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沉默是金”、“听其言观其行

”,似乎从来,中国人都推崇一种行为方式——做,好过于说。

当然,这无可厚非。可是有时,正确的表达也至关重要。

东晋名臣王导就曾因一场误会,失去了好友周顗。于是留下了千古悔叹: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东晋: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周顗(yǐ),字伯仁,东晋名士,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年少时便颇有名望,“少有重名,神采透彻”。弱冠之年,承袭了父亲爵位,走入仕途,曾任荆州刺史,官至尚书左仆射。此人豁达宽厚,时评“有雅量,友爱过人”。同时,他为官清正、敢于谏言,所以在当时颇受人敬重。

王导也非常器重他。而且从史料来看,二人私交甚密。


东晋: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世说新语》中记载:一次,王导躺在周顗腿上,指着周顗的肚子问,“你这肚子里有什么嘞?”周顗答,“此中‘空洞无物’。不过,像阁下这样的人,倒也能容得下几百位的。” 周顗的玩笑有些失礼,但王导也并不生气。

《晋书·周顗传》中也有一处,称周顗在王导面前“傲然啸咏”,洒脱外放、不拘礼节。王导便问他,你这是想效仿嵇康、阮籍吗?周顗则回答:眼前就是明公您,怎敢舍近求远去效仿嵇康、阮籍呢?周顗不是阿谀奉承的人,所以他对王导也是打心眼里认可的。

两个人彼此欣赏,相处可以不拘礼数、玩笑自若,足见关系之要好。那么,这样一对好友,怎么就友尽了呢?


东晋: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晋元帝司马睿时期,王导的堂兄王敦起兵造反。有人建议司马睿,借机清理王氏一族。王导为此十分紧张,带着家族中的二十多位官员,每天跪在宫门外请罪。

一天,周顗正要进宫去面见皇上,王导急忙呼救:“伯仁啊,我全家100多口的性命,就全靠你了。”可周顗看都不看他一下,径自朝宫中走去。

过了很长时间,周顗从宫里出来,已经喝得晕晕乎乎。王导再次拉住周顗,可周顗非但不理睬他,反而对自己的左右侍从们说:今年非杀掉那些乱臣贼子不可!

周顗竟如此态度,王导对他恨之入骨!


东晋: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然而周顗真的如此不近人情吗?

非也。

其实,周顗入宫后,便向司马睿进言,称王导忠君爱国,决不可错杀忠良。司马睿接受,他一高兴,喝多了酒才出来。在宫门口,却再度无视王导的呼救。可出宫之后,周顗又立刻上书朝廷,说明王导的忠诚和贡献,坚持王导不可杀。最后,司马睿也的确采纳了周顗的建议,放过了王导等人。

可惜,周顗的这些努力,王导全然不知。他看到的是好友周顗的沉默、冷血、见死不救。


东晋: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后来王敦攻进建康,司马睿无奈,命文武百官晋见王敦。王敦对周顗冷冷地说:伯仁,你对不起我!面对王敦的强势,很多朝臣不得不选择低头,但周顗则丝毫没有服软的意思,答道:是啊,阁下发兵犯上,我亲率六军都没能阻止你的错误行径,这么看确实对不起你。

周顗得罪了王家,于是有人劝他,适当避避风头吧。但周顗却说:我身为国家高级官员,政府受到如此挫败,我怎么可以一逃了之?

周顗没有逃。但很快,冤家找上了门。


东晋: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周顗和戴渊二人,在当时威望很高。王敦兵入建康后,曾和王导之间有一段对话。

王敦问,“周顗、戴渊是人望所在,应当位列三司吧?

王导沉默。

王敦又说:“就算不位列三司,起码也得当个仆射吧?

王导沉默。

王敦最后说:“那么,如果不能任用他们,就只能杀掉他们了。

王导依旧沉默。

不久,周顗、戴渊果然被捕。

路过太庙时,周顗大声高呼:“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陵虐天下。若神祇有灵,当速杀敦,无令纵毒,以倾王室!

话音未落,左右差役便用戟戳其口,血流满地,周顗面不改色,神情自若,随后被杀,时年五十四岁。行刑时,旁观者无不为之流泪。


东晋: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再后来,王导整理档案资料时,看到了周顗当初为营救自己写的奏折。他拿着这封奏折,悲不自胜,痛哭流涕,回家之后对儿子们说:“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周顗死后,王敦派人抄没周顗之家,只收得空篓子几只,里面装着旧棉絮,酒五瓮,米数石,朝臣皆叹周顗的清正廉洁。王敦死后,周顗被追赠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

周顗之死,让人扼腕。

一个错误的表达,引发了错误的理解,最后导致了一个悲剧的结局。读者忍不住假设,如果当初王导求救时,周顗肯给出一个正确的信号,结局又何以至此——东晋痛失良臣,好友遗恨终身!周顗之死,不值、不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