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eria XZ3 上手:做的不錯,但還不夠

Xperia XZ3 上手:做的不错,但还不够

Xperia XZ2 是一款自發布以來就一直「譭譽參半」的手機,喜歡的人認為這個全新的液體張力設計讓 XZ2 系列能在千篇一律的手機中憑藉手感突圍取勝,討厭的人認為 XZ2 出眾的重量與相對保守的配置在現在手機市場中毫無競爭力。不過索尼並沒有我們現象中那麼死板,在聽取用戶反饋後,索尼在 10 月 18 日於北京為我們帶來了國行版本的 XZ3。

作為索尼下半年的旗艦機型,Xperia XZ3 自然是整合了索尼在電視、音頻、影像與遊戲方面的專業技術,同時也聽取了索粉們的意見,讓 XZ3 更加的符合用戶習慣。比如在 XZ3 中,索尼首次使用了來自 BRAVIA 的 OLED 技術,讓這塊 6 英寸 HDR QHD+ 屏幕顏色顯示更純淨、對比度更高、色彩更清晰。

Xperia XZ3 上手:做的不错,但还不够

雙曲面屏的優勢當然不只這些,索尼還為 XZ3 加入了側屏感應(Side sense)的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可以通過雙擊屏幕兩側的任意位置(索尼稱之為「側屏」),側屏感應界面將會出現,AI 會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自動給出接近用戶需求的快捷方式,側屏也可以用於拍照、退出等操作。

Xperia XZ3 上手:做的不错,但还不够

AI 技術的加入讓 XZ3 的側屏菜單更懂用戶

可能是我對側屏感應的出發原理還不熟悉,也可能是因為上手時間太短,AI 未能識別我的握持姿勢,側屏感應的觸發成功率不高,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AI 與用戶會不斷地「互相熟悉」,將觸發成功率提高至正常水平。

上文提到索尼有針對用戶反饋對手機進行修改,在 Xperia XZ3 上的具體體現是 XZ3 明顯變薄了,與 XZ2 系列相比,索尼大幅壓縮了手機的機身厚度與重量。由於機身變窄,屏幕兩側也向外延伸,XZ3 的手感比 XZ2 要好上許多,前後玻璃面板與中框的銜接也變得更自然,不會像 XZ2 那樣留有高低差。由於屏佔比提高,拿在手上的感覺就像是拿著一臺「雙曲面的 Pixel 2 XL」。

Xperia XZ3 上手:做的不错,但还不够

XZ3 機身厚度大幅壓縮

相較於以往的 Xperia 產品,XZ3 在相機方面也有著大量的提升。全新的 Bionz 圖像處理引擎可以更好的優化 XZ3 的成像效果,從發佈會講解與實際體驗來看,以往 Xperia 中常見的塗抹現象確實得到了控制。相機 App 也重新規劃了操作邏輯,XZ3 的相機主界面只剩下拍照與錄像兩個模式,其餘的所有選項都放在了菜單中(選項在工具欄內,模式在「模式」按鈕內)。

Xperia XZ3 上手:做的不错,但还不够

三種操作都可以觸發拍照

AI 技術也同樣出現在了 XZ3 的相機中,AI 智能啟動功能在我看來就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將 XZ3 橫握舉起,相機會自動打開,之後可以通過點擊屏幕、按下實體相機鍵或是輕觸側屏區域來拍攝照片。其中 AI 會不斷學習用戶管用的握持方式,提高識別的準確度,避免錯誤觸發相機。

與其他手機不同,XZ3 的相機可以使用多個不同的情景模式,比如在光線昏暗的餐廳中,XZ3 會同時啟用「低光照」與「美食」兩個不同的情景模式,為用戶帶來更出色的照片。

不過,為什麼我認為做得還不夠?

Xperia XZ3 上手:做的不错,但还不够

雖然說索尼會根據用戶的反饋來修改他們的產品,但無論是大刀闊斧改變設計語言的 XZ2 系列,抑或是引入 AI 的 XZ3 系列,Xperia 似乎一直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方向,在全球市場中一直處於一個被動的狀態。不是說 Xperia 沒有轉型的機會,也不是說 Xperia 沒有轉型的想法,只是 Xperia 曾經的輝煌(或者說索尼的輝煌)為 Xpeia 帶來了枷鎖。索尼有著可能是最優秀的 BRAVIA OLED,但卻在 XZ3 上才試探性的使用 OLED 面板;索尼有著可能是業內最好的 IMX 攝像頭,但成像質量大家「有目共睹」;索尼有著全球頂尖的工業設計能力,但固步自封的 Xperia 卻遲遲不敢將其頂尖的工業設計直接應用在旗艦機(中低端的 XA 系列反而是 Xperia 家庭中最激進的一員)。

作為一位索粉,這不是我想看到的索尼。

Xperia XZ3 上手:做的不错,但还不够

可能是由於「技多不壓身」的想法,索尼在黑科技這件事上越走越遠,這次 XZ3 的國行發佈會給了我們重新認識索尼的機會,也讓我們看到了 Xperia 尋求改變的決心。Xperia XZ3 體驗如何要等到我們拿到體驗機後才能做出評論,但後知後覺的 XZ3 讓我們看到了一絲希望。但如果說索尼想重建「小綠球」時代的輝煌,考慮到 5399 元的國行售,Xperia 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