良(華銳風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就不用天天喊上市了;如果東汽不想,就不會拼命集中力量研發了。而且買來的圖紙,都是二三流企業和研究院的,維斯塔斯和GE這種一流企業是不可能把新研製的技術賣給競爭對手的。”某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一家國內大型風機制造商在監控系統無法研製的情況下,雖被迫選擇了買圖紙,但只買了一半,剩下一半自主研發。

監控系統猶如人的心臟,所有風機的運行狀態都要同步顯示,幾千公里外的北京可以看到新疆達坂城的每一臺風機是轉還是停。這家企業研製了一段時間,卻始終不太成功,便投付運行了。結果可想而知,業主方怨聲不斷。一直調試到現在,這套系統還沒完全解決,公司的訂單量也開始下降。

其實,雖說國內有80家風機制造企業,但仔細分類,無非就兩大類,一類是做科研起家,一類是做裝備出身。

金風屬於第一類,其前身是新疆新風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核心業務為風力發電機組研發、製造及銷售,也提供全面的風電服務及開發可供向風電場運營商及投資者出售的風電場,後又收購了與其長期合作的國外研究所。

華銳風電的前身是大連重工,製造重工機械是它的優勢,所以,業內戲稱“再大的風機對它來說都不算大”。與華銳類似,“東汽和湘電都是產業鏈條通吃,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本身就是做製造業起家,尤其是東汽,在要求技術精湛的核電領域佔有很大的比重。”周宏宇說。

但是,風機制造商們的出身,也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模式。周宏宇分析說:“金風只能走外包的模式,所有零部件都採購,自己做組裝,不過國際大公司多采取這種模式,也比較成功。華銳和東汽則是製造出身,研發方面受到限制。”

其實,近兩年金風的聲音弱了很多,其副總裁王海波接受《能源》雜誌記者採訪時就表示,“要穩步前行。”國內企業也試圖在利潤和技術中找到結合點,雖然還沒有維斯塔斯、GE那樣成功的案例,至少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個難題,正尋找一種合理的解決方案。(參見後文《金風:不想再冒進》)

政策推手左走還是右走?

風電大發展,得益於政策支持,這是不言而喻的。《可再生能源法》中規定設立可再生能源基金,據悉,基金的主要作用就是補貼風電,因為同樣作為可再生能源的太陽能發電還遠不及風電的規模。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但有些政策卻“好心辦了壞事”。

比如,國家相關部門曾經提出要振興裝備製造業,便鼓勵一些風機制造企業與風電場捆綁,互相扶持。“初衷很好,卻無形中限制了市場的有序發展。並提出‘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超過70%’,種種條件累計,只能那幾家企業勝出,外企則更難。每次特許權招投標前都要召開碰頭會,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有幾家總是中標了。”上述外企駐華代表抱怨道。

70%這個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2005年,我國頒佈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規定:“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達到70%以上,不滿足設備國產化率要求的風電場不允許建設。”但今年年初,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正式對外確認,國家確實已經取消了這一規定。也就意味著放開了對外企的限制。

“還有稅收政策,反倒促成了局部地區的保護主義。”對於稅收,一度成為業內人士必講的話題。

按照規定,在某地建設風電場,地方政府就會提出“資源換市場、市場促發展”的思路,意思就是說,要求風電開發企業優先使用本地生產的風電機組,或者直接與設備製造廠家捆綁引入,因為只有在當地設立製造企業或者某大型製造企業分廠,稅收才能留給當地政府,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風電設備製造產業低水平重複建設的局面。

“政策必須起到正確引導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助推,否則可能偏離方向。國家相關部門現在迫切要做的應該是,前期做風力資源的詳細調查,分幾個等級,在合適的地方建風場,把位置定下來,再完善風機進入的門檻資質等檢驗、測試的標準,葉片怎麼檢驗,齒輪箱怎麼檢驗,必須有標準。現在是系統沒有建設起來,就大幹起來了,形成了一片欣欣向榮的假象。”倪維斗說,“國家把裝機定為衡量標準,而不是發電量,本身導向上就有問題。”

某風電業內人士也持相同的觀點,他說:“很多規定比較死板,比如95%的可利用率是對於機器質量的主要指標。可利用率怎麼計算的?一年8760個小時,在這些小時中,比如有3000小時的風是可以使風機運轉的,這3000小時中風機必須有95%的時間是運轉的。這裡面就有缺陷,風力發電靠風吃飯,現在有一個問題,風大的時候風機壞了怎麼辦。所以衡量的標準應該是發電量和賺了多少錢,而不是可利用率是多少,裝機的增速有多大。”

因此,在單純追求片面指標的情況下,國家越想推動國產風機的發展,企業反倒只在這個框架下拼命追求裝機,增加量而忽略了質。“這是一連串的問題,就像蝴蝶效應一樣,不知道在哪個環節出了小問題就影響到整個風電產業,所以做風電,必須要有憂患意識。”

· END ·

十年经典回顾|风机折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