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都玩不過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個學生,竟然大亂天下

說到孔子、老子無人不知,做人就學孔子,做事就學老子,儒家文化也深深影響了炎黃子孫幾千年,鑄就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寶典,道家文化是天人合一的和諧之道,也是時代發展所需的大道原則,這都是中華文化的淵源。筆者今天不去多說孔子和老子的為人原則和處世之道,要說的是和他們同一時代的另一個“鬼”人,就是鬼谷子。

孔子老子都玩不過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個學生,竟然大亂天下

鬼谷子出道於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本名叫王詡又名王禪,曾師出老子,對老子的道家文化甚是精通,從小善讀、聰慧,相傳他出生時前額就有四顆大肉痣,當時人們稱他為鬼宿之命象,後來隱居雲夢山谷又稱鬼谷,因此自稱“鬼谷子”,著有千古名篇《鬼谷子》,對於《鬼谷子》的研究,中國曾在94年就召開過學術研討會,並引起轟動,美國的基辛格和德國曆史學家斯賓格勒,都曾認真研讀過鬼谷子的思想和智慧。

孔子老子都玩不過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個學生,竟然大亂天下

在先秦時期有“諸子百家”立派講學,鬼谷子為了傳承自己的智慧也創有鬼谷門派,後人稱他為謀略家,縱橫家,兵法家,因鬼谷子曾是師出道家,故人稱王禪老祖,他出口成章,萬口難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審時度勢,胸懷謀略。縱橫捭闔,剛柔並濟,馭人之術。身懷絕學,智慧超群。對修身養性、延年益壽也有精深研究,故後人說他長命比喻成仙,不但精通當時百家學問,還能自行研究出高深莫測的用兵之道。故後世人都稱他為曠世奇才。

孔子老子都玩不過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個學生,竟然大亂天下

“鬼谷子”在有些書籍裡記載雖然添加了一些神話色彩,比如撒豆成兵,呼兵喚雨,長生不死,但是這只是記載相傳時的形容和修飾而已,作為後人讀取這些書籍時不作多想,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先秦時代的一些先賢聖人確非等閒之輩,鬼谷子就是最具神奇色彩的人物,常言道:名師出高徒。鬼谷子收徒多少人沒有記載,但出名的精英人物就達500多人。鬼谷子有多厲害,看看他其中四個弟子就明白了,孫臏、龐涓、蘇秦、張儀號稱鬼谷四徒,他們四個學成出山後竟然謀略、鬼谷子兵法,大亂天下長達四十多年。

孔子老子都玩不過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個學生,竟然大亂天下

鬼谷了教學與眾不同,他是來者不拒,什麼人都教,便他懂得因人施教,孫臏和龐涓跟從在鬼谷子門下修學數年,主要是以修煉兵法,如何排兵佈陣,如何攻防相兼,用兵謀略為主。兩個當時都是時代精英,只可惜兩人同朝又是同窗卻不能同謀,這就應了鬼谷子的一句話,此兵法要麼得勢於天下,要麼禍害於天下,要麼功垂名就,要麼禍及自身,最關鍵就是以天下大勢為重,以天下民生為重,做君、做臣必以道德仁義為先。

孔子老子都玩不過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個學生,竟然大亂天下

孫臏用兵是以“道”而論之,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上策,後來他根據鬼谷子兵法再加上自己的實戰經驗曾留下千古名著《孫子兵法》,他懂得戰爭的規律,兩兵交戰如何審時度勢,陣形轉換,指揮無誤,方能取勝,因此他專門論述了,眾寡、徑行、積疏、佚勞、疾徐、盈虛、六種相對情形如何轉換有利方式,只有懂得這些迅速換化的規律,才能出奇制勝,孫臏提出敵眾我寡時必須懂得“造勢”和“借勢”,並且“必攻不守”。在管理上所有將領必須要具備仁、義、智、信、德、五項品質,他非常重視人的品德,紀律嚴明,信任賢能、賞罰公平。

孔子老子都玩不過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個學生,竟然大亂天下

龐涓與孫臏本是同窗,只因忌妒賢能竟然兄弟相殘,龐涓先出山在魏國為大將,後因孫臏去魏國後,龐涓因心知自己才能在孫臏之下,於是想盡辦法除掉孫臏就巧設陷阱以至孫臏被迫害至殘,後孫臏得知是涓用計陷害之後,就靠裝瘋裝傻騙過了龐涓保全了性命,只因孫臏為人至善才能出眾,後才被齊國使者救出為齊國軍師,如是他盡心輔佐齊國,結果取得了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的勝利,圍魏救趙就是孫臏的傑作,總之無論在哪個朝代,正義總是會戰勝邪惡,最終龐涓死在馬陵之戰伏兵亂箭之下。

孔子老子都玩不過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個學生,竟然大亂天下

蘇秦與張儀兩人雖師出同門,蘇秦出道比張儀要早一些,他們兩人在鬼谷子門下學的是“縱橫之術”,蘇秦學成出山後遊說多國數年都沒什麼效果,也未曾得賞識,只好回到家裡,並被家人恥笑,於是蘇秦反思自己,並反覆回想當初鬼谷子的教導,晚上也不睡覺,仔細研讀兵書,困了就用錐子來刺自己的大腿,反覆琢磨鬼谷子的兵法,後才明白各君王的心理的企圖,最終被燕國賞識,後到趙國提出六國聯盟同心協力以抗秦國,於是組建了合縱聯盟,蘇秦擔任“合約長”,併兼六國大相身帶六國相印,如此一來秦國閉關十五年未敢出動一兵一卒。

孔子老子都玩不過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個學生,竟然大亂天下

張儀本是魏國貴族的後代,他在鬼谷學的也是縱橫之術,蘇秦善用合縱,而張儀善用聯橫,就用聯橫之策遊說秦國,被秦惠王封為大相,於是他就“以橫破縱”的思想和策略說服其他國家,最終蘇秦的六國聯盟被張儀說服,以至六國聯盟瓦解,由“合縱抗秦”變成了“聯橫親秦”。據傳他們之間還有一段故事,當初蘇秦說服六國合縱抗秦之時就有些擔秦國兵強馬壯,會來個措手不及攻打過來,於是蘇秦就想了張儀,故意設計引導張儀去趙國找他,但是張儀到了之後反而不待見,並且還侮辱他,這樣張儀很是憤怒,心想你們合縱抗秦,我就去投奔秦國,張儀走後蘇秦就派人裝作商人暗中保護張儀並一路資助他到了秦國,面見了秦惠王獻出了聯橫謀略,以抗六國聯盟,張儀於是得到了賞識和安定,於是很感謝這個商人,不是他的資助也沒能到達秦國,後來商人如實告訴了張儀,“這都是蘇秦的安排,只有蘇秦才真正理解你,當初羞辱你只是為了激發你的意志,但願能為蘇秦合縱抗秦出一份力”。但後來卻並非如此了。

孔子老子都玩不過鬼谷子,鬼谷子放出四個學生,竟然大亂天下

春秋戰國亂悠悠,烽火連綿總無休。

今天合縱你範我,明日聯橫我來破。

七國相爭數十載,春秋大戲誰之過。

仔細想想鬼谷子,四個學生最惹禍。 

本是同門同窗友,心機算盡為謀略。

孫臏仁義智信德,誰是誰非後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