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手機新品發布 中國高端製造越來越受到認可

央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記者劉柏煊 特約記者王璀)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華為手機秋季新品發佈會在英國倫敦剛剛落下帷幕。在本次發佈會上,作為中國高端製造業的代表企業之一,華為推出了4款全新的智能手機以及兩款智能穿戴設備。從銷售通信設備起家的華為如何轉身進軍智能手機領域?已在B端市場站穩腳跟的華為如何在C端市場繼續創造價值?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在倫敦現場接受了經濟之聲的專訪。

北京時間10月16日晚9點,華為手機在英國倫敦召開秋季新品發佈會,正式發佈了預熱已久的Mate20系列。本次發佈會上一共發佈了Mate20、Mate20PRO、Mate20 RS保時捷設計、Mate20 X四款手機,以及華為智能手錶和手環等硬件。從華為P20系列開始,華為手機在相機方面就實力超群。這次在Mate20 PRO上,華為還加入了一項無線反向充電的“黑科技”,可以為其他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進行充電,體現了華為在高端製造上的雄厚實力。

2011年,華為進軍智能手機市場。從當年的出貨量只有2000萬臺到今年的目標出貨量2億臺,8年間出貨量增長了10倍。

何剛介紹,在這個過程中,華為手機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區消費者的訴求。他說:“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區域,消費者的喜愛可能是不一樣的,對於消費品的(偏好)差異可能比較大,我們在各個區域都建立了產品中心,通過產品中心瞭解本地消費者對於智能手機產品的喜愛,瞭解他的需求,然後提供能滿足他們需求的產品,這樣才能匹配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期待。”

華為手機的“本地化”戰略建立在“全球化”戰略之上。早在20多年前,華為就進行了全球化佈局,但何剛坦誠,這既是優勢,也帶來一些限制。他說:“我們過去在全球做運營商業務,當轉向to C智能手機業務的時候,我們有這樣一個先發的優勢,可以快速地在全球多個國家構建跟消費者溝通的渠道,但是限制在於我們跟運營商是to B的接觸,我們並沒有直接接觸消費者,所以我們瞭解到的信息往往是運營商告訴我們消費者想要什麼樣的產品,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們做的產品有可能並不是消費者真正想要的,可能是運營商認為消費者想要的產品。”

進一步進軍面向C端的智能手機市場,意味著難以避免與具有互聯網背景的手機制造商展開正面較量。何剛表示,合作多過競爭。他說:“華為是一家以硬件為基礎的公司,而互聯網公司先天做了大量的應用和服務,在華為目前的情況下,我們加大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一起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體驗和服務。”

事實上,以華為為代表的高端製造已經成為中國國家品牌的一部分。英國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本週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國家品牌的總價值為12.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5%。諮詢公司分析師表示,中國品牌在近年來迅速增值,得益於中國政府在維護自由貿易、進一步開放市場、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實施的一系列舉措。中國模式和中國式創新正在越來越多地受到世界的關注和認可。

來自印度一家科技媒體的創始人巴特納格爾告訴經濟之聲記者,中國公司不僅帶來優質產品,更重要的是還搭建了相對完善的生態體系。他認為:“很多中國公司已經在中國本土做的非常棒了,搭建完整的商業生態體系,也是我們在印度市場非常想要看到的。如果這些公司來到印度,他們會先在本土建立一種商業模式,不僅帶來產品還輸出服務。已經有很多中國企業佈局印度了,印度的民眾非常期待中國公司的進入。”

來自華為消費者事業部的首席設計官金峻緒則見證了近年來中國扶持創新的政策體系越來越健全,創新的軟硬件環境越來越完善。他說:“一些中國公司已經做了很多非常有魄力、非常有創造力、非常有革命性的事情,這些都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我們在中國有豐富的創新資源和條件,在這些資源的幫助下,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變得越來越有創造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