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八十多万前秦军VS东晋八万军,不仅失败还被灭国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最出名的也就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了,当时曹操率二十余万南征,孙刘联军仅五万人大败曹军,曹操四倍军力输了战争大家也觉得正常,毕竟那时候天时地利人和,周瑜火烧赤壁,才使得曹操落荒而逃。但是淝水之战前秦八十多万人敌不过东晋八万人,听听数字足让人惊世骇俗。

前秦皇帝苻坚,氐族(羌族的一种), 重用汉人王猛,励精图治,统一北方,亲率八十多万军南征东晋,竟以失败告终,逃回北方不久便被羌人姚苌杀害。苻坚绝非庸主,身经百战的他为何会败北?败后为什么国家就陷入到了混乱、各民族纷纷独立?原因不乏有下:

苻坚八十多万前秦军VS东晋八万军,不仅失败还被灭国

其一,民族复杂,国内矛盾

早在西晋,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各个民族在北方建立了政权。而苻坚所在的氐族则在关中,依靠本民族团结一致统一北方后,觉得在统治地区无根基,不惜将自己的氐族散到各地,开展“军事殖民”,方才矛盾四起,国内已有毒瘤。

其二,前秦失民心

自五胡乱华后,北方各地区战争不断,攻占杀戮、掳掠焚毁从没有间断过,百姓流离失所,饥饿交困,特别渴望和平,不希望战争再起,再加上“军事殖民”,这可是连分封制都不如的制度,不得人心。而东晋上下都不希望被异族统治,士兵士气高涨。

苻坚八十多万前秦军VS东晋八万军,不仅失败还被灭国

其三,苻坚轻敌,不听王猛劝告

前秦的第一谋士王猛临终前曾经告诉过符坚:“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国为图。”王猛认为前秦没有能够攻打东晋大将的人选,在王猛死后,就没有能够指挥这么大规模战争的可选人才。

苻坚自称“投鞭于江,足以断其流”,投鞭断流,想凭借着自己军队的优势攻下东晋,此时符坚的心理已经是极度膨胀了,在指挥中就能发现,严重失误,从而留下经典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半渡而击。东晋虽然内斗不止,但在对待异族的问题上,相当明白,一旦受到进攻,必然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苻坚八十多万前秦军VS东晋八万军,不仅失败还被灭国

其四,军队组成部分复杂

军队中各民族的军队都有,正所谓“非我同类,其心必异”,军队内号令不统一,部队作战时的整体配合困难,协调性非常差。而符坚一心扑在对他心怀深仇大恨的东晋军队上。败北后先后就有慕容垂逃回前燕故地复国称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亦在牛川称王复国、羌族的姚苌等人也重新崛起、丁零,乌丸相续起兵反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